-
视网膜脱离
病因病机:渗出性RD见于原田病、葡萄膜炎、后巩膜炎、恶性高血压、CSC、Coats病、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肿瘤等。手术治疗:(1)危及黄斑部的上方视网膜脱离,应尽快手术。(4)脱离时间较久,黄斑裂孔及巨大裂孔,并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屈光间质混浊或以上手术失败者,应行玻璃体手术。
-
视网膜脱离手术
因为色素上皮层内面与视网膜神经层仅为接触,而外面与脉络膜的玻璃膜牢固结合,故在一些致病因素作用下,色素上皮与神经上皮之间分离,形成临床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在视乳头边缘和黄斑部周围与此膜粘连紧密,其次为赤道部附近。当视网膜下液多,巩膜距视网膜远时,视网膜透热斑不易出现。裂孔大小形状、数目及部位;
-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⑷闪光幻觉:是视网膜脱离最重要的症状,可为脱离的先兆,玻璃体变性与视网膜有病理性粘连者,在眼球转动玻璃体牵引激惹视细胞而产生闪光感。新鲜的脱离神经上皮层及其下积液透明,可透见色素上皮层下黄红色或淡红色脉络膜色泽,但看不清脉络膜纹理。玻璃体基底部后移。裂孔在后部眼底,视网膜下无积液不多者可用光凝;
-
老年性视网膜劈裂症
囊样变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除常发现视网膜劈裂眼中因退行变性引起的玻璃体液化,60%有玻璃体后脱离。③不论劈裂区内或非劈裂区内全层裂孔所致的视网膜脱离,除须按常规视网膜脱离处理,行巩膜扣带术封闭劈裂区内所有的外壁孔和全层裂孔,引流视网膜脱离下积液,若眼压太低可注入空气。
-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
囊样变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除常发现视网膜劈裂眼中因退行变性引起的玻璃体液化,60%有玻璃体后脱离。③不论劈裂区内或非劈裂区内全层裂孔所致的视网膜脱离,除须按常规视网膜脱离处理,行巩膜扣带术封闭劈裂区内所有的外壁孔和全层裂孔,引流视网膜脱离下积液,若眼压太低可注入空气。
-
巩膜穿通伤的二期玻璃体缝合术
手术名称:巩膜穿通伤的二期玻璃体缝合术分类:眼科/眼外伤手术/后节眼外伤手术/巩膜穿通伤手术ICD编码:14.7401概述:由锐器造成的眼球壁全层裂开,称为眼球穿通伤;11.缝合球结膜。有脉络膜渗漏或积血时,巩膜切开处可适当靠前,或另做一巩膜切开引流积血,并向玻璃体腔注入灌注液,升高眼内压,然后再插入灌注针头。
-
单纯巩膜缩短术
手术名称:单纯巩膜缩短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巩膜缩短术及巩膜层间加压术ICD编码:14.4901概述:巩膜缩短术的目的除封闭裂孔,并有缩短眼球、减少玻璃体腔容积,维持适当眼压的作用。3.板层巩膜切开在约相当于裂孔后缘做平行角膜缘方向的巩膜切口。应尽可能放出视网膜下液,此时眼球变软。
-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概述: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黄斑全层裂孔形成后,液化的玻璃体经此孔到达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而造成的。高度近视常伴有后巩膜葡萄肿,后极部渐进性伸展,黄斑区域视网膜、脉络膜极度变薄,脉络膜毛细血管减少或丧失,引起视网膜组织萎缩和囊样改变,囊样变性破裂继而形成黄斑裂孔。
-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5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印发。(4)散瞳剂。4.伴严重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脉络膜脱离等眼部异常,不进入路径。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概述: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男性患者较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多数患有近视性屈光不正。玻璃体液化、萎缩和收缩引起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发生后,感光细胞层的营养受到损害,如不及时复位,视网膜将发生萎缩及变性,视力障碍不可恢复。即使经过手术成功地使视网膜解剖复位,功能仍难以好转。黄斑区脱离2~
-
眼球破裂的二期玻璃体手术
手术名称:眼球破裂的二期玻璃体手术分类:眼科/眼外伤手术/后节眼外伤手术/眼球破裂手术ICD编码:14.7402概述:钝力打击所造成的眼球壁全层裂开,称为眼球破裂。眼内的损伤及并发症常包括:玻璃体积血、视网膜破裂、嵌顿、脱离,脉络膜出血及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即在伤后及早进行眼球的外重建,修复角巩膜破裂;
-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009年版)
发布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眼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共同性斜视和上睑下垂等眼科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
巩膜层间加压术
手术名称:巩膜层间加压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巩膜缩短术及巩膜层间加压术ICD编码:14.4902概述:巩膜缩短术的目的除封闭裂孔,并有缩短眼球、减少玻璃体腔容积,维持适当眼压的作用。手术步骤:1.按巩膜缩短术的方法,作好板层巩膜瓣,预置巩膜褥式缝线,在巩膜床电凝封闭裂孔,放视网膜下液。
-
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玻璃体手术
手术名称: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玻璃体手术分类:眼科/眼外伤手术/后节眼外伤手术ICD编码:13.6902概述:眼球顿挫伤常可引起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发生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2.切除进入前房、瞳孔区以及视轴区的玻璃体。硬性晶状体,在没有超声粉碎的条件下,不要试图用切割头切除,最好用重水浮起晶状体后从角巩膜缘切口摘除。
-
晶状体异位
悬韧带发育不良的原因尚不明了。伴有全身系统发育异常的晶状体异位:(1)Marfan综合征:Marfa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全身中胚叶组织广泛紊乱,以眼、心血管和骨骼系统异常为特征。晶状体全脱位:晶状体悬韧带完全离断,使晶状体完全离开正常的生理位置,向前房或玻璃体腔移位,称为晶状体全脱位。
-
并发症白内障
概述: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cataract)是指眼局部病变造成晶状体局部上皮或内部新陈代谢异常,或是局部病变产生的炎症和变性产物对晶状体的侵蚀而造成晶状体混浊。眼部变性性疾病,如高度近视、视网膜营养不良、视网膜脱离、绝对期青光眼以及眼内肿瘤等,也是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常见原因。
-
外伤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手术名称: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别名:外伤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另一种常见于眼球穿通伤后的视网膜脱离,为眼内瘢痕形成引起的牵拉性脱离,因为存在眼内的细胞增生,也称为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而在伤后1周内手术,葡萄膜充血明显,也可能伴有出血性脉络膜脱离,给玻璃体手术带来较大的操作困难。
-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手术名称: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别名:外伤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另一种常见于眼球穿通伤后的视网膜脱离,为眼内瘢痕形成引起的牵拉性脱离,因为存在眼内的细胞增生,也称为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而在伤后1周内手术,葡萄膜充血明显,也可能伴有出血性脉络膜脱离,给玻璃体手术带来较大的操作困难。
-
眼后节异物的玻璃体手术
除了角巩膜的穿通外,常可引起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出血、视网膜破裂或脱离等。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眼前节穿通伤时,房水从伤口流出,或从手术切口流出,前房变浅所致。3.前房出血偶见于摘出前房角异物及睫状体异物时,虹膜大环血管及睫状体血管被破坏导致出血。5.视网膜脱离比较多见。
-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节异物
除了角巩膜的穿通外,常可引起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出血、视网膜破裂或脱离等。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眼前节穿通伤时,房水从伤口流出,或从手术切口流出,前房变浅所致。3.前房出血偶见于摘出前房角异物及睫状体异物时,虹膜大环血管及睫状体血管被破坏导致出血。5.视网膜脱离比较多见。
-
视网膜脱离·脾虚湿困证
定义:视网膜脱离·脾虚湿困证(retinadetachmentwithpatternofspleendeficiencyanddampnessretention)是指脾虚湿泛,以视物昏蒙,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或术后视网膜下仍有积液者,伴倦怠乏力,面色少华,或有食少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细或濡为常见症的视网膜脱离证候。
-
视网膜裂孔与脱离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外伤性黄斑裂孔为全层裂孔,因局部挫伤坏死和玻璃体牵拉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修复:视网膜脱离也可在门诊或手术室进行治疗,可能有多种方法供选择,包括:1、用激光或冷凝封闭引起视网膜脱离的裂孔。症状体征:可立即出现,或发生在黄斑水肿、脉络膜破裂及视网膜下出血、或玻璃体分离之后。
-
单纯透热凝固术
用透热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ICD编码:14.5101概述:单纯透热凝固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巩膜全层电凝。麻醉和体位:一般均采用局部麻醉。为防止影响角膜透明度,不用丁卡因表面麻醉,而行球结膜下浸润麻醉。用棉棒轻轻按摩巩膜,或从远处向放液口轻轻挤压,使剩余的视网膜下液能进一步排出。
-
Terson综合征
概述:1900年Terson首先报道了颅内出血可以是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且认为这种眼-脑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象,称为Terson综合征。如有双侧玻璃体积血者则病死率更高。左、右眼分别于发病后3个月和5个月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因发现有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双眼又分别行视网膜裂孔冷冻和巩膜外加压及激光封闭治疗。
-
Terson综合症
概述:1900年Terson首先报道了颅内出血可以是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且认为这种眼-脑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象,称为Terson综合征。如有双侧玻璃体积血者则病死率更高。左、右眼分别于发病后3个月和5个月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因发现有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双眼又分别行视网膜裂孔冷冻和巩膜外加压及激光封闭治疗。
-
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
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适应证眼前节段病变⑴晶状体手术并发玻璃体外溢,用切割头切除嵌在伤口处及前部玻璃体,避免晚期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⑷晶体后脱位或半脱位。⑸恶性青光眼。6.导光纤维头及玻璃体切割头进入眼内先插入导光纤维头,在瞳孔区见到后,再插入切割头,切割头的开口应朝向术者。
-
视网膜穿孔手术
视网膜撕裂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及相关疾病的治疗ICD编码:14.5401概述:在有晶状体的正视眼,无症状的视网膜裂洞很少发展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以中等能量密度光凝,产生Ⅱ级光凝斑为佳,力求产生确实的粘连效应,又尽可能减少损伤健康视网膜,光凝斑可一直分布到裂孔的边缘,以增强粘连效果。
-
内放液技术
手术名称:视网膜下液引流术别名:内放液技术;视网膜下液的吸出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4.908概述: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用于后极部或赤道后视网膜裂孔,无裂孔的视网膜全脱离行气-液交换时。2.穿刺部位发生脉络膜出血时,先收紧放液口缝线,并缩短环扎带使眼内压升高,待出血停止后另作放液切口。
-
青年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
手术名称:视网膜劈裂症手术别名:视网膜劈裂;退行性视网膜劈裂症;如劈裂内外壁均发生破孔,往往发展成范围较广泛、隆起度较高的视网膜脱离。荧光造影显示与病变一致的荧光素渗漏,劈裂部分与正常视网膜间有一明确分界线,可见显著毛细血管扩张、末梢血管卷曲和异常血管交通(图8.13.6.3-1A、B)。
-
视网膜劈裂症手术
手术名称:视网膜劈裂症手术别名:视网膜劈裂;退行性视网膜劈裂症;如劈裂内外壁均发生破孔,往往发展成范围较广泛、隆起度较高的视网膜脱离。荧光造影显示与病变一致的荧光素渗漏,劈裂部分与正常视网膜间有一明确分界线,可见显著毛细血管扩张、末梢血管卷曲和异常血管交通(图8.13.6.3-1A、B)。
-
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名称:视网膜下液引流术别名:内放液技术;视网膜下液的吸出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4.908概述: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用于后极部或赤道后视网膜裂孔,无裂孔的视网膜全脱离行气-液交换时。2.穿刺部位发生脉络膜出血时,先收紧放液口缝线,并缩短环扎带使眼内压升高,待出血停止后另作放液切口。
-
视网膜脱离·肝肾阴虚证
定义:视网膜脱离·肝肾阴虚证(retinadetachmentwithliver-kidneyyin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肝肾阴虚,以视网膜久病失养或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力较差,眼见黑花、闪光,伴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为常见症的视网膜脱离证候。
-
退行性视网膜劈裂症
手术名称:视网膜劈裂症手术别名:视网膜劈裂;退行性视网膜劈裂症;如劈裂内外壁均发生破孔,往往发展成范围较广泛、隆起度较高的视网膜脱离。荧光造影显示与病变一致的荧光素渗漏,劈裂部分与正常视网膜间有一明确分界线,可见显著毛细血管扩张、末梢血管卷曲和异常血管交通(图8.13.6.3-1A、B)。
-
视网膜下液的吸出
手术名称:视网膜下液引流术别名:内放液技术;视网膜下液的吸出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4.908概述: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用于后极部或赤道后视网膜裂孔,无裂孔的视网膜全脱离行气-液交换时。2.穿刺部位发生脉络膜出血时,先收紧放液口缝线,并缩短环扎带使眼内压升高,待出血停止后另作放液切口。
-
视网膜脱离·脉络瘀阻证
定义:视网膜脱离·脉络瘀阻证(retinadetachmentwithpatternofstasisandobstructionofvesselandcollateral)是指脉络瘀阻,以头眼部外伤或术后视网膜水肿或残留视网膜下积液,结膜充血、肿胀,伴眼痛头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为常见症的视网膜脱离证候。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适应证1.非吸收性玻璃体出血。2.反应性色素膜炎尤其是眼内填充硅油者较常规玻璃体手术反应严重,有时引起前房渗出或瞳孔区渗出膜。此种视网膜脱离往往需要填充硅油或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液顶压才能使其复位。12%,无晶状体眼发生率高于有晶状体眼,视网膜未复位和术后低眼压为重要刺激因素。
-
前部巩膜裂伤手术
手术名称:前部巩膜裂伤手术别名:巩膜裂伤缝合术;操作中局部也要提供足够的平衡盐液使视网膜和玻璃体组织漂浮起来以利观察和切割操作。即使存在限局性牵引但长期稳定或伤道局部存在视网膜皱襞而无视网膜脱离时也可以通过巩膜环扎或局部外加压处理而得到减张治愈避免玻璃体手术,尤其儿童伤眼尽可能不要选择玻璃体手术。
-
巩膜外加压术
手术名称:巩膜外加压术别名:巩膜环扎外加压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ICD编码:14.901概述:巩膜外加压术系采用硅胶或硅海绵等材料,由巩膜表面向球内加压,可长期较大面积地顶压裂孔。对某些复杂视网膜脱离需行联合眼内手术且时间较长者,可行全身麻醉。如果裂孔与巩膜嵴之间液体较多,则需放视网膜下液。
-
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的激光治疗
毛细血管闭塞的直接结果是视网膜出现大片非灌注区,周围绕以扩张的毛细血管及微动脉瘤,更由于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形成典型棉絮斑,代表病程已进入增殖前期。1.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tocoagulation)除颞侧血管弓内的黄斑区以外,光凝斑覆盖几乎整个眼底,范围直至赤道部以外。
-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毛细血管闭塞的直接结果是视网膜出现大片非灌注区,周围绕以扩张的毛细血管及微动脉瘤,更由于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形成典型棉絮斑,代表病程已进入增殖前期。1.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tocoagulation)除颞侧血管弓内的黄斑区以外,光凝斑覆盖几乎整个眼底,范围直至赤道部以外。
-
巩膜裂伤缝合术
手术名称:前部巩膜裂伤手术别名:巩膜裂伤缝合术;操作中局部也要提供足够的平衡盐液使视网膜和玻璃体组织漂浮起来以利观察和切割操作。即使存在限局性牵引但长期稳定或伤道局部存在视网膜皱襞而无视网膜脱离时也可以通过巩膜环扎或局部外加压处理而得到减张治愈避免玻璃体手术,尤其儿童伤眼尽可能不要选择玻璃体手术。
-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2016年版)
3.术中用药: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局麻药物、肾上腺素、庆大霉素针、地塞米松针、抗生素眼膏(红霉素或典必殊眼膏)、阿托品眼膏。(3)降眼压药物;4.存在眼部活动性感染性疾病。5.出现严重并发症(视网膜脱离、脉络膜驱逐性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内炎、难控制性高眼压等):退出路径6.需行全麻手术者不进入路径。
-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概述: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maligmentmelanomaofuvea),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在国外其发病率占眼内肿瘤的首位,在国内则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二位。巩膜内外有肉芽组织增生。一旦玻璃膜被穿破,肿瘤因失去原有的限制,而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底大、头圆、颈细为典型蘑菇状外观。
-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
概述:本病或称老年性视网膜劈裂症(senileretinoschisis),但在20岁以后青年人中也有发生,所以老年性这一名称并不确切。锯齿缘邻近处视网膜外丛状层有一种病理标本上称为Blessing-Iwanoff腔的小囊泡存在。内壁内面到处可以见到白色明亮的雪花斑(snowflacks),经种斑点即前述柱状条索断裂端附着外。
-
高度近视
介绍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400-600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
后节巩膜穿通伤的初期缝合术
手术名称:后节巩膜穿通伤的初期缝合术分类:眼科/眼外伤手术/后节眼外伤手术/巩膜穿通伤手术ICD编码:12.8102概述:由锐器造成的眼球壁全层裂开,称为眼球穿通伤;在相当多的病例,可能需要二期玻璃体手术处理眼内的出血、炎症产物或视网膜脱离,使视网膜附着、眼内介质透明,并维持眼内压。麻醉和体位:多采用局部麻醉。
-
巩膜扣带术
图3图42.平行角膜缘方向外加压裂孔标记和冷凝后,于裂孔前后用4-0至6-0双针涤纶线平行角膜缘方向进针,作H字缝线,进针部位距裂孔前后缘分别2~3.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环扎带位置偏后,同时压迫上方或下方两条涡状静脉,可产生“眼前段缺血”,表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和虹膜水肿等,延迟视网膜下液的吸收。
-
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
手术名称:经结膜冷凝术别名: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ICD编码:14.5201概述:经结膜冷凝术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一般认为马蹄形裂孔、大裂孔、多发性裂孔、赤道部裂孔、颞上方裂孔及局限性轻度脱离均为需要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上述比较适宜的冷凝,要求每个冷凝点相互略有重叠。
-
经结膜冷凝术
手术名称:经结膜冷凝术别名: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分类:眼科/视网膜脱离手术ICD编码:14.5201概述:经结膜冷凝术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一般认为马蹄形裂孔、大裂孔、多发性裂孔、赤道部裂孔、颞上方裂孔及局限性轻度脱离均为需要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上述比较适宜的冷凝,要求每个冷凝点相互略有重叠。
-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概述:视网膜与其色素上皮层之间因渗出性液体、炎症反应或占位性病变使两者分离,称谓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包括炎症、肿瘤以及周身疾病,如严重高血压、妊高征、慢性肾炎。在合并视网膜玻璃体出血的眼底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等,发生增殖性与视网膜粘连的玻璃体条带。临床表现:患者主诉视力下降、视物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