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炎散
《眼科临症笔记》:方名:消炎散组成:硼酸3钱,白矾1钱,梅片2分。主治:五脏积热,肝火旺盛,上攻于头目,头痛目胀,风 高起,左目旋螺突出,疼痛不已,热泪常流,惟厥阴弦紧。《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方名:消炎散组成:芙蓉叶10两,大黄10两,黄芩8两,黄连8两,黄柏8两,泽兰叶8两,冰片3钱。
-
慢性淋巴结炎
概述:面颈部淋巴结炎与口腔及牙源性炎症的关系密切,感染来源可以是任何头颈部的化脓性炎症,如:各种牙源性感染、颌骨炎症、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和咽炎、耳、鼻、喉、眼及皮肤涎腺等的感染,均可导致发病,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常分为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
-
鼻通宁滴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itongningDiji标准编号:WS3-B-1263-92处方:鹅不食草500g辛夷125g制法:以上二味,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水,制成1000ml,即得。功能与主治:通窍开塞,消炎散毒。用于慢性鼻窦炎,感冒鼻塞,对鼻息肉有辅助治疗作用。2滴,一日2~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滴鼻药,忌滴眼及内服。
-
聚头蓟
别名:葵花大蓟来源:菊科聚头蓟Cirsiumsouliei(Franch.)Matt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性味:甘,苦。功能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血,尿血,子宫出血,黄疸,疮痈。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香芋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香芋的块茎。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用。肉穗花序较佛焰苞短;雄花有假雄蕊3~浆果卵状。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沟旁阴湿肥沃处。性味:性温,味辛,有毒。功能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止痛,消炎散肿。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或浸酒,0.5~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sphaerocephala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功能主治:消炎散瘀,利气,杀虫。3钱,用香油(或蓖麻油)炸,无呕吐用白酒冲服,有呕吐用开水冲服。备注:花蕾对猪蛔虫有一定驱除作用,对人体驱蛔作用尚待研究。
-
鼻咽清膏剂
(3)取本品25g,加热水10ml使溶解,放冷,加乙醚提取二次,每次40ml,合并提取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中溶液和夏枯草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苯-氯仿-醋酸乙酯-甲酸(6:3:1.5: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异羟肟酸铁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