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性霉素B
药品说明书:别名:两性霉素B;异性霉素,二性霉素B外文名:AmphotericinB适应症:用于隐球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念珠菌、毛酶、曲菌等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2.鞘内注射:对隐球菌脑膜炎,除静滴外尚需鞘内给药。7.在酸性较强的药液中易降解,所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不应低于4.2。
-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概述: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chronicmucocutaneouscandidiasis)是皮肤、粘膜、毛发和指甲持续性念珠菌感染的细菌免疫缺陷病。本病系一些疾病的综合征,可合并各种内分泌器官功能减退、肿瘤和其他慢性衰竭性疾病,也可在应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发生。老年发病者一般较轻。T细胞与B细胞计数一般也正常,但单核细胞功能减退。
-
毛霉菌病
本病属于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病,病人大多患有引致机体抵抗力低下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糖尿病等),或曾作器官移植,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孢子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起鼻脑型毛霉菌病、肺毛霉菌病;由于结合菌病发展很快,必须尽快作镜检和培养找寻病原体,并作病理检查。
-
结合菌病
本病属于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病,病人大多患有引致机体抵抗力低下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糖尿病等),或曾作器官移植,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孢子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起鼻脑型毛霉菌病、肺毛霉菌病;由于结合菌病发展很快,必须尽快作镜检和培养找寻病原体,并作病理检查。
-
孢子丝菌病
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鉴别诊断:孢子丝菌病应与痤疮、放线菌病、疣状皮肤结核、坏疽性脓皮病、酒渣鼻、类肉瘤和利什曼病相鉴别。相关药品:葡萄糖、青霉素、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高锰酸钾相关检查:浆细胞
-
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概念及分类多烯类是临床广泛选用于抗真菌感染的一类抗生素。多烯类抗真菌药:其通过与真菌胞质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使膜分解或增加膜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溢而死亡。③核苷类;相关出处新编药物学相关药品克念菌素、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三维制霉素、硝呋太尔-制霉菌素、制霉素、_uacct="UA-1901340-1";
-
多烯类药
概念及分类多烯类是临床广泛选用于抗真菌感染的一类抗生素。多烯类抗真菌药:其通过与真菌胞质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使膜分解或增加膜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溢而死亡。③核苷类;相关出处新编药物学相关药品克念菌素、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三维制霉素、硝呋太尔-制霉菌素、制霉素、_uacct="UA-1901340-1";
-
异性霉素
药品说明书:别名:两性霉素B;异性霉素,二性霉素B外文名:AmphotericinB适应症:用于隐球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念珠菌、毛酶、曲菌等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2.鞘内注射:对隐球菌脑膜炎,除静滴外尚需鞘内给药。7.在酸性较强的药液中易降解,所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不应低于4.2。
-
两性霉素乙
药品说明书:别名:两性霉素B;异性霉素,二性霉素B外文名:AmphotericinB适应症:用于隐球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念珠菌、毛酶、曲菌等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2.鞘内注射:对隐球菌脑膜炎,除静滴外尚需鞘内给药。7.在酸性较强的药液中易降解,所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不应低于4.2。
-
芽生菌病
根据本病的传播途径、发病部位及病程转归,可分为4型:1.原发性肺芽生菌病由呼吸道吸入真菌孢子引起肺泡炎,巨噬细胞浸润,其后又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脓肿及肉芽肿性损害,有如原发性肺结核或组织胞浆菌病,可有干咳、胸痛、低热、呼吸障碍等症状。95%的患者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并向周围扩散。此型可自愈而不扩散。
-
侧孢病霉
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鉴别诊断:孢子丝菌病应与痤疮、放线菌病、疣状皮肤结核、坏疽性脓皮病、酒渣鼻、类肉瘤和利什曼病相鉴别。相关药品:葡萄糖、青霉素、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高锰酸钾相关检查:浆细胞
-
化脓性葡萄膜炎
概述化脓性葡萄膜炎(suppulativeuveitis)又称化脓性眼内炎,炎症可以从前部葡萄膜或后部葡萄膜开始,病势异常猛烈,发展迅速。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新青霉素Ⅱ、先峰霉素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u,加先锋霉素Ⅱ0.25mg。48小时出现炎症,但目前术后常规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故眼内炎可延至术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