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膨胀不全
胸片上可见实变的或塌陷的肺叶内有支气管空气征,表明主支气管仍然通畅。阻塞远端继发感染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胸腔积液检检查与胸膜活检对恶性病变及某些炎症性病变有诊断价值。断层摄片对下述情况帮助较大:描述萎陷肺叶的位置与形状,有无支气管空气征,有无钙化及其位置,阻塞病变的性状,有无管腔内引起阻塞的包块。
-
肺陷落
胸片上可见实变的或塌陷的肺叶内有支气管空气征,表明主支气管仍然通畅。阻塞远端继发感染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胸腔积液检检查与胸膜活检对恶性病变及某些炎症性病变有诊断价值。断层摄片对下述情况帮助较大:描述萎陷肺叶的位置与形状,有无支气管空气征,有无钙化及其位置,阻塞病变的性状,有无管腔内引起阻塞的包块。
-
肺不张
胸片上可见实变的或塌陷的肺叶内有支气管空气征,表明主支气管仍然通畅。阻塞远端继发感染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胸腔积液检检查与胸膜活检对恶性病变及某些炎症性病变有诊断价值。断层摄片对下述情况帮助较大:描述萎陷肺叶的位置与形状,有无支气管空气征,有无钙化及其位置,阻塞病变的性状,有无管腔内引起阻塞的包块。
-
肺不张病
如果有气体通过阻塞处或有侧支通气,则不出现远端肺的萎陷。大多数瘢痕性肺不张继发于慢性炎症过程,如结核、真菌感染、硅肺、煤尘肺、石棉肺、支气管扩张、矿物油肉芽肿和慢性非特异性肺炎(机化性肺炎),慢性炎症伴有明显的纤维化,可引起受累肺叶的皱缩和容量减少,此种情况下肺容量的减少较其他类型的肺不张更为严重。
-
胸廓外成形术
胸膜外胸廓成形术是在骨膜下切除一组肋骨,使局部胸壁塌陷,以缩小该部位胸腔的手术。将前锯肌和中斜角肌附着处剪断后,仔细切开第1肋骨外缘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将外缘骨膜剥开(有时肋间肌附着处不能剥开时可予剪断),然后剥离肋骨下面。3.如术中分破胸膜,作胸腔引流后仍有血气胸时,应反复胸腔穿刺,抽尽积液。
-
开放性气胸
概述:开放性气胸指引起气胸的漏气通道呈持续开放状态,气体随呼吸进、出胸膜腔的气胸。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见伤侧胸腔大量积气,肺萎缩,纵隔移向健侧,透视下可见纵隔扑动。X线检查还可排除血胸和胸内异物,为治疗作参考。根据病人当时所处现场的条件,自救或互救,尽快封闭胸壁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肺部X线检查早期两肺有细小颗粒阴影,最后两肺均不透明变白,伴有黑色“支气管充气征”。2.胃液振荡试验:胃液1ml加95%酒精1ml,振荡15秒后静置15分钟,如果沿管壁仍有一圈泡沫为阳性,可初步除外HMD,阴性则提示本病。胃液振荡试验阳性,胸片无HMD表现,肺气肿、肺瘀血、叶间积液较常见,偶有胸腔少量积液。
-
胸膜外胸廓成形术
手术名称:胸膜外胸廓成形术别名:胸廓外成形术;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第1肋骨短小,呈水平位,其上前部有锁骨下静脉经过,前斜角肌肌腱附着点之后为锁骨下动脉,第1肋后端及第1胸椎横突前为臂丛神经根,在剥离第1肋骨骨膜及切除时,必须注意保护上面的血管神经,在骨膜鞘中操作可避免对它们的损伤。
-
胸膜外胸廓改形
手术名称:胸膜外胸廓成形术别名:胸廓外成形术;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第1肋骨短小,呈水平位,其上前部有锁骨下静脉经过,前斜角肌肌腱附着点之后为锁骨下动脉,第1肋后端及第1胸椎横突前为臂丛神经根,在剥离第1肋骨骨膜及切除时,必须注意保护上面的血管神经,在骨膜鞘中操作可避免对它们的损伤。
-
肺大疱
概述:肺大疱是指发生在肺实质内直径超过1cm气肿性肺泡,常发生在肺气肿基础上,伴有各种类型肺气肿。临床症状可因出血的快慢而不同,出血缓慢时,患者可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胸闷,呼吸困难,X线可见膈角变钝,或胸腔积液的抛物线影像。诊断:肺大疱诊断主要有赖于X线、CT检查,但并不可忽视病史、症状和体征。
-
肺大泡
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它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疱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肺大疱继发感染,可引起咳嗽、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若撕脱在索带的壁侧或中央段,则仅出现血胸。
-
创伤性气胸
48小时拔除胸引管。同时,纵隔移位使心脏大血管扭曲,再加上胸腔压力增高以及常伴有的纵隔气肿压迫心脏及大静脉和肺血管(心包外心脏压塞),造成回心静脉血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引起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甚至休克。并可发现胸部、颈部和上腹部有皮下气肿,扪之有捻发音,严重时皮下气肿可扩展至面部、腹部、阴囊及四肢。
-
创伤性血胸
中等量以上的出血,X线胸片可见伤侧胸膜腔内有积液阴影,纵隔向对侧移位,如合并气胸则可见气液平面。合并气胸时则同时表现有气胸的症状和体征(闭合性、张力性、开放性)以及X线胸片上积血的上缘为液平面而非弧形阴影;对于积血量较多的中量血胸和大量血胸,以及几次胸腔穿刺后又出现中量血胸,均应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
急性减压性骨坏死
急性减压性骨坏死的并发症:急性减压性骨坏死Ⅱ病例,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症状、呼吸功能障碍或有低血容量休克,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对1269例高气压作业工人,近3万张X线片的统计,发现减压性骨坏死病灶多发于肱骨头上内边缘和股骨颈中外侧,作者称为减压性骨坏死的特定部位好发区。
-
ARDS
近年发现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等结构细胞不单是靶细胞,也能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在ARDS在次级炎症反应中具有特殊意义。X线胸片无阳性发现。氧合指数参照范围为53.2~50%,严重ARDS甚至减至20%。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20世纪70年代初期报道的病死率高达90%,尤其以脓毒症引起ARDS病死率最高。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近年发现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等结构细胞不单是靶细胞,也能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在ARDS在次级炎症反应中具有特殊意义。X线胸片无阳性发现。氧合指数参照范围为53.2~50%,严重ARDS甚至减至20%。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20世纪70年代初期报道的病死率高达90%,尤其以脓毒症引起ARDS病死率最高。
-
挫伤性肺炎或创伤性湿肺
近年发现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等结构细胞不单是靶细胞,也能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在ARDS在次级炎症反应中具有特殊意义。X线胸片无阳性发现。氧合指数参照范围为53.2~50%,严重ARDS甚至减至20%。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20世纪70年代初期报道的病死率高达90%,尤其以脓毒症引起ARDS病死率最高。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近年发现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等结构细胞不单是靶细胞,也能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在ARDS在次级炎症反应中具有特殊意义。X线胸片无阳性发现。氧合指数参照范围为53.2~50%,严重ARDS甚至减至20%。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20世纪70年代初期报道的病死率高达90%,尤其以脓毒症引起ARDS病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