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叶切除术
方法:1.麻醉及手术体位: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侧健肺通气,详见第十章“微创麻醉”有关部分。(3)胸壁小切口:小切口的位置一般选择在第5肋间腋前后线之间,另外可根据手术需要和切除不同的肺叶而选定。然后取出缝合器,重新装上钉夹,经切口送入胸腔,在第一次钉合的远端再次卡住肺门,击发缝合器。
-
NSCLC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别名: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外科治疗;NSCLC的外科治疗;高龄及轻、中度的肺功能减损列为相对禁忌证。②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累及主支气管。尽管有报道认为肺段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术,但最终的生存率差别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对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该术式仍可供选择。
-
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别名: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外科治疗;NSCLC的外科治疗;高龄及轻、中度的肺功能减损列为相对禁忌证。②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累及主支气管。尽管有报道认为肺段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术,但最终的生存率差别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对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该术式仍可供选择。
-
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名称: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别名: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外科治疗;NSCLC的外科治疗;高龄及轻、中度的肺功能减损列为相对禁忌证。②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累及主支气管。尽管有报道认为肺段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术,但最终的生存率差别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对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该术式仍可供选择。
-
NSCLC的外科治疗
手术名称: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别名: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外科治疗;NSCLC的外科治疗;高龄及轻、中度的肺功能减损列为相对禁忌证。②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累及主支气管。尽管有报道认为肺段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术,但最终的生存率差别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对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该术式仍可供选择。
-
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名称: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别名: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外科治疗;NSCLC的外科治疗;高龄及轻、中度的肺功能减损列为相对禁忌证。②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累及主支气管。尽管有报道认为肺段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术,但最终的生存率差别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对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该术式仍可供选择。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二)诊断依据。2.体征:早期不显著。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3.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2.术中用药:抗菌药物。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结核病相关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等。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肺隔离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结核病相关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心动图、CTPA、Holter、动脉血气分析等。2.术中用药:抗菌药物(酌情)。: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胸片等。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葡萄糖测定、结核病相关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等。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doc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
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3.全肺切除术。(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使用第二剂抗生素)、抗肿瘤药、麻醉常规用药。3.胸腔闭式引流管已拔除。二、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10:C34;
-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
1.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2.胸腔镜下肺减容术3.胸腔镜下袖式支气管成形术4.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5.胸腔镜下复合肺叶切除术6.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二)食管手术。1.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2.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3.胸腔镜下肺裂伤修补术(二)食管手术。
-
原发性肺癌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原发性肺癌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手术等3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30号)印发。3.全肺切除术。(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2)胸片(术后第一天和拔胸腔闭式引流管之前各一次),必要时可行胸部CT。2.生命体征平稳。
-
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胸外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印发。3.全肺切除术。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基因检测。(2)胸片(拔胸腔闭式引流管之前和出院前各一次)。
-
支气管成形术
名称:支气管成形术适应证:支气管成形术适用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因延误诊断、治疗不当,或病变严重,虽经化疗6个月以上,仍造成支气管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并且具备:1.支气管内膜结核合并气管、主支气管或中间干支气管等大支气管的局部狭窄或阻塞而远端肺组织未发生不可逆的变化。3.抗结核药物化疗不足6个月者。
-
肺转移瘤
恶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时间早晚不一,大多数病例在原发癌肿出现后3年内发生转移,亦有长达10年以上者,但也有少数病例肺转移灶比原发肿瘤更早被发现。少数病例肺内只有单个孤立的转移病灶则可考虑外科治疗。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很低,支气管镜检查往往阴性,单个孤立性肺转移肿瘤很难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相区别。
-
支气管造影术
手术名称:支气管造影术别名:支气管造影检查;游离碘易被机体吸收,产生毒性反应,故变色的碘油不能使用。②碘水剂:造影用的碘水剂品种很多,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碘盐,混合于纤维素胶性溶液内,被吸收后,经水解成为复杂的有机碘化物,由肾脏排出,并分解为游离碘或其他无机碘化物,故无碘过敏反应或其他中毒之虞。
-
肺楔形切除术
2.周围型肺良性肿瘤。4.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测定。9-1楔形钳夹病肺9-2切除病肺,绕止血钳作第1层连续缝合9-3撤除止血钳,收紧第1层缝线,返回作第2层连续缝合图9肺楔形切除术注意事项:1.肺楔形切除术多用于局限性边缘性良性病灶,或患者心肺功能太差,或只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5.切缘应妥善缝合。
-
支气管造影检查
手术名称:支气管造影术别名:支气管造影检查;游离碘易被机体吸收,产生毒性反应,故变色的碘油不能使用。②碘水剂:造影用的碘水剂品种很多,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碘盐,混合于纤维素胶性溶液内,被吸收后,经水解成为复杂的有机碘化物,由肾脏排出,并分解为游离碘或其他无机碘化物,故无碘过敏反应或其他中毒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