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左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腹膜后肿瘤的手术/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ICD编码:07.22概述:左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原发于肾上腺髓质的肿瘤为50%,纵隔20%,主动脉旁交感神经链24%,颈部及盆腔较少见约占3%左右。监测血压。损伤胰尾时也可能继发胰瘘。
-
儿童脾切除术
手术名称:儿童脾切除术别名:小儿脾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脾脏的手术ICD编码:41.5概述: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及造血器官。3.血液病、某些代谢性疾病及脾功能亢进、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及某些非特异性脾大。
-
小儿脾切除术
手术名称:儿童脾切除术别名:小儿脾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脾脏的手术ICD编码:41.5概述: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及造血器官。3.血液病、某些代谢性疾病及脾功能亢进、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及某些非特异性脾大。
-
全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
手术名称: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别名:全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术前3d起口服链霉素0.5g、甲硝唑0.4g,每日3次,同时给予维生素K。如肿瘤比较局限,即使已累及胰尾、结肠及肾脏、肝左叶,也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切除。钳夹十二指肠,远侧用无损伤性直钳,近胃侧可用Kocher钳,从两把钳之间切断(图5.6.6.3.1-4)。
-
食道空肠吻合术伴胃全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别名:全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术前3d起口服链霉素0.5g、甲硝唑0.4g,每日3次,同时给予维生素K。如肿瘤比较局限,即使已累及胰尾、结肠及肾脏、肝左叶,也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切除。钳夹十二指肠,远侧用无损伤性直钳,近胃侧可用Kocher钳,从两把钳之间切断(图5.6.6.3.1-4)。
-
食管空肠吻合术伴胃全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别名:全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术前3d起口服链霉素0.5g、甲硝唑0.4g,每日3次,同时给予维生素K。如肿瘤比较局限,即使已累及胰尾、结肠及肾脏、肝左叶,也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切除。钳夹十二指肠,远侧用无损伤性直钳,近胃侧可用Kocher钳,从两把钳之间切断(图5.6.6.3.1-4)。
-
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
手术名称: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别名:全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术前3d起口服链霉素0.5g、甲硝唑0.4g,每日3次,同时给予维生素K。如肿瘤比较局限,即使已累及胰尾、结肠及肾脏、肝左叶,也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切除。钳夹十二指肠,远侧用无损伤性直钳,近胃侧可用Kocher钳,从两把钳之间切断(图5.6.6.3.1-4)。
-
自体脾组织移植术
胰尾常伸入脾蒂,紧贴脾门,在行脾切除术钳夹处理脾蒂时,常易损伤。包膜结缔组织向脾脏内部延伸,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脾小梁,构成脾的支架,将脾实质分成许多小叶。手术步骤:1.将切下的破裂的脾脏连同血管钳置放在盛有4℃平衡液的容器内(平衡液1000ml内加入肝素12500U,庆大霉霉素12万U,青霉素160万U)。
-
脾切除术后脾组织自体移植
胰尾常伸入脾蒂,紧贴脾门,在行脾切除术钳夹处理脾蒂时,常易损伤。包膜结缔组织向脾脏内部延伸,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脾小梁,构成脾的支架,将脾实质分成许多小叶。手术步骤:1.将切下的破裂的脾脏连同血管钳置放在盛有4℃平衡液的容器内(平衡液1000ml内加入肝素12500U,庆大霉霉素12万U,青霉素160万U)。
-
脾组织自体移植
胰尾常伸入脾蒂,紧贴脾门,在行脾切除术钳夹处理脾蒂时,常易损伤。包膜结缔组织向脾脏内部延伸,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脾小梁,构成脾的支架,将脾实质分成许多小叶。手术步骤:1.将切下的破裂的脾脏连同血管钳置放在盛有4℃平衡液的容器内(平衡液1000ml内加入肝素12500U,庆大霉霉素12万U,青霉素160万U)。
-
带血管脾移植术
胰尾常伸入脾蒂,紧贴脾门,在行脾切除术钳夹处理脾蒂时,常易损伤。脾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淋巴鞘的结缔组织网内主要含T淋巴细胞,偶见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而不含红细胞。禁忌症:1.心、肝、肾功能不全。移植器官灌洗液还可选用CollinsⅡ液、WMOⅠ液等。2.吻合口血栓:多见于静脉吻合口,易发生脾梗死。
-
带血管自体脾移植术
胰尾常伸入脾蒂,紧贴脾门,在行脾切除术钳夹处理脾蒂时,常易损伤。脾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淋巴鞘的结缔组织网内主要含T淋巴细胞,偶见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而不含红细胞。禁忌症:1.心、肝、肾功能不全。移植器官灌洗液还可选用CollinsⅡ液、WMOⅠ液等。2.吻合口血栓:多见于静脉吻合口,易发生脾梗死。
-
带血管同种异体脾移植术
胰尾常伸入脾蒂,紧贴脾门,在行脾切除术钳夹处理脾蒂时,常易损伤。脾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淋巴鞘的结缔组织网内主要含T淋巴细胞,偶见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而不含红细胞。禁忌症:1.心、肝、肾功能不全。移植器官灌洗液还可选用CollinsⅡ液、WMOⅠ液等。2.吻合口血栓:多见于静脉吻合口,易发生脾梗死。
-
腹腔镜脾切除术
当胚胎发育期,脾血管和胰腺均与后腹膜间隙的后壁相固定,仅有胰尾和脾血管的远端是游离的,此即胰尾与脾脏能够同时移动的原因。包膜结缔组织向脾脏内部延伸,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脾小梁,构成脾的支架,将脾实质分成许多小叶。3.脾周韧带分离:用超声刀自胃大弯侧中上部分离脾胃韧带,显露脾门(图1.13.1.2-2)。
-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当胚胎发育期,脾血管和胰腺均与后腹膜间隙的后壁相固定,仅有胰尾和脾血管的远端是游离的,此即胰尾与脾脏能够同时移动的原因。包膜结缔组织向脾脏内部延伸,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脾小梁,构成脾的支架,将脾实质分成许多小叶。3.脾周韧带分离:用超声刀自胃大弯侧中上部分离脾胃韧带,显露脾门(图1.13.1.2-2)。
-
胰腺B超检查
方法及内容(1)横切扫查:探头置剑突下,在肝左叶下方作横切扫查,可显示胰腺的长轴图像,胰头在下腔静脉之前,胰颈部的深部是门静脉或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前方是胰体部,在肠系膜上动脉的深部是腹主动脉,脾静脉在胰体、胰尾后方,与胰腺长轴平行,并在胰颈后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
-
B型超声诊断技术
肠系膜上动脉的前方是胰体部,在肠系膜上动脉的深部是腹主动脉,脾静脉在胰体、胰尾后方,与胰腺长轴平行,并在胰颈后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经直肠及经尿道检查法的横切图像可测量横径、前后径,探头自内向外移动或自外向内插入过程中,前列腺图像从出现到消失时探头移动的距离即为前列腺的上下径(垂直径)。
-
远端胰腺次全切除术
将胰尾从脾门部分离,注意勿损伤脾门处脾血管蒂,结扎、切断通向胰尾的细小的血管分支,在胰腺上缘剪开脾动脉外鞘,分离出脾动脉,并将其双重结扎后切断(图1.12.5.1-11)。3.慢性胰腺炎合并脾静脉栓塞及左侧门静脉高压者比较常见,其中一些病人并发胃底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2.胰液渗漏,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
贲门癌变
有主张一律行全胃切除,有的作者主张整块切除全胃、脾、胰尾、网膜及区域淋巴结取得改进的生存。②癌的组织学类型是决定预后的最基本因素,高分化癌中的Ⅰ级腺癌手术后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40%,Ⅰ级腺癌如果同时存在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癌周纤维包裹和淋巴结免疫反应三项阳性指标,5年生存率达100%(52/52)。
-
贲门癌
有主张一律行全胃切除,有的作者主张整块切除全胃、脾、胰尾、网膜及区域淋巴结取得改进的生存。②癌的组织学类型是决定预后的最基本因素,高分化癌中的Ⅰ级腺癌手术后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40%,Ⅰ级腺癌如果同时存在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癌周纤维包裹和淋巴结免疫反应三项阳性指标,5年生存率达100%(52/52)。
-
脾肾静脉分流术
③直接引流胃脾区曲张静脉血流,有效预防胃脾区静脉曲张所致出血。缺点是吻合口较小,并可能受胰尾影响而发生扭曲,术后易发生吻合口血栓,再出血率较高(图1.14.2.3-1)。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胃冠状静脉是常用的门体分流术血管,而肠系膜上静脉作分流术的部位一般取其外科干。
-
开腹脾切除术
5.脾囊肿。但应注意如脾与膈肌以及后腹膜之间有广泛坚韧的粘连和丰富的侧支血管时,强行钝性分离常会引起大出血。保存液不可太少,一般每100ml脾血需25ml保存液(图1.13.1.1-16)。55%,包括肺炎、切口感染、膈下脓肿、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等,病死率为3%~在胰腺近端结扎脾动脉,由于影响胰尾的血供,也是原因之一。
-
慢性胰腺炎(外科)
⑵胰腺切除术:全胰切除术;50%,5年后为24~②更重要的是因为胰岛细胞集中在胰尾,胰尾不切除则可保留大量的胰岛细胞,对有糖尿病者是大有裨益的;在我国的慢性胰腺炎经ERCP、手术及尸检所见多继发于胆石症和胆道其他疾病,在慢性胰腺炎中因胆道疾病所引起的约占40~在主胰管扩张的同时可见胰腺萎缩或区域性肿大;
-
胃癌根治术
15.消化道重建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法很多,仅将常用的食管空肠吻合术和三叠空肠囊代胃术介绍如下:⑴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助手把胃翻起向上方牵引,显露食管下端,于拟切断平面的两侧各缝一针牵引线,再选择距十二指肠悬韧带下约20cm处的一段空肠,经结肠前或结肠后与食管作端侧吻合。90%的近全胃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