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巨细胞瘤
其他多发部位依次为桡骨远端、腓骨小头、股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等。位于骶骨者可引起骶区疼痛、马鞍区麻木及大小便障碍,肛门指诊可扪及骶前肿物。CT检查:CT检查对确定肿瘤边界方面超过X线片及断层摄片。Spjut等通过大量病例统计,发现所有的肺转移均发生于某种治疗措施如刮除或照射之后,无一例出现于原发灶未经处理之前。
-
骨巨细胞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骨巨细胞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第一诊断为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ICD-10D48.101)行股骨远端肿瘤刮除、瘤壳灭活、植骨、内固定术(ICD-9-)(二)诊断依据。3.辅助检查:患肢平片、CT、MRI,全身骨扫描等。
-
巨细胞肉芽肿
X线摄片表现为:单房阴影,有骨或骨小梁发生,周界清晰,经常呈蜂窝状或皂泡状外观,骨密质变薄,但很少穿破骨密质。鉴别诊断:巨细胞肉芽肿应与骨巨细胞瘤(GCT)、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性棕色瘤、良性成软骨细胞瘤、骨纤维性结构不良、颌骨肥大症、非成骨纤维瘤、骨肉瘤相鉴别。50%,恶变率为5%~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X线摄片表现为:单房阴影,有骨或骨小梁发生,周界清晰,经常呈蜂窝状或皂泡状外观,骨密质变薄,但很少穿破骨密质。鉴别诊断:巨细胞肉芽肿应与骨巨细胞瘤(GCT)、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性棕色瘤、良性成软骨细胞瘤、骨纤维性结构不良、颌骨肥大症、非成骨纤维瘤、骨肉瘤相鉴别。50%,恶变率为5%~
-
颅骨巨细胞瘤
疾病代码:ICD:D16.4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颅骨巨细胞瘤一般多见于颅底,累及蝶骨、岩骨和筛骨,累及颞骨、额骨、枕骨亦可见到。鉴别诊断:颅内巨细胞瘤应与好发部为常见的其他肿瘤鉴别,如脊索瘤、大的垂体瘤、鼻咽癌以及转移癌等。所以鉴别骨巨细胞瘤和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有重要意义。
-
软骨母细胞瘤
通常于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期发病。少见的位于骨骺的软骨瘤或中心性软骨肉瘤在影像方面可类似于软骨母细胞瘤,但它们的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不同。预后:生长缓慢,有时从首发症状到手术治疗经历数年。文献报道,具有一般组织学表现的软骨母细胞瘤可引起肺转移,转移瘤的生长缓慢,像原发肿瘤一样,可以成功地手术治疗。
-
脊柱肿瘤切除术
7.脊椎后固定:后路棘突和椎板应在病椎上、下各2个节段予以显露,经椎板下在棘突两侧穿入1mm钢丝,以固定记忆合金棒,选用合适长度的记忆合金棒,分别固定在棘突两侧的椎板之上,并使金属棒与显露的硬膜囊保持一定的距离。术中注意要点:1.手术前应采用体位架、沙袋等将病人固定牢靠,防止术中病人移位。
-
脊柱肿瘤摘除术
7.脊椎后固定:后路棘突和椎板应在病椎上、下各2个节段予以显露,经椎板下在棘突两侧穿入1mm钢丝,以固定记忆合金棒,选用合适长度的记忆合金棒,分别固定在棘突两侧的椎板之上,并使金属棒与显露的硬膜囊保持一定的距离。术中注意要点:1.手术前应采用体位架、沙袋等将病人固定牢靠,防止术中病人移位。
-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概述: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组织细胞,类似于组织细胞纤维瘤和骨巨细胞瘤。在此组织旁边可有较软的组织,浅棕或淡红棕色,象骨巨细胞瘤,肿瘤与周围骨界线清晰。辅助检查:X线所见为溶骨病变,位于长骨的干骺端,表现为圆形偏心性,有时被一骨硬化细线分隔而显得界线清晰,骨皮质变薄,有时轻度膨胀。
-
脊索瘤
概述:脊索瘤(chordoma)少见,是一种局部的原发性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位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肛查可在直肠外扪到肿块,蝶枕部脊索瘤也可侵及鼻咽部等,影响各个颅神经。
-
人工椎体置换矫正脊柱后凸
手术名称:人工椎体置换矫正脊柱后凸分类:骨科/脊柱外科手术/脊柱后凸成形术ICD编码:81.6605概述:脊柱椎体结核或椎体血管瘤、骨巨细胞瘤等病人,行病灶清除或瘤体摘除后,其局部留有较大缺损,可导致脊柱不稳定、后凸成角畸形,甚至截瘫。2.人工椎体滑脱:由于人工椎体型号选择不当或相邻椎体骨槽深度不够所致。
-
动脉瘤样骨性囊肿
概述: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孤立性、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其性质未明,有人认为系良性肿瘤,有人认为系瘤样病损。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细胞瘤。继发性是指本病常伴随其他良性肿瘤或瘤样病损存在,甚至可与恶性肿瘤并存。3年中可自愈。
-
背索上皮瘤
概述:脊索瘤(chordoma)少见,是一种局部的原发性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位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肛查可在直肠外扪到肿块,蝶枕部脊索瘤也可侵及鼻咽部等,影响各个颅神经。
-
成脊索细胞瘤
概述:脊索瘤(chordoma)少见,是一种局部的原发性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位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肛查可在直肠外扪到肿块,蝶枕部脊索瘤也可侵及鼻咽部等,影响各个颅神经。
-
脊索肉瘤
概述:脊索瘤(chordoma)少见,是一种局部的原发性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位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肛查可在直肠外扪到肿块,蝶枕部脊索瘤也可侵及鼻咽部等,影响各个颅神经。
-
脊索上皮瘤
概述:脊索瘤(chordoma)少见,是一种局部的原发性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位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肛查可在直肠外扪到肿块,蝶枕部脊索瘤也可侵及鼻咽部等,影响各个颅神经。
-
动脉瘤样骨囊肿
概述: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孤立性、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其性质未明,有人认为系良性肿瘤,有人认为系瘤样病损。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细胞瘤。继发性是指本病常伴随其他良性肿瘤或瘤样病损存在,甚至可与恶性肿瘤并存。3年中可自愈。
-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
因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使肿瘤呈红棕色或绿色;临床表现1.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早期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4.病理学检查证实。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
-
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1.切除术对突向骨外的良性肿瘤,如骨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等,可将其连同骨膜自基底部切除。特别提示:1、宜吃食物:(1)宜多吃具有抗骨肿瘤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
甲状旁腺骨营养不良
有时纤维性骨炎发生于长骨的两端,可以发生病理性骨折,然而才诊断此病。(二)可的松试验高血钙的原因很多,可的松试验可以将隐匿性癌肿,类肉瘤病和维生素D中毒等引起的高血钙和原发性和第三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致的高血钙区别出来,方法是可的松50mg或氢化可的松40mg,每8小时1次,连续10天。
-
椎骨肿瘤切除术
恶性的有骨肉瘤、软骨肉瘤、脊索瘤恶性变等。与其他类型的椎管内肿瘤手术比较,一般不采用椎板切除来切除椎体骨性肿瘤,而是切除椎弓根进入,切除脊髓前方的肿瘤。颈部手术应剃去枕部头发。但术中对硬脊膜囊和其中脊髓的牵拉不能用力和牵拉时间过长,以防止造成截瘫。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骨淋巴管痣瘤
概述: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发生在骨内者极其罕见,据统计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3%,占良性骨肿瘤的0.06%。
-
骨淋巴管瘤
概述: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发生在骨内者极其罕见,据统计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3%,占良性骨肿瘤的0.06%。
-
骨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操作名称:骨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适应证:1.单纯放射治疗(1)不易进行手术的部位。(3)患者拒绝手术。方法:1.放射源60Co治疗机γ射线或直线加速器X射线。2.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兆伏放射治疗)经多数专家长期随访至今未发现一例因放射治疗引起的继发肿瘤发生,而且较高剂量单程放射治疗局部控制优于小剂量多疗程治疗。
-
踝关节注射
操作名称:踝关节注射适应证:踝关节注射适用于:1.踝部骨软骨病变包括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性关节炎、踝关节软骨炎、大骨节病。2.踝部滑膜炎包括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3.踝部骨肿瘤如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滑膜肉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前内侧进针途径(1)平卧、双下肢伸直。
-
侧颅底肿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耳鼻喉科疾病概述:侧颅底指以鼻咽顶壁中心,向前外经翼腭窝达眶下裂前端,向后外经颈静脉窝到乳突后缘两条假想线之间的三角区。疾病描述:侧颅底肿瘤主要有颈静脉球体瘤、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中耳癌、听神经瘤、颞骨巨细胞瘤和母细胞瘤、腮腺混合瘤和斜坡脊索瘤等。
-
病理性骨折
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及溶骨性成骨肉瘤等;属于转移性骨肿瘤的如转移性肾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2.骨质疏松;3、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
-
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概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toma,MFH)多发生于深层软组织,首先由O’Briea和Stoat所报道,原发于骨内者甚为少见。1972年Feldman和Norman提出将此瘤作为一种独立的骨肿瘤类型,以前常将骨内MFH误认为骨肉瘤、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或骨转移性癌等。无明显骨膜反应。
-
纤维软骨间质瘤
概述:纤维软骨间质瘤由二种不同组织组成,一种是软骨样组织,是良性的,相似于生长中的骺板;另一种是类似低恶性度纤维肉瘤组织。2.镜下所见有连续、交叉的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束,肿瘤组织当中,细胞核丰满,有多形性和染色过深,有丝分裂像少见。软骨母细胞瘤呈毛玻璃或云雾状密度增高影,而不是颗粒状、环状;
-
非骨化性纤维瘤
概述:1942年Jaffe等认为是一种肿瘤,并将其从巨细胞瘤类中分离出来,1945年Hatcher则指出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fibroma),实质上是一种瘤样病损,又称干骺端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病,但目前则又认为这种病变与纤维组织细胞瘤在病理上难以区分。在邻近的骨组织可发生反应性增生。
-
骨肿瘤截肢术
手术名称:骨肿瘤截肢术别名:amputationforbonetumor分类:骨科/骨肿瘤手术/骨肿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4.9101概述:截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术,四肢和骨盆的某些恶性肿瘤,以往几乎常规的采用截肢治疗。手术时体位应视截肢部位而定,常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有时也采用斜卧位,个别情况如肩胛带解脱俯卧位。
-
肩胛骨肿瘤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名称:肩胛骨肿瘤局部广泛性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骨肿瘤的手术ICD编码:77.61概述:儿童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指原发于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然后将肩关节外展,分别切断肩胛骨附着点上的肌肉: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和前锯肌(图12.33.5-7)。
-
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名称: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骨肿瘤的手术ICD编码:77.67概述:儿童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指原发于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然后更换手术器械及手术衣,彻底止血后,在膝关节屈曲30°的位置上,用粗丝线将腓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缝到外侧关节囊上。
-
地舒单抗
药品名称:地舒单抗Denosumab分类:骨与软组织肿瘤用药是否需要检测靶点:否制剂与规格:注射液:120mg(1.7ml)/瓶适应证: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定义为至少一处成熟长骨且体重≥45kg)的青少年患者。双膦酸盐难治性恶性肿瘤导致的高钙血症。
-
腓总神经卡压症
肿物:腓骨头、颈处的肿瘤,如骨巨细胞瘤、软骨骨瘤、血管瘤等;腓总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慢性损伤的患者开始时主诉小腿外侧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随后渐出现小腿酸胀无力、易于疲劳,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或消失。对晚期患者,如踝关节功能正常,无骨性改变,可行肌腱移植术,如胫骨后肌代趾长伸肌;
-
骨肿瘤
概述: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是常见病。病因病理病机:一、成骨性肿瘤。2.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1.软骨肉瘤。1.尤文氏肉瘤。4.骨髓瘤。2.脂肪瘤。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发展迅速,早期出现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4.组织学检查:骨肿瘤最终诊断的完成有赖于组织学检查,通常经常活检术获取组织标本。
-
颅骨巨细胞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巨细胞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骨疾病手术ICD编码:01.2507概述:骨巨细胞瘤发生于颅骨者比较少见,一般多见于颅底累及蝶骨、岩骨和筛骨,颞骨、额骨与枕骨亦可见。若侵犯至附近组织或颅内,可发生局灶症状与颅内压增高症状。4.切口缝合:颅盖部巨细胞瘤切除后,颅骨缺损可一期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