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中神经损伤
概述: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神经的分枝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3.营养改变: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
环指指浅屈肌腱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2.于腕部屈面尺侧沿腕屈横纹做一L形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向桡侧牵开皮瓣。3.于拇指掌指关节背面尺侧做一纵切口(图3.22.4.5.1.2-4A)长约2cm,显露拇指近节指骨基部尺侧的骨面,用手钻在近节指骨基部由尺侧向桡侧钻一骨洞。从拇指切口经拇指背侧和桡侧至腕部切口做一皮下隧道。
-
屈指功能重建
手术名称:屈指功能重建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2.5805概述:屈指功能重建用于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麻醉和体位:臂丛麻醉或局麻。手术步骤:1.切口于前臂下段做S形切口,显露拇长屈肌腱、肱桡肌及示、中、环、小指指深屈肌腱。
-
小指展肌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麻醉和体位:臂丛麻醉或局麻。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旁桌上,手掌朝上。手术步骤:1.切口起自小指掌指关节尺侧,沿小鱼际上行,至腕部转向腕横纹,止于腕横纹中点(图3.22.4.5.1.1-3)。因神经血管束在豆状骨远端从桡侧进入该肌,解剖时应从尺侧分离(图3.22.4.5.1.1-4)。在两切口之间经大鱼际部做皮下隧道。
-
小指展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麻醉和体位:臂丛麻醉或局麻。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旁桌上,手掌朝上。手术步骤:1.切口起自小指掌指关节尺侧,沿小鱼际上行,至腕部转向腕横纹,止于腕横纹中点(图3.22.4.5.1.1-3)。因神经血管束在豆状骨远端从桡侧进入该肌,解剖时应从尺侧分离(图3.22.4.5.1.1-4)。在两切口之间经大鱼际部做皮下隧道。
-
环指指浅屈肌腱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2.于腕部屈面尺侧沿腕屈横纹做一L形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向桡侧牵开皮瓣。3.于拇指掌指关节背面尺侧做一纵切口(图3.22.4.5.1.2-4A)长约2cm,显露拇指近节指骨基部尺侧的骨面,用手钻在近节指骨基部由尺侧向桡侧钻一骨洞。从拇指切口经拇指背侧和桡侧至腕部切口做一皮下隧道。
-
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手术名称: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别名: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拇指对掌功能重建ICD编码:82.5804概述: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系朱伟、王澍寰等于1995年首先报道(图3.22.4.5.1.3-1)。
-
肱动脉损伤
概述:肱动脉上接腋动脉(大圆肌下缘),下方止于肘窝下2.5cm处;在此情况下,正中神经亦易出现功能障碍。检查:X线检查,能除外骨骼的损伤。肱动脉损伤的治疗:立即消除致伤原因:对有移位之肱骨髁上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立即复位,一般采取手法复位加克氏针骨牵引术,并对比操作前后桡动脉搏动改变情况。
-
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手术名称: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别名: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拇指对掌功能重建ICD编码:82.5804概述: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系朱伟、王澍寰等于1995年首先报道(图3.22.4.5.1.3-1)。
-
周围神经病损
常见的周围神经病损有: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末梢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臂丛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治疗:对这些病损的处理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