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神经损伤
针灸治疗一般以循经取穴和按神经干取穴相结合。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图9神经束间游离移植示意图(1)环形切除断端神经外膜1厘米,分离出各神经束,切除神经束端瘢痕(2)将移植神经与相对应的神经束作束膜缝合(3)神经束间缝合完毕④神经带蒂移植法较细的神经移植后,一般不致发生坏死。
-
神经缝合术
束膜缝合法系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出两断端的神经束,将相对应的神经束行束膜缝合,此法可增加神经束两端对合的准确性,但术中如何准确鉴别两断端神经束的性质(区别运动与感觉纤维),目前尚无快速可靠的方法。用9-0或10-0无创尼龙线,通过一端的神经外膜及某一神经束膜缝至另一端相对应的神经束膜及神经外膜。
-
神经缝术
束膜缝合法系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出两断端的神经束,将相对应的神经束行束膜缝合,此法可增加神经束两端对合的准确性,但术中如何准确鉴别两断端神经束的性质(区别运动与感觉纤维),目前尚无快速可靠的方法。用9-0或10-0无创尼龙线,通过一端的神经外膜及某一神经束膜缝至另一端相对应的神经束膜及神经外膜。
-
神经外松解术
手术名称:神经外松解术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神经松解术ICD编码:04.49概述:神经外松解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3.陈旧性骨折脱位或骨痂压迫神经。下肢神经松解术,成人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小儿可用基础加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或仰卧位或侧卧位。神经周围的瘢痕组织或碎骨块、骨痂要彻底切除。
-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评定内容包括:1、肌力评定2、感觉功能评定定3、关节活动范围评4、反射检查5、神经干叩击试验7、患肢周径评定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周围神经损伤。
-
神经移植术及神经转移术
适应症:神经移植术及神经转移术适用于:1.神经缺损过大,用一般克服缺损的方法不能达到对端吻合。如利用皮神经或残指的指神经修复指神经,可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将移植神经与修复神经的外膜缝合,移植神经的长度应稍长于待修复神经缺损的长度,使修复后缝合处无张力。操作技术与神经束膜缝合术相同。
-
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修复
手术名称: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别名: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修复;必要时,应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尽可能保留尚未离断的正常神经纤维,防止在游离中损伤神经,如术中发现有明显的神经瘤形成,神经两断端间仅有极细的纤维连接,则应切除神经瘤,然后再游离两断端。6周,拆除石膏后逐渐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强直。
-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
手术名称: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别名: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修复;必要时,应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尽可能保留尚未离断的正常神经纤维,防止在游离中损伤神经,如术中发现有明显的神经瘤形成,神经两断端间仅有极细的纤维连接,则应切除神经瘤,然后再游离两断端。6周,拆除石膏后逐渐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强直。
-
胫神经损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周围神经损伤并不少见。周围神经的分布区及功能不同,因此损伤后有不同的表现。症状体征:股骨髁上骨折及膝关节脱位易损伤胫神经,引起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内在肌麻痹,出现足跖屈、内收、内翻,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底感觉障碍。
-
肌腱转移术
肌腱转移术当一组或一个肌肉因各种原因引起功能减弱或丧失时,可将邻近健全肌肉的肌腱止点转移到合适部位,使平衡失调的肌力恢复较好的平衡,以改善功能,预防畸形的发生,此即肌腱转移术。例如在代股四头肌手术,如果腘绳肌腹向上分离不足,转移后,牵拉髌骨的方向将会向后多于向上,肌肉收缩的效能就会受到影响。
-
神经内松解术
internalneurolysis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神经松解术ICD编码:04.49概述:神经内松解术系指神经外膜以内的松解术,包括切开并切除病变段的神经外膜,分离神经束,将神经束由瘢痕中松解出来。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便显露神经。用尖刀或小剪刀仔细分离神经束间的瘢痕粘连,注意勿损伤神经束间的斜行交叉神经纤维。
-
神经内松解
internalneurolysis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神经松解术ICD编码:04.49概述:神经内松解术系指神经外膜以内的松解术,包括切开并切除病变段的神经外膜,分离神经束,将神经束由瘢痕中松解出来。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便显露神经。用尖刀或小剪刀仔细分离神经束间的瘢痕粘连,注意勿损伤神经束间的斜行交叉神经纤维。
-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消肿、止痛、促进组织愈合。根据损伤类型、部位和治疗方式,实施肌力训练、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膀胱和肾脏损害、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关节或肌肉肌腱的损伤、肌肉萎缩和肌腱萎缩、体位性低血压等。
-
尺神经损伤
概述: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切割伤。手内肌广泛瘫痪,小鱼际、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屈拇短肌内侧头均瘫痪。如在指屈深肌神经供给远侧损伤,因指深屈肌失去手内肌的对抗作用,爪状畸形明显,即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3个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
-
腓总神经损伤
概述:腓总神经损伤为病症名。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终支。(4)在足背切口与小腿内侧切口之间做一皮下隧道,将胫后肌腱经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
-
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操作名称: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适应症: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一般与直流电疗法及所用药物的适应证相同,但其应用较广,如急慢性炎症、周围神经损伤、某些眼科疾患、冠心病等。第五层为铅板电极。3.慢性喉炎碘离子导入:主电极6cm×8cm,衬垫洒上10%碘化钾溶液置于喉部接阴极,辅电极7cm×10cm置于后颈部接阳极。
-
周围神经病损
常见的周围神经病损有: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末梢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臂丛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治疗:对这些病损的处理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
-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⑤用公式估计样本量。3促进血液循环肩周炎、网球肘、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咽喉炎、捩伤、挫伤、肌纤维织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肱骨外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关节纤维性挛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肌炎、弛缓性便秘、骨折延迟愈合。
-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臂丛神经麻痹)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臂丛神经麻痹是新生儿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磁共振可确定病变部位,肌电图检查及神经传导实验也有助于诊断。③下臂型:颈8至胸1神经根受累,腕部屈肌及手肌无力,握持反射弱,临床上较少见,如第1胸椎根的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可引起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睑裂变狭等。
-
石蜡疗法
操作名称:石蜡疗法适应症:石蜡疗法适用于关节炎、扭伤、软组织扭挫伤、腰腿痛、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炎、术后粘连、瘢痕挛缩、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慢性胃肠炎、关节强直、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盆腔炎、神经炎、术后外伤后浸润、骨折或骨关节术后后关节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瘢痕增生、坐骨神经痛等。
-
神经束间神经移植术
如正中神经缺损6cm,拟分4个束组移植,则实际缺损长度为24cm,再加15%,则移植神经的切取长度应为27.6cm。⑸将腓肠神经嵌入神经断端间,行束膜缝合图1神经束间神经移植术⑶在显微镜下剪去束膜外的结缔组织,将一段游离的腓肠神经嵌在神经束两断端之间,将断端对合,用9-0~5.神经外膜或束膜缝合一定要在无张力下进行。
-
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Steindler法)
手术名称: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Steindler法)英文名:transferofcommonoriginofforearmflexorforreconstructingfunctionofbicepsbrachii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屈肘肌功能重建术ICD编码:83.7709麻醉和体位:采用臂丛麻醉。如尺神经紧张,可移位至肘前。
-
神经束膜缝合术
2.陈旧性完全或部分周围神经断裂伤,切除损伤部分和神经瘤后,神经缺损<2.0cm;可以用作移植的皮神经有腓肠神经(可供移植长度为25~区分运动神经束与感觉神经束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简单实用的方法很少,临床上采用的方法有:⑴参考Sunderland不同神经断面的神经束分布图,将两断端的运动束和感觉束分别对合。
-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主要是由于供血不足引起前臂肌肉变性、坏死,继而形成瘢痕、挛缩而影响肢体功能的病征,又称为Volkmanns缺血性肌挛缩。2.早期:伤肢突然剧痛,部位在前臂掌侧,进行性灼痛,当手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手指常处于半屈曲状态,屈指无力。4.筋膜间室内压力测定示压力明显升高。
-
音乐电疗法
适应证:音乐电疗法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后偏瘫、脊髓损伤截瘫、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痛、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扭挫伤、肌纤维织炎、关节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胃下垂等、禁忌证: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脏起搏器、心区、孕妇下腹部、对电流不能耐受者禁用。
-
神经外膜缝合术
2.陈旧性完全或部分周围神经断裂伤,切除损伤部分和神经瘤后,神经缺损<2.0cm;可以用作移植的皮神经有腓肠神经(可供移植长度为25~3.切除神经断端周围的瘢痕组织,使缝合后的神经位于血运良好的组织床内。缝合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打结的松紧度以两断端神经束刚刚对合为度,过紧可引起神经束卷曲。
-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操作名称:强度时间曲线检查适应症: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用于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如下:缓慢加电流待肌肉出现收缩后,逐渐减少电流,直至反应消失,再增加电流,刚出现收缩反应时之电流为阈值。在对数纸上画出曲线后,由图上1000ms之阈值定为基强度,二倍基强度电刺激引起肌肉反应的最小时间标出为时值。
-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名称: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概述: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sinusoidallymodulatedmediumfrequencycurrenttherapy)是调制中频电疗法中的一种。1.骨关节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5.泌尿系统疾病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100%,断续及调制时间1~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作用:提供治疗师手接触最佳的力学位置。⑦慢反转:方法:为原动肌等张收缩后迅速的拮抗肌等张收缩技术,两个肌群缓慢交替完成节律性向心性等张收缩,在反转时没有间歇(松弛)。注意事项:1.治疗对象方面的注意事项(1)急性期骨科、外科疾患、骨质疏松、皮肤感觉减退、本体感缺乏、关节不稳定等情况下不宜应用。
-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
概述: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是刺激躯体神经时,在中枢记录的神经电位。操作名称: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适应证:诱发电位检查适应证如下:1.周围神经损伤。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证。刺激强度接近运动阈。方法:1.耐心向患者解释,消除害怕心理,以期更好的合作。当N20延长,N11、N13、N14消失,多考虑为多发性硬化。
-
H反射
概述:H反射测定的是感觉和运动纤维往返传导的速度,也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参考指标之一。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证。2.仪器设备准备使用肌电图仪,选择输出的方法持续时间为0.1~2Hz、超强刺激。3Hz的刺激频率,刺激胫神经,并在腓肠肌上记录。H反射的传导速度=注意事项:1.测试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确定检查部位。
-
F波
概述:F波是测定兴奋波在运动神经元的纤维上往返传导的速度。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证。2Hz、超强刺激。方法:1.方法F波是以超强电量刺激运动神经,在其支配的远端肌肉上记录到出现M波后潜伏期较长、变异大的动作电位。(2)F波传导时间=(3)F波的传导速度=注意事项:1.测试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确定检查部位。
-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治疗等)以及一些明显功能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肌挛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等)稳定期或后遗症期的康复处理等专业中的一种或多种康复医疗服务,并能够开展与所提供康复服务相关的急救医疗措施。(四)病房床单元基本装备同一级综合医院。
-
低、中频脉冲电疗法
名称:低、中频脉冲电疗法概述: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适应证:低、中频脉冲电疗法临床适应证如下:1.急性疼痛腰部扭伤,关节韧带损伤,关节置换术后。固定带、毛巾清洁。2.治疗前询问或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感觉减退、大瘢痕或破损。
-
反射性神经障碍症
概述:反射性神经障碍症又名躯体性神经病。后期伤部可有色素沉着及皮肤、指甲的营养性变。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明显者应与红斑性肢痛、蜂窝织炎、过敏性皮炎等鉴别;运动障碍明显者应与周围神经损伤、癔症等鉴别;对顽固不愈病例,可行伤部手术探查、切除瘢痕和神经瘤或病灶侧交感神经节切除等。
-
脊柱脊髓伤(颈部)
疾病名称:脊柱脊髓伤(颈部):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脊柱、脊髓伤常见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造成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骨折脱位、脊髓伤,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伤后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体检注意有休克或内脏损伤,有畸形、肿胀、活动受限及压痛,其他部位有损伤或骨折。早期持续开放导尿管,5~
-
股神经损伤
概述:股神经起自腰丛,由腰2、3、4神经前支后股组成,它由腰大肌外缘穿出,向下斜行于髂筋膜深面,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到达股筋膜鞘,在髂窝内发出髂肌支及腰大肌支,主干经腹股沟韧带深面、髂腰肌表面,由肌间隙进入股三角,位于股动脉的外侧。股前、内侧及小腿内侧感觉丧失,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
环指指浅屈肌腱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2.于腕部屈面尺侧沿腕屈横纹做一L形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向桡侧牵开皮瓣。3.于拇指掌指关节背面尺侧做一纵切口(图3.22.4.5.1.2-4A)长约2cm,显露拇指近节指骨基部尺侧的骨面,用手钻在近节指骨基部由尺侧向桡侧钻一骨洞。从拇指切口经拇指背侧和桡侧至腕部切口做一皮下隧道。
-
环指指浅屈肌腱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2.于腕部屈面尺侧沿腕屈横纹做一L形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向桡侧牵开皮瓣。3.于拇指掌指关节背面尺侧做一纵切口(图3.22.4.5.1.2-4A)长约2cm,显露拇指近节指骨基部尺侧的骨面,用手钻在近节指骨基部由尺侧向桡侧钻一骨洞。从拇指切口经拇指背侧和桡侧至腕部切口做一皮下隧道。
-
小指展肌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麻醉和体位:臂丛麻醉或局麻。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旁桌上,手掌朝上。手术步骤:1.切口起自小指掌指关节尺侧,沿小鱼际上行,至腕部转向腕横纹,止于腕横纹中点(图3.22.4.5.1.1-3)。因神经血管束在豆状骨远端从桡侧进入该肌,解剖时应从尺侧分离(图3.22.4.5.1.1-4)。在两切口之间经大鱼际部做皮下隧道。
-
小指展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麻醉和体位:臂丛麻醉或局麻。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旁桌上,手掌朝上。手术步骤:1.切口起自小指掌指关节尺侧,沿小鱼际上行,至腕部转向腕横纹,止于腕横纹中点(图3.22.4.5.1.1-3)。因神经血管束在豆状骨远端从桡侧进入该肌,解剖时应从尺侧分离(图3.22.4.5.1.1-4)。在两切口之间经大鱼际部做皮下隧道。
-
桡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桡侧腕屈肌腱或掌长肌腱转移至拇长伸肌腱以恢复伸拇功能。由此切口分别做通向前臂屈面中部桡侧和尺侧切口之皮下隧道,将桡侧腕屈肌腱经桡侧皮下隧道,尺侧腕屈肌腱经尺侧皮下隧道分别拉至腕背侧切口(图3.22.4.4.2-5)。保持腕关节于背伸功能位,将旋前圆肌远端与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在维持适当张力下做编织缝合。
-
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桡侧腕屈肌腱或掌长肌腱转移至拇长伸肌腱以恢复伸拇功能。由此切口分别做通向前臂屈面中部桡侧和尺侧切口之皮下隧道,将桡侧腕屈肌腱经桡侧皮下隧道,尺侧腕屈肌腱经尺侧皮下隧道分别拉至腕背侧切口(图3.22.4.4.2-5)。保持腕关节于背伸功能位,将旋前圆肌远端与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在维持适当张力下做编织缝合。
-
桡神经断端肌肉内埋置术
2年后,肌肉内的运动终板退化乃至消失,且不能再生。注意勿损伤神经(图3.22.4.4.1-9)。(3)如瘢痕多,桡神经深支不易在旋后肌远侧缘找到,可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切开深筋膜,沿肌间隙分离,显露深面的旋后肌(肌纤维斜向下外),在该肌上缘寻找桡神经(图3.22.4.4.1-12)。5束埋入肌肉内,将外膜与肌膜缝合1~
-
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
手术名称: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别名:胸大肌代肱二头肌术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屈肘肌功能重建术ICD编码:83.7710概述: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用于屈肘肌功能重建。(3)将胸大肌胸肋部游离至腋前,然后将其卷成筒状,并用细线缝合,再缝合胸前切口(图3.22.4.3.2-9C)。
-
胸大肌代肱二头肌术
手术名称: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别名:胸大肌代肱二头肌术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屈肘肌功能重建术ICD编码:83.7710概述:胸大肌转移代替肱二头肌用于屈肘肌功能重建。(3)将胸大肌胸肋部游离至腋前,然后将其卷成筒状,并用细线缝合,再缝合胸前切口(图3.22.4.3.2-9C)。
-
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
手术名称: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Steindler法)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屈肘肌功能重建术ICD编码:83.7709概述: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Steindler法)用于屈肘肌功能重建。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游离皮瓣后向两侧牵开。如尺神经紧张,可移位至肘前。
-
Steindler法
手术名称: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Steindler法)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屈肘肌功能重建术ICD编码:83.7709概述:前臂屈肌总腱上移代替肱二头肌(Steindler法)用于屈肘肌功能重建。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游离皮瓣后向两侧牵开。如尺神经紧张,可移位至肘前。
-
胸大肌移位重建三角肌功能
手术名称:胸大肌移位重建三角肌功能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肩外展功能重建ICD编码:83.7708概述:胸大肌移位重建三角肌功能是将胸大肌起点向上移位,止点原位不动,从而达到收缩时使关节外展的目的。麻醉和体位:麻醉可用全麻或高位硬膜外麻醉,侧卧位,患侧在上。
-
斜方肌移位重建三角肌功能(Mayer法)
手术名称:斜方肌移位重建三角肌功能(Mayer法)别名:Mayer法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分类:骨科/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上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运动功能重建/肩外展功能重建ICD编码:83.7707概述:Mayer法是将斜方肌止点游离,然后用游离的阔筋膜延长斜方肌,最后将筋膜远端缝合固定于三角肌止点处。4.切取同侧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