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
60%的脑动脉瘤破裂之前有先兆症状,如动脉瘤扩大的症状,这时随动脉瘤部位的不同而出现局部或全头痛;3、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因颅内某部位动脉管壁薄弱、在血流冲击下形成局限性扩大甚至破裂引起的,以未破裂时多无症状、已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造影可见动脉呈囊状、梭形及粟粒状扩张的脑血管疾病。
-
骨雅司病
概述:本病为热带传染病。病理改变:病理改变主要为骨小梁间纤维组织的增生,骨周组织的广泛坏死,而坏死组织周围又被显著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有淋巴细胞,中性多核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形成树胶肿样形态。雅司病人的血清华康氏反应均呈阳性或强阳性,但脑脊液的华康氏反应则均为阴性,说明螺旋体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
翅
翅是昆虫中胸和后胸各有的一对飞行器官。通常翅是囊状的,表里都具有表皮层,其内腔与血体腔贯通,由于翅基部的辅助搏动器官的作用而使血液循环。另外前翅与后翅也往往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前翅的振动次数一般较少,如鞘翅目几乎是不振动的,但也有由于连锁结构使前后翅得以同时振动的昆虫。
-
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
疾病别名黄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疾病代码ICD:N12疾病分类肾脏内科疾病概述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Pyelonephritis,XGPN)是细菌性肾盂肾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杆菌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本病较少见,占慢性肾盂肾炎的0.6%。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泡沫巨噬细胞的胞浆,特别是颗粒小巨噬细胞的胞浆细胞的胞浆PAS染色呈强阳性。含脂质的黄色瘤病灶内不增强。肾癌为富血管的肿瘤,可表现明显不规则增强,而本病则增强不明显,或有周边增强,病灶内有囊状或间隔的不增强区。因病变为单侧性,难与肾肿瘤鉴别,或肾功能完全破坏,大部分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行肾切除术。
-
黄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泡沫巨噬细胞的胞浆,特别是颗粒小巨噬细胞的胞浆细胞的胞浆PAS染色呈强阳性。含脂质的黄色瘤病灶内不增强。肾癌为富血管的肿瘤,可表现明显不规则增强,而本病则增强不明显,或有周边增强,病灶内有囊状或间隔的不增强区。因病变为单侧性,难与肾肿瘤鉴别,或肾功能完全破坏,大部分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行肾切除术。
-
骨淋巴管瘤
概述: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发生在骨内者极其罕见,据统计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3%,占良性骨肿瘤的0.06%。
-
骨淋巴管痣瘤
概述: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发生在骨内者极其罕见,据统计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3%,占良性骨肿瘤的0.06%。
-
沟子荠属
中文名沟子荠属拼音名gouzijishu拉丁名Taphrospermum中国植物志33:398描述TaphrospermumC.A.Mey.沟子荠属,十字花科,2种,产东亚,我国有沟子荠T.altaicumC.AMey.1种,产新疆、西藏。短角果短,圆筒状钻形,稍四棱状,果瓣膜质,有1中脉及细微网脉,基部囊状,隔膜有时穿孔;属下物种大果沟子荠、沟子荠、沟子荠(原变种)
-
短茎独活
拼音名:DuǎnJīnɡDúHuó别名:独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茎古当归的根。茎顶部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小总苞片多数,狭披针形;果实椭圆形,长6-8mm,宽3-5mm,背棱显着隆起,厚去状,侧棱翅状,比果体狭,棱槽内有油管3-4,合生面有油管6-7。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森林河谷和潮湿的阴坡亚主同山草甸。
-
组织细胞增殖症
概述:组织细胞增殖症(网织细胞增殖症或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系指组织细胞肿瘤性或假性肿瘤性增生而不能归入恶性淋巴瘤的一组疾病。组织细胞增殖症可分为单发性及多发性。肺部X线表现似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肺内有弥散网状结节浸润,自肺门向四周呈密集细条状放射,且有弥散性爪状物,严重者呈蜂窝状,肺门增大而纹密。
-
酸浆属
中文名酸浆属拼音名suanjiangshu拉丁名Physalis中国植物志67(1):50描述PhysalisL.酸浆属,茄科,约100种以上,广布于全世界,但大部产美洲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有酸浆P.alkekengiL.等5种,南北均产之,有些种类的果味酸,可食。属下物种灯笼果、挂金灯、苦蘵、苦蘵(原变种)、毛苦蘵、毛酸浆、酸浆、酸浆(原变种)、小酸浆
-
特发性肺纤维化
随着疾病发展,炎症细胞渗出和浸润逐渐减少,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肺泡壁增厚,Ⅰ型肺泡细胞减少,Ⅱ型肺泡细胞增生,肺泡结构变形和破坏,并可波及肺泡管和细支气管。
-
串珠耳叶苔
拼音名:ChuànZhūěrYè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叶3列,侧叶阔卵形,排成2行,长约0.95mm,宽约0.7mm,全缘,易向腹面卷曲,其腹瓣呈囊状膨起;2.显微鉴别叶横切片: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近叶基中部散有1-2列大型油细胞。
-
大活
煎汤含漱。《中华本草》·大活:拼音名:DàHuó别名:独活、香大活、走马芹、走马芹筒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的根。叶柄长达15cm,下部有管状抱茎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 廓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cm,宽10-25cm,叶柄长至15cm,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常带紫色;性味:味辛;
-
龙眼肉
概述:龙眼肉为中药名,出自《开宝重定本草》。性味归经:甘,温。入心、脾经。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然后把鲜果放在太阳下曝晒,或放在焙灶、烘房中烘干。60g龙眼肉的药典标准:品名:龙眼肉LongyanrouLONGANARILLUS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的假种皮。薄片者质柔润,囊状者质稍硬。
-
马凡综合征
疾病别名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Marchesani综合征,蜘蛛指征,肢体细长症疾病代码ICD:I77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疾病概述马凡(Marfari)综合征也有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Marchesani综合征、蜘蛛指征、肢体细长症之称。Salle(1921)曾解剖1例患有本综合征的婴儿,发现有卵圆孔未闭。(3)眼部症状。适应证不明确;
-
肚拉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D Lā别名:都拉参、都拉(《四川中药志》),对对参、双参、萝卜参、土败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小花苞片4片,绿色,有腺毛,先端紫红色,副萼为囊状,有8棱,淡绿色,具8个小尖裂齿;治阳痿,白带,风湿性心脏病,虚劳久咳,刀伤出血。③治风湿性心脏病:土败酱三钱,柏子仁三钱。
-
动脉瘤
4.舟状动脉瘤;这种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颇为复杂,可见于先天性血管畸形、代谢性结缔组织疾病(如Marfan综合征,其主动脉中膜的弹性纤维断裂、缺失,胶原和蛋白多糖增多)、甲状腺功能过低时的血管壁蛋白多糖增多、梅毒性主动脉炎及动脉粥样硬化等。⑤动脉瘤近、远端动脉结扎、自体静脉解剖位旁路移植、瘤腔引流术。
-
土荆芥
叶中还含土荆芥苷和山柰酚-7-鼠李糖苷等黄酮苷。性味:辛、苦,微温。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此外,偶见头部为2细胞,柄6-9细胞的腺毛,其基部细胞亦膨大呈锥状。药理作用:土荆芥油为一种杀肠虫药(主成分驱蛔素,其效较油强2倍),对蛔虫先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性强直;主钩虫病;煎水洗皮肤疥癞。
-
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
常无眼部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偶有视力模糊或因玻璃体有出血而见到浮游物。典型的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多数薄壁囊状的血管瘤组成的无蒂肿瘤,呈葡萄串状外观;疾病描述:本病可有家庭性,但多为散发,可伴有颅内或皮肤血管瘤。诊断检查:无视网膜下积液或渗出,由此可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视网膜血管瘤鉴别。
-
膀胱
空虚时膀胱呈锥体形,充满时形状变为卵圆形,顶部可高出耻骨上缘。脐尿管近端为管状组织,远端为筋膜结构,并分为三个韧带,中韧带和脐相连,两个侧韧带则与其动脉残支相连。一般认为膀胱逼尿肌和膀胱颈部运动神经的作用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这种过程增加了过渡细胞转化成肿瘤的可能,然后繁殖发展成一个恶性肿瘤。
-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颌骨病变可表现为牙槽突型和颌骨体形两种。由丘脑和/或垂体娄肉芽肿引起的尿崩症可先于脑症状或与脑症状同时或其后发生,也可为CNS唯一的表现。可伴间质气肿、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或气胸,不少患者可合并肺炎,此时更易发生肺囊性改变,肺炎消退后,囊性变可消失,但网粒状改变更为明显,久病者可出现肺纤维化。
-
周围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因动脉壁本身分裂而成,动脉瘤和动脉经过动脉内膜上的裂口而互相交通。原有腹部搏动性肿块病史,当出现前述症状时,即应考虑腹主动脉瘤合并内瘘、破裂出血、远端动脉栓塞等诊断。1.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显露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游离瘤体上缘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
-
岩萝卜
拼音名:YánLuóBo英文名:HenryUrophysa别名:岩蝴蝶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花瓣5,长圆状船形,基部囊状;雄蕊多数,退化雄蕊膜质,狭披针形;心皮5-8,吸粗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岩石旁或陡崖上。气微,味辛、微苦。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摘录:《中华本草》
-
毛囊瘤
疾病别名毛囊痣毛囊上皮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毛囊瘤为一种较罕见的分化程度较高的毛囊肿瘤,又称毛囊痣或毛囊上皮瘤。毛囊壁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壁向周围呈放射状分枝分化出子毛囊,分化好的子毛囊内可见毳毛,有时见到小团皮脂腺细胞,瘤体周围结缔组织呈增生性反应。3个囊肿结构,群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