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性坏疽
伤口内的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大量革兰染色阳性杆菌,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三个重要依据。病因学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以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要,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常是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
炭疽病
如有供应,则对毒血症严重患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第1日100ml,第2~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4日内死亡。(二)涂片检查取水疱内容物、病灶渗出物、分泌物、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及脑脊液等作涂片,先加1∶1000升汞固定,以破坏芽胞,染色后可发现有荚膜的典型竹节状大杆菌。
-
马farcy
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诊断:接触病畜者皮肤出现特征性损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取患者鼻腔分泌物或皮肤溃疡处的脓液涂片检查出革兰阴性鼻疽杆菌,也可用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检出形似白喉杆菌的细菌可以确诊。全身可用广谱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参见类鼻疽。
-
马皮疽
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诊断:接触病畜者皮肤出现特征性损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取患者鼻腔分泌物或皮肤溃疡处的脓液涂片检查出革兰阴性鼻疽杆菌,也可用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检出形似白喉杆菌的细菌可以确诊。全身可用广谱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参见类鼻疽。
-
鼻疽
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诊断:接触病畜者皮肤出现特征性损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取患者鼻腔分泌物或皮肤溃疡处的脓液涂片检查出革兰阴性鼻疽杆菌,也可用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检出形似白喉杆菌的细菌可以确诊。全身可用广谱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参见类鼻疽。
-
鼻疽病
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诊断:接触病畜者皮肤出现特征性损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取患者鼻腔分泌物或皮肤溃疡处的脓液涂片检查出革兰阴性鼻疽杆菌,也可用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检出形似白喉杆菌的细菌可以确诊。全身可用广谱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参见类鼻疽。
-
阴道上皮内瘤样变
诊断检查诊断:阴道上皮内瘤样变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靠:1.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是阴道上皮内肿瘤初步筛选的有效方法。实验室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激光治疗时,应先用醋酸清洗阴道黏液,继用碘液将病灶的 廓显示出来,再采用低能量的激光(相当于治疗宫颈原位癌灶一半的能量)治疗。
-
鞭虫病
概述:鞭虫病(trichuriasis)为病名。成虫以其细长的前段插入肠粘膜乃至肠粘膜下层,从组织中和血液中摄取营养,加上分泌物的刺激作用,肠壁粘膜组织呈现轻度炎症或点状出血,亦可见到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粪便涂片检查有大量虫卵。相关药品:甲硝唑、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奥克太尔、氟苯达唑相关检查:浆细胞、血红蛋白
-
化脓性筋膜炎
概述:坏死性筋膜炎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有人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Riseman在对29例病人的对比治疗中显示,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2.5ATM,90min,平均治疗次数为7.4次)的17例,平均清创手术为1.2次,病死率为23%;
-
急性感染性坏疽
概述:坏死性筋膜炎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有人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Riseman在对29例病人的对比治疗中显示,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2.5ATM,90min,平均治疗次数为7.4次)的17例,平均清创手术为1.2次,病死率为23%;
-
溶血性链球菌坏疽
概述:坏死性筋膜炎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有人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Riseman在对29例病人的对比治疗中显示,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2.5ATM,90min,平均治疗次数为7.4次)的17例,平均清创手术为1.2次,病死率为23%;
-
医院内坏疽
概述:坏死性筋膜炎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有人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Riseman在对29例病人的对比治疗中显示,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2.5ATM,90min,平均治疗次数为7.4次)的17例,平均清创手术为1.2次,病死率为23%;
-
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
概述:坏死性筋膜炎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有人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Riseman在对29例病人的对比治疗中显示,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2.5ATM,90min,平均治疗次数为7.4次)的17例,平均清创手术为1.2次,病死率为23%;
-
坏死性筋膜炎
概述:坏死性筋膜炎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有人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Riseman在对29例病人的对比治疗中显示,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2.5ATM,90min,平均治疗次数为7.4次)的17例,平均清创手术为1.2次,病死率为23%;
-
淋球菌感染
在干燥环境中1~1.涂片检查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咽部涂片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球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头孢曲松125mg单次肌内注射亦可在血液中维持高效的杀菌浓度,可治愈99.1%的泌尿生殖道和肛门直肠无合并症淋球菌感染。
-
骨髓穿刺术
名称:骨髓穿刺术概述: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吸骨髓液的一种较常用的诊断技术。(2)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1-1.5cm。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
胫骨穿刺术
名称:骨髓穿刺术概述: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吸骨髓液的一种较常用的诊断技术。(2)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1-1.5cm。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
髂前上棘穿刺术
名称:骨髓穿刺术概述: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吸骨髓液的一种较常用的诊断技术。(2)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1-1.5cm。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
髂后上棘穿刺术
名称:骨髓穿刺术概述: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吸骨髓液的一种较常用的诊断技术。(2)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1-1.5cm。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
胸骨柄穿刺术
名称:骨髓穿刺术概述: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吸骨髓液的一种较常用的诊断技术。(2)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1-1.5cm。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
脊椎棘突穿刺术
名称:骨髓穿刺术概述: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吸骨髓液的一种较常用的诊断技术。(2)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1-1.5cm。9.注意皮肤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
杜克雷嗜血杆菌
皮肤黏膜损害取材:用无菌棉拭子轻轻擦去溃疡表面的痂皮和污物,再用拭子采取分泌物,从溃疡基底部或边缘取材,做涂片检查或培养。革兰染色:从菌落取材做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A.2)。配制:将肉浸液琼脂高压灭菌,待凉至45℃时加入脱纤维血(血液在临用前置于370C水浴预热),摇匀后再置于水浴中,徐徐加热到85℃~
-
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
血管亦有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致脑梗死。380mmH2O),极少数超过4.9kPa(500mmH2O)者,晚期因炎性粘连、椎管梗阻而压力偏低。少数由急性粟粒型结核引起的结脑,早期脑脊液即轻度混浊,白细胞数可达1000×10E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一般涂片阳性率15%~流行病学本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老年人并不常见但病死率较高。
-
结核杆菌检查
概述:结核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采取涂片检查法或细菌培养法。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在我国非典型分枝杆菌尚属少见,故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即可成立。除了痰液,尚可采取咽喉部分泌物、胸液、腹水、尿液、脑脊液、胃液、脓液、粪便等标本进行检验。
-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 年版)
对缺勤学生应核实是否为因病缺勤,尤其对已有慢性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缺勤请假时间较长、一段时间内反复请假的学生,应尽早掌握其请假原因。五、病例报告和转诊:各级各类学校对日常诊疗/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均应进行相应记录、推介转诊,并追踪其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