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剂
概述:茶剂(medicinaltea)为药物剂型之一。是指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制成的用沸水冲服、泡服或煎服的制剂。常用茶剂如午时茶、感冒茶、甘和茶等。煎煮茶系指将药材片、块、段、丝或粗粉,装入包(袋)制成供煎服的茶剂。四、一般应密闭贮藏;质量标准:【水分】:茶块取供试品,粉碎,照水分测定法测定。
-
清热去湿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ngreQushiCha标准编号:WS3-B-2239-96处方:鱼腥草90g火炭母90g岗梅90g金沙藤60g野菊花60g倒扣草60g山猪菜60g制法:以上七味,除野菊花外,岗梅切成0.8~性状:本品为原药材的片、段茶剂;水煎液味苦。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石歧外感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iqiWaiganCha标准编号:WS3-B-0240-90处方:岗梅150g铁包金150g蒲桃150g臭屎茉莉60g露兜150g制法:以上五味,分别切成片或段,筛除碎末,即得。性状:本品为茶剂,水煎液显黄棕色至红棕色;2包,一日1次。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结石通茶
其他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成药部标准第二分册附录1页)功能与主治:利尿消火,通淋镇痛,止血化石。用于泌尿系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浑浊,尿管灼痛。重症者一日2次。注意:孕妇禁用。
-
西青果茶
西青果茶(藏青果茶)药典标准:品名:西青果茶(藏青果茶)XiqingguoCha处方:西青果5000g制法:取西青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生津。用于阴虚内热、伤津所致咽干、咽痛、咽部充血;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一次1块,一日3次。
-
藏青果茶
西青果茶(藏青果茶)药典标准:品名:西青果茶(藏青果茶)XiqingguoCha处方:西青果5000g制法:取西青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生津。用于阴虚内热、伤津所致咽干、咽痛、咽部充血;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一次1块,一日3次。
-
川芎茶调袋泡茶(川芎茶调袋泡剂)
螺纹导管直径14~(4)取[鉴别](2)项下剩余的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浸出物:取本品,除保持微沸10分钟外,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0.0%。本品每1g含川芎和羌活以阿魏酸(C10H10O4)计,不得少于0.23mg。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
复方消食茶(复方消食冲剂)
复方消食茶(复方消食冲剂)药典标准:品名:复方消食茶(复方消食冲剂)FufangXiaoshiCha处方:苍术1500g、白术1300g、神曲茶1000g、广山楂1000g、薏苡仁700g、小槐花1500g制法: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功能与主治:健脾利湿,开胃导滞。
-
四味土木香散
30μm,脐点及层纹均不明显(山柰)。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检查: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T)。
-
杜仲双降袋泡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uzhongShuangjangDaipaoji标准编号:WS3-B-2324-97处方: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制法:以上二味,取苦丁茶适量粉碎成粗粉,其余与杜仲叶加水煎煮二次,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80℃)的清膏,加入苦丁茶粗粉,拌匀,干燥,分装,共制成100袋,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褐粉末;
-
甘和茶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己烷-醋酸乙酯-丙酮-水-甲酸(3:3:2:1:0.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色。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甘露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anluCha标准编号:WS3-B-0239-90处方:麦芽(炒)70g紫苏叶35g青皮44g广藿香70g神曲(炒)70g防风35g青蒿70g鸭脚木叶470g山楂(炒)70g制法:以上九味,分别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分装成100包;用法与用量:煎服(原药材粗粉包装)或泡服(泡服用袋装药茶)一次1包或1袋。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感冒解毒灵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anmaoJiedulingCha标准编号:WS3-B-2633-97处方:紫苏叶25g苦杏仁15g前胡20g羌活15g防风15g川芎15g金银忍冬叶20g陈皮15g连翘20g牛蒡子10g麦冬15g桑白皮15g板蓝根50g制法:以上十三味,取防风、川芎、陈皮、前胡、羌活、紫苏叶六味各1/2量粉碎成粗粉,过二号筛。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降压袋泡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yaDaipaoCha标准编号:WS3-B-1763-94处方:夏枯草217g决明子356g茺蔚子217g钩藤178g黄芩178g茶叶178g制法:以上六味,取钩藤粉碎成粗粉,与茶叶混匀;(2)取本品4g,加乙醇20ml,温浸20分钟,滤过。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平肝明目。儿童、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榄葱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anCongCha标准编号:WS3-B-1254-92处方:青果(去核)2498g生姜3885g葱头(鲜)3885g紫苏叶4411g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干燥,包装。榄葱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榄葱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解表,平胃。
-
流感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uganCha标准编号:WS3-B-2772-97处方:芦根500g苍术150g葛根250g广藿香100g厚朴200g滑石500g扁豆200g槟榔250g香薷200g羌活150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糊,混匀,压制成100块,干燥;性状:本品为袋装药茶或灰黄色的长方形茶块;功能与主治:祛暑清热,解表化湿。
-
润喉药茶
米兰花粉碎成细粉;功能与主治:宣肺降气、润喉、通便、生津利咽、清音亮嗓、健脾益肾、提精神。用于咽干、咽痛、异物症、声音不利等。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一次3g,一日2次。附:润喉散[处方]桔梗1g射干1g胖大海1g地黄0.6g石斛1g木蝴蝶0.6g[制法]以上六味,共研细粉,过筛,混匀,即得。陕西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伤风咳茶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长方形茶块或黄褐色粉末状药茶;(2)吸取供试品溶液及连翘对照药材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9: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氯磺酸冰醋酸(1:1)液,105℃加热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袋(袋装药茶)。
-
四时甘和茶
性状:本品为棕色药茶;用于感冒中暑,食积腹胀,呕吐泄泻,醉酒。四时甘和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四时甘和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祛暑解表,消积,醒酒。3.不适用于风热感冒,其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
万应甘和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anyingGanheCha标准编号:WS3-B-1683-94处方:藿香313g厚朴(姜炒)156g紫苏313g白术(漂)94g苍术94g陈皮(制)250g茯苓313g泽泻250g木瓜94g苦杏仁63g砂仁63g半夏(制)94g甘草46g白扁豆125g茶叶15000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藿香、紫苏叶揉碎,砂仁研碎,与茶叶混匀;性状:本品为褐黑色药茶;
-
银翘袋泡剂
25μm,含淡黄色油滴及细颗粒状物。(2)取本品2g,加石油醚(60~重庆市药品检验所起草银翘袋泡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银翘袋泡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玉屏风袋泡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upingfengDaipaocha标准编号:WS3-B-2105-96处方:黄芪600g防风200g白术(炒)200g制法:以上三味,白术粉碎成细粉;水溶性浸出物取本品3g,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A,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不少于35.0%。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
板蓝根茶
《医疗保健汤茶谱》方板蓝根茶:板蓝根茶以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预防流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流行性肝炎、流行性呼吸道感染者。检查: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T)。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
西青果茶(藏青果茶)
西青果茶(藏青果茶)药典标准:品名:西青果茶(藏青果茶)XiqingguoCha处方:西青果5000g制法:取西青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生津。用于阴虚内热、伤津所致咽干、咽痛、咽部充血;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一次1块,一日3次。
-
蚕豆壳
《*辞典》:蚕豆壳: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C nD uK 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生境分布:产江苏。功能主治:利尿渗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天泡疮,黄水疮。②《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脚气,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每服三、四钱,加沙糖少许调服。
-
广东凉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uangdongLiangcha标准编号:WS3-B-0185-90处方:岗梅根38500g木蝴蝶125g淡竹叶2250g金沙藤13000g火炭母5750g王指柑7375g金樱根13250g布渣叶2250g山芝麻5375g广金钱草3375g制法:以上十味,除木蝴蝶外,其余各药分别切碎成片、段、与木蝴蝶混匀,包装成1000包;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暑,去湿生津。
-
降浊健美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zhuoJianmeiCha标准编号:WS3-B-3894-98处方:山楂90g莱菔子30g枳实30g厚朴30g菊花30g麦芽60g陈皮18g火麻仁64g老范志万应神曲30g绿茶叶200g制法:以上十味,除绿茶叶外,火麻仁粉碎成粗粉,与菜菔子、麦芽、山楂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静置,备用;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泡服,一次3~
-
千金茶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利湿和中。用法与用量:煎服,一次12g,一日1~千金茶的主要成份:藿香、香薷、厚朴、紫苏、荆芥、陈皮、半夏、苍术、贯众、枳壳、柴胡、香附、甘草、石菖蒲、茶叶、玉叶金花、薄荷、川芎、独活、桔梗。3.不适用于风热感冒,其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
清热明目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ngreMingmuCha标准编号:WS3-B-1029-91处方:决明子(炒)270g菊花10g甜叶菊20g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装袋,即得。清热明目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清热明目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平肝明目。
-
川芎茶调袋泡剂
螺纹导管直径8~检查:浸出物取本品,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水溶性浸出物的热浸法(附录47页),除保持微沸10分钟外,其他依法测定。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药以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感冒头痛效果较好,也用于经过明确诊断的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或外伤后遗症所致的头痛等。
-
生脉袋泡茶
草酸钙簇晶直径20~(2)取本品4g,加沸水50ml,保持微沸浸渍10分钟,倾取浸渍液,放冷,用正丁醇5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1小时,挥去乙醇至约7ml,加水至约10ml,用氯仿20ml提取,分取氯仿层,加等量水洗涤二次后,加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
生茂午时茶
或除五指柑、甘草、虫屎茶外,其余广藿香等二十九味粉碎成粗粉,混匀,取粗粉17g与甘草粉碎成细粉,备用;性状:本品为深棕色长方形的茶块或粗粉;用于感冒发热,腹痛呕吐,头痛头晕,湿热积滞。2次(茶块),或泡服,一次1~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艳友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ianyouCha标准编号:WS3-B-1804-94处方:白芍100g三七5g荷叶33.4g笔管草33.4g甜叶菊10g茶叶134g制法:以上六味,取白芍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保温备用。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
四君子袋泡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ijunziDaipaoji标准编号:WS3-B-2863-98处方:党参200g白术(炒)200g茯苓200g甘草(蜜炙)100g制法:以上四味,党参、白术粉碎成细粉;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类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孔稀疏。另取白术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
-
维甜美降糖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eitianmeiJiangtangCha标准编号:WS3-B-1847-94处方:麦冬10g北沙参10g玉竹10g天花粉10g山药10g银线莲5g葛根8g金丝苦楝10g茯苓8g青果肉600g山楂6g甜叶菊50g泽泻5g茶叶250g制法:以上十四味,取甜叶菊、茶叶粉碎成粗粉,备用;注青果肉制法:取盐青果,用水浸泡脱盐,蒸热剥取肉,去核,即得。
-
感冒伤风咳茶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anmaoShangfengkeCha标准编号:WS3-B-2809-97处方:桔梗20g浙贝母10g荆芥10g枇杷叶20g厚朴10g天花粉40g桑叶30g紫苏叶10g薄荷10g防风20g前胡20g甘草10g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粉,混匀,即得。功能与主治:祛风,解表,止咳。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流涕鼻塞,喷嚏喉痒。
-
三子散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纤维束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簇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木化(川楝子)。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医学正印》卷上之三子散:方名:三子散组成:真苏子(微焙)1两,白芥子(微焙)1两,韭菜子(微焙)1两。
-
三味蒺藜散
三味蒺藜散药典标准:品名:三味蒺藜散SanweiJiliSan本品系蒙古族验方。(2)取本品1g,加2mol/L盐酸10ml,加热回流4小时,放冷,滤过,滤渣先用水5ml洗涤,再用10%碳酸钠溶液2ml洗涤,最后用水洗至中性,在80~60℃)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液回收石油醚,残渣用三氯甲烷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热痛。
-
八珍袋泡茶
32μm,不规则充塞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簇晶直径18~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1~装量差异取本品10袋,除去包装,分别精密称定重量,每袋重量与标示重量相比较,装量差异限度不得超过±5?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
-
接骨木花
《*辞典》:接骨木花:出处:《国药提要》拼音名:JiēGǔM Huā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5月采收整个花序。加热后花即脱落,除去杂质,晒干。功能主治:①《国药提要》:为发汗药。②《国药的药理学》:为茶剂,用于发汗,又有利尿之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泡茶饮。
-
传统剂型
主要有汤剂、散剂、丸剂、酒剂、锭剂、胶剂、膏药、茶剂、曲剂、糕剂、露剂、棒剂、线剂、条剂、钉剂,灸熨剂,膏剂、丹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