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参黄散
处方:参三七1两,大黄4两,厚朴1两,枳实1两,桃仁3两,归尾3两,赤芍1两5钱,红花5钱,川山甲5钱,郁金1两,胡索1两,肉桂5钱,柴胡6钱,甘草4钱,青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逐瘀下降,疏通。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麦汤散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茅先生方》:方名:麦汤散组成:知母、人参、茯苓、杏仁(去白)、肉桂、石膏、滑石、甜葶苈、甘草(炙)、地骨皮各等分,麻黄(去节)加1两。主治:小儿变蒸伏热,伤寒咳嗽喷嚏,体热面赤。小儿水痘,遍身作痛,壮热烦躁,作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涩滞,喘嗽。涎盛气促,桑白皮汤下。
-
打扑伤损
打扑伤损为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又名诸伤、攧扑损伤、打仆伤损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伤筋、破损或出血、骨折、脱臼等情况,也包括一部分内脏损伤疾患。治宜以行气、散瘀、止痛、止血、舒筋、坚骨为主,随证选方加七厘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壮筋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
-
打损
打损为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一般体表轻伤,局部青紫肿痛;如有骨折,则伤处可见畸形,活动受限;治宜以行气、散瘀、止痛、止血、舒筋、坚骨为主,随证选方加七厘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壮筋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治宜手法外治;伤血及损伤内脏者,以活血化瘀为主,可服桃仁承气汤。
-
打伤
打伤为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如皮破、筋脉损伤,则出血、肿痛、或形成瘀块;治宜以行气、散瘀、止痛、止血、舒筋、坚骨为主,随证选方加七厘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壮筋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治宜手法外治;合并伤气者,服复元通气散;伤血及损伤内脏者,以活血化瘀为主,可服桃仁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