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臼骨折
概述: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2.复合骨折:后壁和后柱、横向和后壁、“T”形、前柱和后半横形、两柱骨折。骨折涉及坐骨大切迹时,术中可能伤及坐骨神经、臀上神经和臀上血管。后者如在坐骨切迹处断裂,可回缩至盆腔内而难以止血。
-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术
②后或背侧-坐骨、臼后唇;为获得更广泛显露,可翻转臀下动静脉根部,在梨状肌止点处切断,并向上翻转,显露坐骨神经及坐骨大切迹,臀下神经和动静脉。7孔,塑型力求与骨面附贴,起自坐骨结节上极,至髂骨翼后或臼顶平面。术中注意要点:1.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用不同切口和显露,妥善保护相关神经血管,避免损伤。
-
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别名: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2901概述:依据髋脱位后股骨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髋脱位分为三类:①髋关节前脱位;2.髋臼底横形骨折,股骨头复位后,移位的髋臼骨折块未能随之复位者。
-
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别名: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2901概述:依据髋脱位后股骨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髋脱位分为三类:①髋关节前脱位;2.髋臼底横形骨折,股骨头复位后,移位的髋臼骨折块未能随之复位者。
-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
②后或背侧-坐骨、臼后唇;为获得更广泛显露,可翻转臀下动静脉根部,在梨状肌止点处切断,并向上翻转,显露坐骨神经及坐骨大切迹,臀下神经和动静脉。7孔,塑型力求与骨面附贴,起自坐骨结节上极,至髂骨翼后或臼顶平面。术中注意要点:1.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用不同切口和显露,妥善保护相关神经血管,避免损伤。
-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②后或背侧-坐骨、臼后唇;为获得更广泛显露,可翻转臀下动静脉根部,在梨状肌止点处切断,并向上翻转,显露坐骨神经及坐骨大切迹,臀下神经和动静脉。7孔,塑型力求与骨面附贴,起自坐骨结节上极,至髂骨翼后或臼顶平面。术中注意要点:1.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用不同切口和显露,妥善保护相关神经血管,避免损伤。
-
髋关节中心脱位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构成髋关节的髋臼与股骨头两者形态上紧密配合,是一种典型的杵臼关节,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与强壮的肌群,因此只有强大的暴力才会引起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复位不良者,股骨头不能复位者,同侧有股骨骨折者都需要切开复位,用螺丝钉或特殊钢板作内固定。预后及预防:避免创伤。
-
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术
麻醉和体位:选用腰麻、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切开浅层与深层筋膜,顺切口上部分开臀大肌纤维,向外下直分至髂胫束的后部,将臀大肌在阔筋膜上的附着处顺切口的股段切开5cm,将钝性分开的臀大肌向上下牵开,坐骨神经及髋外旋肌即显示在手术野内;若骨折块很小,且移位进入髋臼内,则予切除。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术
麻醉和体位:选用腰麻、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切开浅层与深层筋膜,顺切口上部分开臀大肌纤维,向外下直分至髂胫束的后部,将臀大肌在阔筋膜上的附着处顺切口的股段切开5cm,将钝性分开的臀大肌向上下牵开,坐骨神经及髋外旋肌即显示在手术野内;若骨折块很小,且移位进入髋臼内,则予切除。
-
股骨头骨折
概述:单纯股骨头骨折比较少见,常为髋关节损伤的一部分,例如髋关节后脱位并发股骨头骨折。发病机制:摔跌时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膝部着地,外力沿股骨干传向股骨头,可冲破后侧关节囊向后脱位。由于致伤机转不同,其骨折类型差别甚大,并可伴有股骨颈骨折,甚至同时有髋臼骨折者(图1)。2.继发性骨关节炎。
-
髋关节脱位
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先行骨牵引1~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3)脱位的特有体征髋关节弹性固定于屈曲、内收、内旋位,足尖触及健侧足背,患肢外观变短。常合并髋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经及盆腔内脏器损伤,晚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
-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与后脱位两大类,临床常见为后脱位。并有大块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因而妨碍手法复位的新鲜脱位;陈旧性脱位还应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及股骨头病理改变等行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前脱位甚少,本节仅介绍后脱位的切开复位术。
-
档内出
在距起点约1cm处,剪断股直肌及其反折部,再将股直肌上部深层游离,注意保留股神经进入股直肌的分支,遂即将已充分游离的股直肌上部反转缝合在切口远端的筋膜上。先将大腿慢慢内收,使股骨头与闭孔或耻骨上支分离,此时用手按压股骨头并向髋臼内推动,或以骨挺子进行撬动、使股骨头复位。
-
髋臼成形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
手术名称:髋臼成形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别名:髋臼成形术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髋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髋关节松弛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4005概述:髋臼成形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用于髋关节松弛畸形的治疗,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5.4.3.3-1,3.25.4.3.3-2)。
-
髋臼成形术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
手术名称:髋臼成形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别名:髋臼成形术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髋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髋关节松弛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4005概述:髋臼成形及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术用于髋关节松弛畸形的治疗,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5.4.3.3-1,3.25.4.3.3-2)。
-
髋关节前脱位
在距起点约1cm处,剪断股直肌及其反折部,再将股直肌上部深层游离,注意保留股神经进入股直肌的分支,遂即将已充分游离的股直肌上部反转缝合在切口远端的筋膜上。先将大腿慢慢内收,使股骨头与闭孔或耻骨上支分离,此时用手按压股骨头并向髋臼内推动,或以骨挺子进行撬动、使股骨头复位。
-
梨状肌综合症
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及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引起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手术患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cm处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
-
骨盆内移切骨术
骨盆内移切骨术(chiari)手术图解⑴切骨线向内上倾斜⑵前后切骨线呈弧形⑶加压使切骨远端内移图1骨盆内移切骨术适应证1.大龄儿童(7岁以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成年人脱位。60%,使近侧端切骨面恰好成为关节囊顶部,形成新的臼顶[图1⑶],其外缘正好覆盖到股骨头外缘,用克氏针两枚固定切骨断端接触面。逐层缝合切口。
-
chiari
骨盆内移切骨术(chiari)手术图解⑴切骨线向内上倾斜⑵前后切骨线呈弧形⑶加压使切骨远端内移图1骨盆内移切骨术适应证1.大龄儿童(7岁以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成年人脱位。60%,使近侧端切骨面恰好成为关节囊顶部,形成新的臼顶[图1⑶],其外缘正好覆盖到股骨头外缘,用克氏针两枚固定切骨断端接触面。逐层缝合切口。
-
髋关节后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髋关节后脱位切开复位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8501概述:依据髋脱位后股骨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髋脱位分为三类:①髋关节前脱位;2.对合并髋臼上缘稍大骨折块的处理应十分慎重,力争复位,确实固定,保持关节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