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目瞳子
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 、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目瞳子穴研究进展:治疗胆石症所致的胆绞痛:患者仰卧或侧卧位,取双侧瞳子髂,常规消毒后,取1寸毫针斜刺,行捻转泻法,以酸胀为度,留针30min,期间每隔3min运针1min。
-
八蒸候
八蒸候是古代医家研究小儿生理性周期变易的一种说法。《幼幼新书》引五关贯有相关记载,这些说法尚待研究。一蒸肝,令目瞳子光明;五蒸肾生精志,骨髓气通流;六蒸筋脉伸,蒸后筋脉通行九窍,津液转流,儿能立;八蒸呼吸无停息,以正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故令儿呼吸有数,血脉通流五十周。
-
风痫
痫证发作由本虚蓄热,风邪乘袭,或肝经有热引起者:风痫指痫证发作由本虚蓄热,风邪乘袭,或肝经有热引起者。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抖,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无所觉知是也。”治宜用麻黄饮、茯神汤、钩藤丸、丹砂丸等。《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瘥后而肿满者,是风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