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系膜
生在躯体左右两侧的腹膜在肠的背侧和腹侧相合,分别形成背侧肠系膜和腹侧肠系膜。通往肠的血管、神经多数分布于其上,伴随肠管的分化、延长、迂曲,而肠系膜的形态也趋于复杂化。同样把卵巢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卵巢系膜,把睾丸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睾丸系膜,但后者在睾丸从腹腔内下降于阴囊后就不明显了。
-
结肠
概述:结肠(colon)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结肠局部解剖:成人结肠长约150cm,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盲肠通常被腹膜完全覆盖,活动度较大;上述细菌可以分解食物残渣,产生许多可被吸收利用的物质,如醋酸、丁酸、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等。
-
回肠
小肠壁为浆膜包裹,浆膜下为肌层。由于肠壁内的细小动脉分支彼此吻合甚少,所以肠段切断应呈扇形(即适当地多切除对系膜缘肠壁),以确保其血供充分,防止术后发生尿瘘或肠瘘。当回肠粘膜长时间地与尿液广泛接触时,则尿液内的氯离子、氢离子、铵离子和含氮物质可被吸收到血液,而出现高血氯性酸中毒和低血钾症。
-
游离空肠或结肠移植重建喉咽术
游离空肠或结肠移植重建喉咽术采用显微外科小血管吻合术,行游离空肠或结肠段移植重建喉咽及颈段食管的手术,具有不受咽及颈段食管缺损长度限制,血供丰富,取材可靠,手术一期完成的优点,有利于喉功能及吞咽功能的恢复。4.当颈部手术结束,选择好适当的受区血管后,切断肠系膜血管蒂,立即用0.1%4℃肝素生理盐水约40~
-
Brenneman综合征
病因学:病毒性感染,主要由CoxsackieB病毒或其他病毒所引起,由于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大肠区淋巴结多,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及其毒素沿血循环到达该区域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炎。辅助检查:白细胞可增加,偶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加。
-
横结肠造瘘术
手术图解⑴造定造瘘肠段,分离大网膜⑵玻璃棒固定外置肠管⑶将肠壁脂肪垂与腹膜缝合固定⑷缝合腹壁后置导管减压图1横结肠袢式造瘘术图2外置较长肠管适应证1.左侧结肠急性梗阻,暂不能根除,可作横结肠造瘘暂时减压。也可不放玻璃棒,而将外置段肠系膜靠近肠壁处切开3cm,并通过切孔将腹壁切口两侧腹膜及腹壁其他各层缝合。
-
胆囊空肠Y形吻合术
手术步骤1.切断空肠上段在空肠上段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5cm处,注意系膜血运分布,在保证切断空肠的两端血运良好情况下,分别用肠钳和十二指肠钳夹住空肠近端和远端,切断空肠及其系膜,以免肠内容物外溢[图1⑴]。吸净胆汁,细丝线连续锁边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图1⑷]。缝合横结肠及空肠系膜孔隙[图1⑻],以防发生内疝。
-
小肠损伤
概述: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内所占体积大、分布广、又缺乏坚强的保护,易受损伤,约占腹部脏器伤的1/4,在战时居腹内脏器伤之首位。偶有肠系膜动脉主干损伤,需行血管修补或吻合等重建术,应避免广泛小肠切除,酿成短肠综合征。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内出血,尤在系膜血管断裂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
胃肠线征
概述:胃肠细绳征(gastrointestinalstringsign)又名胃肠线征、绳征、绞索现象等。早期克罗恩病的肠道异常包括粗绒毛征、皱襞增厚和阿弗他溃疡。在幽门狭窄的病例中,窄的伸长的幽门管内部表现为单一的钡线口如果肠腔变窄和部分梗限出现,类癌也可导致胃肠道线样征的放射学表现。
-
胃肠细绳征
概述:胃肠细绳征(gastrointestinalstringsign)又名胃肠线征、绳征、绞索现象等。早期克罗恩病的肠道异常包括粗绒毛征、皱襞增厚和阿弗他溃疡。在幽门狭窄的病例中,窄的伸长的幽门管内部表现为单一的钡线口如果肠腔变窄和部分梗限出现,类癌也可导致胃肠道线样征的放射学表现。
-
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端吻合术
手术图解⑴钳夹肠段上、下端,准备切除⑵分两层缝合后壁⑶缝合前壁全层及浆肌层⑷缝合后腹膜结束手术图1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端吻合术适应证1.肿瘤下缘在肛门口以上超出12cm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再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根部两侧的后腹膜,向上直达脾曲,向下达直肠膀胱凹(女性达直肠子宫凹),分离腹膜后脂肪和淋巴结。
-
dixon
手术图解⑴钳夹肠段上、下端,准备切除⑵分两层缝合后壁⑶缝合前壁全层及浆肌层⑷缝合后腹膜结束手术图1乙状结肠直肠切除,端端吻合术适应证1.肿瘤下缘在肛门口以上超出12cm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再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根部两侧的后腹膜,向上直达脾曲,向下达直肠膀胱凹(女性达直肠子宫凹),分离腹膜后脂肪和淋巴结。
-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走向:①在节内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由脊髓第1~3腰节的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也经过交感干,组成腰内脏神经,至肠系膜下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消化道及盆腔脏器。
-
冠心Ⅱ号
给一组家兔静脉注射冠心Ⅱ号后30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ADP诱导血小板的60秒的聚集和最大的聚集程度较给药前均有减低,而另一组给生理盐水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程度较给水前有所增加,两组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实验观察表明冠心Ⅱ号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小白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预防及对抗作用。
-
乳腺结核
病因学:大都是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血源性播散的结果,或是由于邻近的结核病灶(肋骨、胸骨、胸膜或腋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逆行播散或直接蔓延而引起。可向皮肤穿出形成瘘管或窦道,排出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少数病人的肿块经纤维化而变成硬块,使乳房外形改变和乳头内陷,与乳腺癌不易鉴别。
-
polya
胃次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polya)手术图解⑴横结肠系膜切开孔⑵结肠后全口胃空肠吻合⑶缝合横结肠系膜切口图1胃次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polya)适应证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可以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愈,仅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时,才考虑采取手术治疗:1.溃疡病大量或反复出血者。2.瘢痕性幽门梗阻者。
-
胃次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
胃次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polya)手术图解⑴横结肠系膜切开孔⑵结肠后全口胃空肠吻合⑶缝合横结肠系膜切口图1胃次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polya)适应证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可以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愈,仅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时,才考虑采取手术治疗:1.溃疡病大量或反复出血者。2.瘢痕性幽门梗阻者。
-
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操作名称: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适应证: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主要适合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2)先将导丝送入门脉主干甚至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退出套管,沿导丝送导管入门静脉主干或脾、肠系膜上静脉后,退出导丝作压力测定,并试注少量造影剂确认导管位置后即可造影。4s内注入,摄片1张/s×8。
-
十二指肠瘀积症
十二指肠瘀积症临床少见。常于餐后2-3小时或夜间发生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和宿食,进食后站立或坐位症状明显,俯卧位或呕吐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2.发作时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3.X线钡餐检查,胃十二指肠明显扩张,幽门通畅,于十二指肠横部突然受阻,可见明显逆蠕动,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后,十二指肠潴留消失。
-
肠腔静脉分流术
肠腔静脉分流术是将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行吻合分流,以减轻门静脉高压,常用肠腔h型加桥术、肠腔侧侧吻合术等。h型架桥术系利用自体颈静脉或人造血管,将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吻合起来[图2]由于桥两端静脉压差较大,能使吻合口通畅而不易栓塞,减压效果较好,又能保持部分门静脉入肝血流,疗效较满意。
-
胆囊空肠肠袢型吻合术
胆囊空肠肠袢型吻合术手术图解图1胆囊空肠肠袢式吻合术手术步骤1.将距十二指肠悬韧带45cm处空肠,经横结肠前(或后)上提与胆囊底部接近,行胆囊空肠侧侧吻合术,吻合口至少2~缝合方法同胆囊空肠y形吻合术。2.胆囊空肠吻合口不应小于2cm,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肠内容物逆入后,难以排出,而发生胆道逆行感染。
-
醇脱氢酶
醇脱氢酶系可逆地催化醇脱氢形成醛(或酮)的酶,参与醇的发酵。EC1.1.1.1。底物专一性较广,亦作用于其他的醇。除酵母外,也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特别在发芽时活性增强)、动物肝脏、细菌等生物界。已从酵母(E.Negelein,H.J.Wulff1937)或肝脏中以结晶状态被提取出来。肝脏的酶分子量约7万3千。
-
异位胰手术
异位胰手术异位胰亦称迷走胰。异位胰是始于胚胎期的先天性解剖变异。异位胰分布于十二指肠者最多,约占27.7%,胃次之,约占25.5%,空肠约占15.0%,回肠仅占2.8%,此外,在肠系膜、大网膜、脾、胆囊、胆管、肝、横结肠、阑尾以及纵隔的畸胎瘤内,偶可发现[图1]。绝对禁止从肠壁中单纯剥出异位胰腺组织。
-
肠体腔囊
肠体腔囊亦称原肠囊(德Urdarmtasche),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原索动物从原肠壁向左右膨出的1对中胚层盲囊,后来从原肠缢落,它的内腔(肠体腔)形成真体腔,亦即此囊扩展于体壁与肠管之间,左右囊壁在正中线上愈合形成悬肠膜(以及肠系膜),附着于体壁的膜是体壁中胚层(或腹膜)。
-
原肠囊
肠体腔囊亦称原肠囊(德Urdarmtasche),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原索动物从原肠壁向左右膨出的1对中胚层盲囊,后来从原肠缢落,它的内腔(肠体腔)形成真体腔,亦即此囊扩展于体壁与肠管之间,左右囊壁在正中线上愈合形成悬肠膜(以及肠系膜),附着于体壁的膜是体壁中胚层(或腹膜)。
-
肓膜
肓膜为人体部位名。1.肓膜指心下膈上之膜。《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王冰注:“肓膜,谓五脏之间鬲中膜也。”2.肓膜指体腔之浆膜。多指肠外脂膜,即肠系膜、大网膜之类。
-
肠系膜动脉
肠系膜动脉指脊椎动物由背大动脉发出的走行在肠系膜内,分布于消化管的动脉。分成上、下两肠系膜动脉。前者主要分布于小肠左侧,后者分布于结肠、大肠、泄殖腔等处。
-
肠系膜静脉
肠系膜静脉由上肠系膜静脉(superiormesentericvein)和下肠系膜静脉(inferiormesentericvein)组成,前者主要收集小肠血液,后者主要收集大肠血液在胰脏附近与脾静脉相合形成肝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