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肝火眩晕
概述:肝火眩晕为病证名。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八味丸等方。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
-
火冲眩晕
火冲眩晕为病证名。实火上冲,脉多洪数,宜用导赤各半汤、栀子清肝散、龙胆泻肝汤、火府丹、栀连导赤散、家秘泻白散、干葛清胃散等方。阴虚火旺、虚火上冲者,脉多细数,宜用天王补心丹、家秘肝肾丸、知柏天地煎、二冬二母丸等方。肝火眩晕为病证名。盖蒂固则真水闭藏,根摇则上虚眩仆,此阴虚之运也。”治宜温阳补气。
-
眩晕·肝火上炎证
眩晕·肝火上炎证(endogenousvertigowithsyndromeofflaringupofliverfire)又称内伤肝火眩晕,是指肝火炽盛上炎,以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
-
炒青葙子
炒后寒性缓和,并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青葙子的性味归经: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炒青葙子的炮制作用:青葙子生品清肝作用强,常用于肝热目赤,肝火眩晕:如治风热上攻,眼目赤肿、头目眩晕的还睛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热毒攻眼,目赤肿痛,或兼面热口苦,烦躁易怒的青葙子丸(《太平圣惠方》)。
-
暗风
是一种与内风相似,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致风阳上亢的疾病。张杲《医说》指出暗风的主症是“头眩眼黑,不辨东西。”《医钞类编·头痛门》:“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治宜消风、清热、化痰,用羚犀汤、知柏地黄汤加竹茹、栝楼皮、黄芩,去黄柏方施治。参见风痰眩晕、肝火眩晕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