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食积泄泻
《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针灸治疗:方一: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
积结泻
积结泻病名。证见泄泻,腹中绞痛,泻后痛减,泻下臭秽。《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积结泻,腹中绞痛,平胃散加消积药。”“食积内结,发热,泄溏,消导药中加香连、干葛;参见积滞泄泻,食积泄泻条。
-
积滞泄泻
积滞泄泻病证名。因饮食积滞所致的泄泻。又称积结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治宜消食化积,祛湿和胃,用平胃散加磨积药。参见食积泄泻条。
-
加减保和丸
《症因脉治》卷四:加减保和丸:处方:麦芽、楂肉、枳实、苍术、厚朴、莱菔子、陈皮。功能主治:食积泄泻。用法用量:脾虚,加白术;热积,加川连;寒积,加炮姜;气滞,加木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