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缓风
缓风古病名。指脚气病。《济生方》论述脚气时称:“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曰缓风,宋齐之后,谓之脚气,其名虽不同,其实一也。”参见脚气条。
-
白杨皮酒
处方:白杨皮(东南面去地3尺以上,去苍皮)。制法:上切细,熬令黄赤色即止,纳不津器中,以酒浸,随皮多少,每令酒浸皮2-3寸,乃以泥封,冬月14日,春夏7日开饮。昼2夜1,随性多少,有酒气为度。功能主治:脚气偏废,及一切风,缓风手足拘挛。腹满癖坚如石,积年不损。每日服1两,行鸭溏利。
-
豆豉饮
处方:豉3升。功能主治:中缓风,四肢不收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9升,煮取3升。分为3服,日2作之;亦可酒渍煮饮之。摘录:方出《肘后》卷三,名见《采艾编翼》卷二
-
神明白膏
《肘后方》卷八:方名:神明白膏组成:当归3两,细辛3两,吴茱萸1两,芎1两,蜀椒1两,术1两,前胡1两,白芷1两,附子30枚。主治:中风恶气,头面诸病,青盲,风目,烂眦,鼻塞,耳聋,寒齿痛,痈肿疽痔,金疮癣疥,缓风冷者。目痛,取如黍米纳两眦中,以目向风,无风可以扇扇之;附注:白膏(《普济方》卷三一五)。
-
鳝鱼血
《*辞典》:鳝鱼血: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Sh nY Xu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血。归经:《本草汇言》:入足厥阴、少钥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壮阳。治口眼歪斜,耳痛,鼻衄,癣,瘘。附方:①治壮年阳道不长:石龙子、蛤蚧、生犀角、生附子、草乌头、乳香、没药、血竭、细辛、黑芝麻、五倍子、阳起石等分。
-
脚弱
脚弱①病名。即脚气。《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者,晋宋以前名曰缓风,《小品》谓之脚弱。”详脚气条。②证名。指脚膝软弱之证,包括脚气和气脚。见《中藏经·论脚弱状候不同》。参见气脚条。
-
枳茹酒
《千金》卷八:方名:枳茹酒组成:枳实(上青)。主治:急风缓风,口僻眼急。用法用量:随性饮之。制备方法:取上药刮取末,欲至心止,得茹5升,微火炒去湿气,以酒1斗渍,微火暖令得药味。
-
脚气
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