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疽瘤
疽瘤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常生有数枚,症见局部瘤体甚痒,扪之有虫体蠕动感,破溃后可见内有蛆样红虫,宜手术治疗。
-
樱桃核
《*辞典》:樱桃核: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拼音名:YīnɡT oH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干。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消疽瘤,灭瘢痕。①《滇南本草图说》:痘症色白陷顶不升浆者,为末敷之,可以升浆起长。砂锅内焙黄色,煎汤服。
-
茉莉花
《*辞典》:茉莉花:出处:《纲目》拼音名:M L Huā别名:小南强(《清异录》),柰花(《丹铅杂录》),鬘华(《群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单叶对生;5.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全缘,下面脉腋有黄色簇生毛;3厘米,被柔毛;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
-
橄榄核
《*辞典》:橄榄核:出处:《纲目》拼音名:GǎnLǎnH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生境分布:主产福建,此外,广东、广西亦产。功能主治: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④《本草再新》:治肝胃气,疝气,消疽瘤。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磨汁涂。(《杨氏家藏方》橄榄散)③治耳足冻疮:橄榄核烧研,油调涂之。
-
鸡子壳
《*辞典》:鸡子壳: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JīZǐK 别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外治痘疮入目,白秃,聤耳,下疳,囊痈。(《圣惠方》)③治眼卒生翳膜:鸡子壳(抱子者,去膜,取白壳皮研)一分,贝齿三枚(烧灰)。
-
蒲桃壳
《*辞典》:蒲桃壳: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P T oK 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单叶对生,具短柄,革质而亮,叶矩圆状披针形,长10~生境分布:喜生于近水较湿润处。②《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