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麻科
中文名胡麻科拼音名humake拉丁名Pedaliaceae描述Pedaliaceae胡麻科,双子叶植物,18属,6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胡麻属Sesamum和茶菱属Trapella2属,2种,前者为一栽培作物,种子供食用或榨油,后者为一野生植物,生于各地水圹中。草本,稀灌木;叶对生或上部的互生,无托叶;
-
麻秸
出处:《纲目》拼音名:M Jiē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附方:①治小儿盐哮:脂麻秸,瓦内烧存性,出火毒,研末。(福建《民间实用草药》)③治聤耳出脓:白麻秸,刮取一合,花胭脂一枚。为末,绵裹塞耳中。
-
麻滓
出处:《纲目》拼音名:M Zǐ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千金方》)②牢牙、乌髭:旱莲草二两,芝麻莘三两,诃子二十个(并核锉),不蛀皂角三铤,月蚕沙二两,青盐三两半,川升麻三两半。
-
芝麻壳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ZhīMɑK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烫伤。附方:①治半身不遂:芝麻壳五钱,酒煎服,出汗。(《纲目拾遗》千金不易方)②治汤火伤:芝麻壳烧存性,研细,遇火伤者,用麻油调搽,倘湿烂,干掺之。(《畅春涯经验方》)摘录:《*辞典》
-
白芝麻
白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2.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2.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3.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
-
胡麻属
中文名胡麻属拼音名humashu拉丁名Sesamum中国植物志69:63描述SesamumL.胡麻属,胡麻科,约3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其中胡麻S.indicumL.,我国各地有栽培,供食用和榨油。子房2室,每室内由1假隔膜分隔为2,每个小室具多数成1行排列、叠生的胚珠;蒴果长椭圆形,成熟时从顶部向下开裂;属下物种胡麻、芝麻
-
白脂麻
化学成份: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蛋白质22.69%、粗纤维7.57%、糖类6.30%、灰分5.25%。性味:甘,平。治脾约便难,小儿头疮。①孟诜:治虚劳,滑肠胃,行风气,通血脉,去头上浮风,润肌肉,食后生啖一合,终身勿辍。附方:治呕逆:白油麻一大合,以清酒半升,煎取三合,看冷热得所,去油麻,以酒顿服之。
-
茶菱属
中文名茶菱属拼音名chalingshu拉丁名Trapella中国植物志69:64描述TtapellaOliv.茶菱属,胡麻科,2种,产亚洲东部,我国有茶菱T.sinenstsOhl1种,产酉南部、东部至东北部。浮水草本;叶对生,浮水的三角状圆形至心形,状如菱角叶而小,有钝齿;发育雄蕊2,内藏;子房下位,2室,上室退化,下室有胚珠2颗;属下物种茶菱
-
巨胜子
概述:巨胜子为中药名,出自《品汇精要》,《神农本草经》称为巨胜,即《三元延寿书》记载的黑芝麻。别名:胡麻、巨胜、黑芝麻、乌麻子来源: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黑色种子。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
-
巨胜苗
概述:巨胜苗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胡麻叶之别名。别名:青蘘、巨胜苗、胡麻苗来源及产地: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DC.的叶。性味:甘,寒。功能主治:主治风湿痹痛,血崩,吐血。化学成分:干燥的叶含脂麻苷(Pedaliin)0.3%。药理作用:腹泻和痢疾病人用作饮料有缓和刺激作用。
-
乌麻子
概述:乌麻子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黑脂麻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经。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可达60%,油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软脂酸等的甘油脂及甾醇、芝麻素等。
-
乌麻花
《备急千金要方》·胡麻花:乌麻花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即《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记载的胡麻花的别名。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或研末蜜调服。化学成分:麻花含挥发油约0.5%,内含丁香油酚、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β-水芹烯、芳樟醇、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香桧烯、β-金合欢烯、姜黄烯等。
-
芝麻菱
概述:芝麻菱为中药名,出自《中国医学大辞典》,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麻秸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DC.的茎。功能主治:1.治小儿盐哮。内服:烧存性研末,以淡豆腐蘸食。2.治周身浮肿,胀满气喘。内服:60g,加红糖30g,炖服。药理作用:全草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富有兴奋作用。
-
巨胜
概述:巨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三元延寿书》记载的黑芝麻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平。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据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本品富含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维生素E、亚油酸等,为养生益寿的佳品。
-
麻油
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味归经:麻油味甘,性凉。麻油的化学成分:麻油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廿二酸、廿四酸等的甘油酯、植物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Sesamolin)、芝麻酚、维生素E等。本品与三氯甲烷、乙醚、石油醚或二硫化碳能任意混溶,在乙醇中微溶。
-
胡麻花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功能主治:治秃发,冻疮。③《纲目》:润大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附方:①生眉毛:七月(采)乌麻花阴干,末之,以生乌麻油渍之,二日一涂。(《千金方》)②治冻疮:白芝麻花,须于三伏时采收,浸于烧酒瓶中,勿令泄气,迨至冬天,冻疮将发时,取以涂擦患处。
-
胡麻仁
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或炒熟研细,用白开水或蜂蜜调服;对病后体虚、眩晕等症,可与女贞子、桑椹子等同用。此外,脂麻油可作软膏基础剂,在煎熬膏药时尤为必用的药品。
-
胡麻叶
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H M Y 别名:青蘘、巨胜苗(《本经》),蔓、梦神(《吴普本草》),胡麻苗(《寿亲养老新书》)。药理作用:叶含胶质,加入水中可形成粘浆剂,腹泻和痢疾病人用作饮料有缓和刺激作用。功能主治:治风寒湿痹,崩中,吐血,阴部湿痒。(《湖南药物志》)②治阴部湿痒:胡麻叶、朝阳花、朱砂。
-
麻腐
出处:《药镜》拼音名:M Fǔ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利肠胃,解热毒,滋益精髓,最利老人。②《纲目拾遗》:润肌,滑肠,解毒。
-
唾腺染色体
唾腺染色体是双翅类昆虫唾腺细胞的间期核中所看到的巨型染色体。许多双翅类以及二、三种脉翅类昆虫的食道、肠、马氏管和神经细胞中,以及在植物界的Rhinanthus(胡麻科)的胚盘细胞(chalaza-haustorialcell)、虞美人草的反足细胞等都能看到具有这样特征的染色体,因此,把这种染色体总称为巨大染色体或多线染色体。
-
角胡麻科
中文名角胡麻科拼音名jiaohumake拉丁名Martyniaceae中国植物志69:67所有属Martynia.......角胡麻属Probosidea.....长角胡麻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