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利
渴利病证名。指口渴引饮、随饮随即尿出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渴利者,随饮小便故也。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方贤主张用兰叶散施治,实际上亦可以其他治消渴方加减与治,但又以益肾、育阴为大法。参见消渴、下消条。
-
白茅根饮子
《圣惠》卷十七:白茅根饮子:处方:白茅根半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两,葛根1两,高良姜半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功能主治:热病,因服凉药过多,致胃冷呕逆。主治:因服硫黄及诸丹石,热发,关节毒气不得宣通,心肺躁热,渴利不止,及发痈疽发背者。制备方法:上锉细。
-
牛脂
《*辞典》:牛脂:出处:《纲目》拼音名:Ni Zhī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功能主治:《纲目》:治诸疮,疥癣,白秃。附方:①治渴利:生栝楼根(去皮,细切)十斤,黄牛脂(碎切,一合半,锅内慢火煎令消,滤去滓)。(《圣济总录》栝楼根煎)②治狐臭:牛脂和胡粉三合,煎令可丸,涂腋下。
-
冬瓜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之冬瓜汤:组成:冬瓜(切)八合,栝蒌一钱二分,茯苓、知母各八分,麦门冬五分,粟米二合半。摘录:《寿世新编》《辨证录》卷五方之冬瓜汤:处方:冬瓜1个(煎水10碗),白术3两,车前子5钱,肉桂2钱。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方之冬瓜汤主治温疟,寒少热多。
-
大便难
2.经外奇穴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又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便秘。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脉沉为阴,阴实者,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若胃胀,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脾实也。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大便难而脚痛,此虚寒从上向下也。”
-
栝楼根煎
处方:生栝楼根(去皮,细切)10斤,黄牛脂1合半(碎切,锅内慢火煎令消,去滓)。功能主治:渴利。用法用量:先以水3斗,煮生栝楼根至水1斗,用生绢绞,去滓取汁,纳牛脂搅令匀,再以锅中慢火煎,不住手搅,令水尽,候如膏状即止,于瓷盒中密盛。每服鸡子黄大,食后温酒调下,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