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胃
参见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醒脾为治法,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适用于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而黄,脉滑,用保和丸。是补气的基本方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之源,健脾即能加强其化源,达到补气目的。常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
干冬菜
原形态:形态详菘菜条。功能主治:滋阴,开胃,化痰,利膈。①《纲目拾遗》:开胃下气,益血生津,补虚劳,已痰嗽。②《本草再新》:治肺火咳嗽,化痰理气,治喉疼失音,益阴滋水。附方:治白火丹,此症形如水胀,肢体俱肿,皮肤色白,饱胀不食,畏见灯火:冬菜(勿落水,愈陈愈妙),煎汤洗浴,并煎服之。
-
鮠鱼
《*辞典》:鮠鱼: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W iY 别名: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经逢原》),白冀(《随息居饮食谱》)。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下膀胱水,开胃。②《日用本草》:补中益气。
-
黑水鸡
尾下覆羽两旁白色,中央黑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和山地的沼泽或小溪周围的灌木杂草或芦苇丛中有时也见于稻田或庄稼地。化学成份: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acid),脂肪(fat),甾类(steroid)。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入脾、肾、胃三经功能主治:滋补强壮;主脾胃虚弱;
-
桂花露
《*辞典》:桂花露: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Gu HuāL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理气,醒脾开胃。治龈胀,牙痛,咽干,口燥,口臭。②《纲目拾遗》:明目疏肝,止口臭。③《中国医学大辞典》:醒脾,开胃,理气,宽胸,平肝,化痰。
-
培根
烟肉Bacon,又译培根,是将猪未经腌熏等加工的猪胸肉,或其他部位的肉熏制而成。2.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食。烟肉(培根)的食疗功效培根性味咸甘平,健脾开胃。
-
榛子
榛子Filbert(Corylusmaxima)榛子为桦木科植物棒、毛榛、华棒、滇棒、川棒、的种仁,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2.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
-
腊肉
腊肉的营养价值1.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2.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食。腊肉的食疗功效腊肉性味咸甘平,健脾开胃。
-
法制槟榔片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法制槟榔片:处方:党参2两,于术1两(生),生耆1两,厚朴5钱(炙),竹茹1两,广砂6钱(研),丁香2钱,木香2钱,灯心3钱。各家论述:槟榔功能行气消积杀虫,用益气和中醒脾之药熬制,尤增开胃进食之力。
-
泡菜
泡菜的食用量:每餐30克左右泡菜的营养价值:1.泡菜中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它可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泡菜的制作:泡菜原料:白菜、萝卜、辣椒、芹菜、黄瓜、菜豆、莴笋等。秋季的辣白菜、泡萝卜块儿;冬季的各种泡菜。
-
桂木干
《*辞典》:桂木干:出处:《广东中药》Ⅱ拼音名:Gu M Gān别名:狗果(《岭南采药录》),胭脂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桑科植物桂木的果实。秋季采收,切片晒干。乔木,高达15米,秃净或幼枝略被柔毛。侧脉约7对;生境分布:多栽培。功能主治:生津止血,开胃化痰。治肺热咳血,吐血,衄血,喉痛;
-
东坡羹
概述:东坡羹以蔓菁(即芜菁,又称大头菜)、萝卜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利湿,化痰开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积滞、痰湿内阻、食少便秘者。做法:将蔓菁、萝卜洗净,刮去表皮,切成小块,用清水煮至烂熟,略加五味调料,淋上香油即成。萝卜甘凉多汁,开胃清热化痰,与大头菜相配,温凉相宜,而化湿健脾的作用可以加强。
-
姜汁
3.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汁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姜汁的食疗功效:生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有散寒,止呕的功效;《本草拾遗》记载生姜“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
开胃填精汤
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熟地1两,麦冬3钱,山茱萸3钱,北五味1钱,巴戟天1两,茯苓3钱,肉豆蔻1枚。功能主治:开胃气,进饮食,生精神。主入房纵欲,不知保涩,以致形体瘦削,面色痿黄,两足乏力,膝细腿摇,皮聚毛落,不能任劳,难起床席,盗汗淋漓,此损精而成痨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开胃进食汤
处方:六君子汤加丁香、木香、藿香、莲子、厚朴、缩砂、麦芽、神曲。功能主治:开胃进食。主不思饮食,少食不能消化,脾胃两虚之证。摘录:《金鉴》卷四十
-
鲛鱼翅
出处:《纲目》拼音名:JiāoY Ch 别名:鲛鲨翅(《医林纂要》),沙鱼翅(《纲目拾遗》),金丝菜(《本草求原》)。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功能主治:益气,开胃,补虚。①《医林纂要》:渗湿行水。③《食物宜忌》:补五脏,消鱼积。⑤《随息居饮食谱》:益虚劳。
-
白兰瓜
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以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乡的产品最为有名。是一种厚皮甜瓜,其形呈圆球状,每只重约1.5公斤。瓜肉翠绿,囊厚汁丰,脆而细嫩,含糖量高达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白兰瓜的营养成分白兰瓜不仅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还有清暑解热、解渴利尿、开胃健脾之功效。
-
石首鱼鲞
《*辞典》:石首鱼鲞: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Sh ShǒuY Xiǎnɡ别名:白鲞(《尔雅翼》),鲞鱼(《纲目》)。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经。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虚。治食积腹胀,泻痢。①《食疗本草》:消宿食,主中恶。③《随息居饮食谱》: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
-
陈醋茶
概述:陈醋茶以茶叶、陈醋为主要原料,具有开胃消食,养肝益血的功效。原料:茶叶3克,陈醋2毫升。用法:将茶叶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约5分钟,去渣留茶汤,加入陈醋,搅匀,饭前饮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四制柏术丸
《万氏家抄方》卷一:别名:二妙丸、四制丸、四制苍柏丸组成:黄柏(去皮,净)4斤(1斤酥炙13次,1斤乳汁浸13次,1斤童便浸13次,1斤米泔浸13次),无油苍术(去皮,净)1斤(川椒炒4两,破故纸炒4两,五味子炒4两,川芎炒4两)。功效:滋阴降火,开胃进食,尽除周身之湿。
-
水火丸
《痘学真传》卷七:组成:黑料豆1斗,小红枣10斤(去核)。功效:开胃益脾,滋阴解毒。用法用量:痘后代点。制备方法:同入甑内蒸极透,取出,杵和成糕,印成饼子,炙脆。
-
驴尿一物饮
方出《外台》卷八引《救急方》,名见《医方考》卷三:方名:驴尿一物饮组成:驴尿。主治:胃反。忽有一卫士云:服驴子小便极验,旦服二合,午食惟吐一半,晡时又服二合,人定时食粥吐即定。各家论述:《医方考》:火郁于中,治以辛香开胃之药。驴尿辛膻,可使开郁,然为浊阴之所降,则可以济火矣。
-
三倍丹
《鸡峰》卷二十:方名:三倍丹别名:三倍丸组成:木香1两,青皮2两,半夏4两。功效:逐阴气,快胸膈,散痰饮,开胃进食,温中下气。主治:气不升降,胸膈痞闷,痰逆呕吐,腹胁胀满;因风咳嗽,及小儿暴嗽。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姜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三倍丸(《传信适用方》卷一)。
-
消胃饮
《杂症会心录》卷下:方名:消胃饮组成:制半夏1钱,陈皮1钱5分,神曲1钱,厚朴1钱(姜炒),莱菔子1钱(炒,研),谷芽2钱(炒),砂仁8分。主治:气滞食阻,在阳明而作胀。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厚朴苦泻实满,砂仁辛快结滞,神曲消食,谷芽开胃,半夏散痞,陈皮理气,菔子宽膨,煨姜和中。
-
鸭血酒
《竹林女科》卷一:方名:鸭血酒组成:白鸭1只。功效:开胃。主治:妇人经来胃气不开,潮热,旬日不思饮食。用法用量:用铜刀取血。调热陈老酒服。
-
藕粥
《老老恒言》卷五:方名:藕粥组成:藕。功效:健脾止泄,开胃消食,散留血;久服令人心欢。主治:热渴。年老虚弱,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用法用量:切片,煮粥。
-
山楂饼
山楂饼原料配方鲜山楂5千克绵白糖5千克玫瑰酱200克山楂饼制作方法1.把山楂洗净、煮烂以后,捞在盆里捣成泥。2.将白糖加500克水与玫瑰酱放在锅中同煮,待白糖完全溶化后,把山渣浓汁倒入,边倒边搅,用慢火熬煮至十分浓稠时取出冷却。山楂饼产品特点色泽鲜红透亮,甜酸适度,柔软润滑,营养丰富,开胃化食,老幼皆宜。
-
甘薯片
概述:薯片是采用红薯切片晒干后,用油炸使其呈膨胀发泡状态。香脆颖人,适应各类消费群体。白薯,又叫地瓜,在北方随处可见,并不觉得新鲜。80克甘薯片的营养价值:1.白薯在医疗上也有很大价值。腹泻经久不愈,可热食烤白薯,起“健牌开胃补虚弱”的作用。小儿消瘦,消化不良,每日适当吃些白薯,可滋补和调养身体。
-
泡椒
3.墨西哥泡辣椒:这种泡辣椒并不是产自于墨西哥的,而是从墨西哥引种来的,现在四川雅安一带就有种植,其肉厚,呈长橄榄形,泡制后,可作开胃小菜,但它在泡椒系列菜肴中运用得并不多见。泡椒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患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病者忌食,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肺结核患者也应慎食。
-
乳黄瓜
概述:乳黄瓜是以嫩黄瓜为主料,配以黄酒、酱油、味精和甜面酱等辅料,经数次腌渍制成。乳黄瓜的别名:嫩黄瓜乳黄瓜的食用量:每次约20克乳黄瓜的营养价值:乳黄瓜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乳黄瓜的食用建议:1.血压高的人—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所以对美味的乳黄瓜还得适可而止;
-
番茄红枣汤
概述:番茄红枣汤以成熟红番茄、红枣、白砂糖、玉米粉、玫瑰蜜饯等为主要原料,具有生津消积,安神补血,健脾开胃,清热解毒的功效。做法:1.选成熟的红番茄洗净后在沸水中烫几分钟,剥去皮,切成小方丁。红枣用温水浸泡后清洗干净。2.在锅里加水1500毫升,放入红枣,上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
-
三鲜汤
概述:三鲜汤以大鸭梨、荸荠、鲜藕、白砂糖、柠檬酸等为主要原料,具有化痰止咳,开胃消食,清凉生津的功效。做法:将鸭梨、荸荠、鲜藕洗净,去皮、核,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再放入白砂糖、柠檬酸,边煮边搅拌,使糖和柠檬酸完全溶化,离火晾凉,再放入冰箱中镇凉。饮用时对入适量的冰水。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白兰瓜羹
概述:白兰瓜羹以白兰瓜、黄桂、白糖、橘子、樱桃、鸡蛋清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生津,止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火盛引起不适者。热性病患者津伤口渴者宜食。特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形色美观。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螺泥丸
处方:田螺不拘多少制法:将田螺放入洗净瓷盆中,用水养之,令吐出泥,用米筛张灰于地上,却将绵纸铺于灰上,去已养田螺,令泥水出澄清,旋去上面清水,却将泥倾于纸上,候泥干调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积热翻胃呕噎。吞以藿香汤,假其辛芳开胃而已。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经验良方》
-
返本还原
返本还原是指子午流注纳干法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同开原穴,其中本是指本日的值日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因为“原”穴是十二经出入的门户,故逢输必开原穴。阴经无原,以输代之。如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取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
-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来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trigueter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勿用。
-
金橘叶
《*辞典》:金橘叶:出处:《本草再新》拼音名:JīnJ Y 来源:为芸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弹的叶。性状:干燥叶多数呈筒状,有光泽,两面均绿色,日久渐转黄色或灰色,气香。化学成份:叶含维生素C,其含量比果实多。性味:味辛苦,性微寒,无毒。功能主治:舒肝郁肝气,开胃气,散肺气。注意:《本草再新》:多用散气。
-
使君子根
《*辞典》:使君子根: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拼音名:ShǐJūnZǐGēn别名:史君根(《分类草药性》)。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使君子条。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杀虫,开胃,健脾。煎水服,止咳嗽、呃逆。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
-
使君子叶
《*辞典》:使君子叶: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拼音名:ShǐJūnZǐY 别名:水君叶(《生草药性备要》)。化学成份:含使君子酸钾、胡芦巴碱、L-脯氨酸、L-天门冬素。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疳积,杀虫,消五疳,开胃。42例蛔虫病患者服药后,有33例排出蛔虫,未见副作用.水煎服,连服2天。
-
土燕窝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燕窝:拼音名:TǔY nWō别名:褐背金丝燕来源:雨燕目雨燕科褐背金丝燕CollocaliainopinaThayeretBangs,以吐在窝里的口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养肺阴,开胃,止血。主治肺痨咯血,体弱遗精,咳嗽痰多及小便频数。3钱,煎汤服。
-
罂粟嫩苗
《*辞典》:罂粟嫩苗:出处:《纲目》拼音名:YīnɡS N nMi o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罄粟条。化学成份:含那可汀、可待因、吗啡及罂粟碱。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纲目》:作蔬食,除热润燥,开胃厚肠。
-
太平丸酒
《寒温条辨》卷五:组成:糯米酒糟(晒干,炒黄色,为末)2两4钱,红曲(陈久者佳,炒黄黑,为末)2两4钱,六神曲(陈久者佳,炒黄黑色,为末)4两8钱,小麦麸(陈麦麸佳,去净面筋,晒干,炒黑色,为末)4两8钱,白僵蚕(白而直者,黄酒炒黄褐色,为末)8钱,全蝉蜕(去土,为末)4钱。加减:加枳壳、木通,治食滞饱闷。
-
佛手柑粥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用法用量:上药煎汤去渣,再入粳米50-100g,冰糖少许,同煮为粥。各家论述:佛手柑味辛酸,性温无毒,入肝、胃经,是理气止痛,开胃进食之佳品。对于中老年人体虚胃弱,消化力差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胃痛胁胀,嗳气吐逆,胸胞气闷,以及患有慢性胃炎时,常常吃些佛手柑粥,均有较好的效果。
-
归连石斛汤
处方:油当归5钱,小川连7分,鲜石斛3钱,炒枳壳1钱,鲜荷叶1角(拌炒),长须生谷芽4钱。功能主治:润肠祛积,开胃运气。主妊妇及体虚之人赤痢、白痢、赤白痢。摘录:《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沈樾亭验方传信》
-
桂椒锭
处方:橘皮1两5钱,天门冬1两,桂皮5钱,干姜2钱,胡椒2钱,丁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干柿100个(去核),同和捣为泥,作锭用之。功能主治:补脾开胃,消滞温中,解酒毒。主痰喘嗽,胸腹冷痛。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
黑白丸
处方:马料豆1斤,白蒺藜(去刺)1斤。制法:炒,磨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肾。主痞积。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摘录:《纲目拾遗》卷八引《百草镜》
-
红柿粥
处方:红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润心肺,止消渴,疗肺痿,清心热,开胃气,解酒热,安胃热,止口干,止吐血,补元气,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下筛取汁,和糯米泔煮粥,和蜜尤好,任食之。
-
茴香粥
处方:小茴香(炒)。功能主治:和胃。行气止痛,健脾开胃。主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注意:茴香粥属散寒止痛性药粥,对一切实热病症及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可选食。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活儿丹
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甘草1分,茯苓2钱,陈皮1分,巴戟天1钱,白芍1钱,柴胡2分,当归5分,山楂5分,神曲3分。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平肝解郁。主小儿惊、疳、吐、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加减古方五汁饮
处方:蜜柑2个(去皮、子)鲜藕120克(去节)荸荠20个(去皮)青果20个(去按)生姜1薄片(去皮)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开胃止呕。治咽肿目赤,烦渴咳嗽,纳呆欲呕者。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