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肥疳
肥疳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脾疳。详该条。
-
金银散
如破烂,烂孔痒极者,白蜜调敷。摘录:《外科全生集》《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金银散:处方:黄丹、黄柏、黄耆、黄连、大黄、轻粉、麝香。附注:金银花汤(《摄生众妙方》卷八)、金银花酒(《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又名 金银花膏见《成方切用》。《胎产心法》卷下:方名:金银散组成:蒲黄1升,水银1两。功效:杀虫。
-
石绿散
《卫生总微》卷十二:组成:石绿、白芷各等分。主治:肾疳,耳上生疮,及肥疳,头疮鼻烂,浸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先以生甘草水洗疮,拭干敷药。1日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奶疳
奶疳为病名。出《婴童百问》。脾疳为五疳之一。又名肥疳、食疳、奶疳。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治以攻积杀虫为主,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积去以后,应调理脾胃,用参苓白术散。
-
脾疳
概述:脾疳(spleengandisease)为病证名。是指以腹胀肚大,水谷不消,泄下酸臭,或嗜食异物,面色黄,身热,困倦喜卧,纳呆消瘦,兼见吐泻,或夹有蛔虫为主要表现的疳证。五疳之一。又名肥疳、食疳、奶疳。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病因病机: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辨证论治:治以攻积杀虫为主,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