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子
味甘、酸,归肺、胃经。来源:橘子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栽种后要经常松土除草,抹去基部的芽,待梢生长后要摘心。《中华本草》:润肺生津;治胸膈结气,呕逆,消渴。(引自《饮食须知》)各家论述:1.《本草求真》:橘穰与皮共属一物,而性悬殊,橘皮味辛而苦,而橘穰则变味甘而酸也;
-
蜜橘
黄岩蜜橘以其“色、香、味”三绝,饮誉海内外。3.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故橘子是预防冠心病的动脉硬化的食品,研究证实,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积在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有助于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逆转;主治胸膈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
柑橘橘皮果酱
柑橘橘皮果酱的制作方法:主料:橘子600克配料:土三七2克调料:柠檬汁15克麦芽糖300克1.用盐搓揉橘子表面,以去除腊质,再用清水洗净擦干;4.将泡水后橘皮放入滚水中煮10分钟;7.再加入麦芽糖拌煮至溶化;8.加入橘皮丝、橘肉碎用小火续煮;10.用小火慢慢煮至汁液变浓稠状即可熄火,装瓶后放凉后冷藏保存。
-
果汁红茶
概述:果汁红茶以红茶、白糖、橘子、柠蒙汁、橘汁、白兰地酒、清水、冰水、碎冰为主要原料,具有防暑降湿的功效。用法:1.铝锅置火上,加水500毫升,烧开后放入红茶,维持微沸4分钟,离火去茶留汁,晾凉后放入冰箱中冷藏。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白兰瓜羹
概述:白兰瓜羹以白兰瓜、黄桂、白糖、橘子、樱桃、鸡蛋清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生津,止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火盛引起不适者。热性病患者津伤口渴者宜食。特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形色美观。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香郁散
《验方新编》卷三:方名:香郁散组成:青皮橘子100个,香附1斤,郁金4两。主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每服连橘带药共1钱,用水煎,1服可煎2-3次。宜于冬天配制,以免霉坏。
-
浓缩橘汁
橘子可选用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浓缩橘汁的食用量:每天一杯(约200毫升)浓缩橘汁的营养价值:橘子汁中主要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C、维E、维P,胡萝卜素,生物素,钙、磷、钾等矿物质,糖等。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主治胸隔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
胡萝卜素血症
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其他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先天性缺陷或肝病等情况下,也可使血中胡萝卜素血症唯一体征为皮肤呈黄色或橙黄色,无自觉症状,但巩膜不黄染。诊断检查:患者血浆中胡萝卜素量超过正常,尿中排泄过量胡萝卜素。
-
洞庭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洞庭汤:处方:橘子500克(和皮称)甘草生姜盐各120克制法:上药四味,一处捣烂,作饼子,火上焙干,为细末。主过食生冷,脾胃气滞,胸脘痞闷,呕吐食少者。用法用量:每次6克,白汤调服。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传信适用方》卷四:洞庭汤:处方:陈皮4两,檀香半两,甘草1两。
-
金橘核
《*辞典》:金橘核:出处:《本草再新》拼音名:JīnJ H 别名:金橘子(《闽东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种子。性味:味酸辛,性平,无毒。归经:入肝、肺二经。功能主治:治目疾、喉痹,消瘰疬结核。(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附方:治睾丸垂大:金橘子二钱,碧朴草三钱,炖白酒,日服二次。
-
红绿丝
红绿丝,也叫青丝玫瑰丝是常用的汤圆、月饼、糕点等食品馅料,其加工原料为橘子皮、萝卜皮等。
-
青丝玫瑰
红绿丝,也叫青丝玫瑰丝是常用的汤圆、月饼、糕点等食品馅料,其加工原料为橘子皮、萝卜皮等。
-
炮仗筒
拼音名:P oZh nɡTǒnɡ别名:泡掌筒、空心草、猴橘子、金鸡一把锁、鬼竹子来源:忍冬科炮仗筒LeycesteriaformosaWall.var.glandulosissimaAiry-Shaw,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消炎,利湿,理气活血。主治膀胱炎,水肿,支气管哮喘,食积,腹胀,风湿痛,痔疮;外用治骨折,出血。
-
香桃
叶片长椭圆形,柄短,互生,叶面墨绿色有光泽,具芳香气味。花期夏季。果实成熟后晒干亦可作香料。使用部分为桃金娘科植物香桃的干燥叶片。拉丁名:MyrtuscommunisL.香桃的别名:香桃叶香桃的价值:叶片含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蒎烯(α-Pinene)和桉树脑(Cineole),此外还含有类黄酮(Flavonoid)和丹宁(Tannin)。
-
双果汤
概述:双果汤以苹果、梨、白砂糖、橘皮等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胃益脾、润肺止咳、生津消积、利尿的功效。原料:苹果1个,梨1个,白砂糖50克,橘皮少许,清水、冰水各适量。做法:1.将橘皮洗净切丝,将苹果和梨分别洗净,揩去水分,去皮去核,切成橘子瓣块。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消疝丹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名:消疝丹组成:白术、荔枝核(炒)、山楂、小茴香(炒,研)、槟榔、木通、猪苓、岗橘子、昆布、白茯苓、海藻、官桂、泽泻、川楝子各等分。主治:小肠疝气。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食前洗浴温服。加减:如房劳肾虚,加人参5分。
-
橘子酒
别名:橘核酒处方:橘子(炒,去皮)。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坠堕打扑,闪肭腰痛,恶血蓄瘀,痛不可屈伸。用法用量:橘核酒(《准绳·类方》卷四)。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圣济总录》
-
矾硫丸
处方:绿矾1两,倭硫黄1钱,麦粉3两,黑枣肉2两。功能主治:阳明病,瘀热在里,热不得越而成阳黄。症见但头汗出,而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腹微满者,身必发黄,黄而鲜明,如橘子色,甚则面目金黄,间或口吐黄汁,甚则心中懊憹,或热痛,溺赤黄浊,舌苔黄腻,糙而起刺,脉右滑数,左弦滞。
-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为病机。湿热内蕴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脾湿胃热互相郁蒸。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食纳不佳、恶心、厌恶油腻、体倦身重、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