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分气紫苏饮
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之分气紫苏饮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闷,呕逆不食。常服和胃进食。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丹溪心法》卷四方之分气紫苏饮:组成:枳壳、茯苓、大腹皮、陈皮、甘草、苏子、草果、白术、当归、紫苏、半夏、桑皮、五味子。
-
气收
气收为病机。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机之一。多因感受外寒或里寒过盛所致。《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故寒在皮毛腠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闭束,出现恶寒、无汗等症。
-
干喘
干喘为病症名,指气喘而无咳嗽痰涎的病症。因喘逆未见痰涎,故称为干喘。见《证治要诀·哮喘》。多由情志郁结,气机壅逆所致。《医学入门·喘》:“七情气急无声响,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治宜降气疏郁为主,用四七汤、分气紫苏饮、四磨汤、苏子降气汤或神秘汤吞养正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