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蒿芩清胆汤
概述:蒿芩清胆汤记载于《重订通俗伤寒论》,其组成为青蒿6g、淡竹茹9g、半夏5g、赤茯苓9g、黄芩9g、枳壳5g、陈皮5g、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煎)9g,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湿热郁蒸发黄者,加茵陈、栀子等以利胆退黄。对肝胆功能的影响:君药青蒿中的黄花蒿等水煎剂氯仿提取物对大白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
和解法
概述:和解法为治法,八法之一,又称和法。《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治温疫的达原饮,治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等,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2.调和肝脾法用于治疗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证。常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注意事项: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已入里,阳明热盛者,不宜用和解法,可分别选用解表法、清里法。
-
清胆安神
清胆安神为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针灸治疗常选丘墟、阳陵泉、行间、风池、神门等穴,针用泻法。清胆安神系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
-
中医内伤热病学说
(4)湿热蕴结发热证,治以清热化湿,亦用银翘散、三仁汤、蒿芩清胆汤、茵陈蒿汤等方化裁。(5)暑湿内蕴、气阴耗损发热证,治以益气养阴、清暑化湿,用王氏清暑益气汤、白虎加人参汤治之。(6)痰浊内蕴发热证,治以化痰行气清热,以顺气导痰汤、温胆汤加减。治以补益元气,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治之。
-
清泄少阳
清泄少阳为和法之一。主要用以治疗温热病邪在半表半里。针灸临床上常选用大椎、后溪、阳陵泉、足临泣等穴,针用泻法。用清热泄湿的药物以治疗湿热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症见往来寒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白腻,脉弦滑数等,常用蒿芩清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