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牙
人的尖牙·虎牙:虎牙(canineteeth)又称犬齿。乳尖牙一般在16~12岁时萌出。中药材·虎牙:出处:《名医别录》拼音名:HǔYá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牙齿。功能主治:①《名医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②《本草纲目》:杀痨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
催蛰丹
处方: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功能主治:小儿痘逾八九朝,脓浆虽不充裕,突然寒战咬牙。用法用量:和人参、丁香末,乳酒和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准绳 幼科》卷六:方名:催蛰丹组成: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制备方法:上研细。
-
五牙稀痘丹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方名:五牙稀痘丹组成:菟丝子2两,玄参2两(拌,共蒸3次),人牙、龙牙、虎牙、犬牙、犀牙(5牙封煅存性,为末,吃尽浓汁),紫竹1两,白水牛虱7个(炒),伏(木兔)虫7个(炒),干丝瓜(煅存性)7钱,桑虫7个(炒)。用法用量:每服5岁以上5分,以下2-3分,灯心汤送下。制备方法:白蜜调匀。
-
鸟不踏
概述:鸟不踏为中药名,出自《江西草药》,为《本草图经》记载的虎刺之别名。别名:刺虎、绣花针、老鼠刺、鸟不踏、虎牙刺、两面针、蛇不过。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功在祛风利湿,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肺痈,痰饮咳嗽,水肿,黄疸,痞块,小儿疳积,痛经,闭经,荨麻疹,跌打损伤。
-
虎牙散
处方:虎牙(炙)1两,干姜1两,附子(炮)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防风1两,桂心1两,王不留行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痈肿发背。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每日3次。注意:忌海藻、菘菜。摘录:《外台》卷二十四引《范汪方》
-
缠竹黄
别名:蔓龙胆、虎牙草来源:龙胆科缠竹黄Tripterospermumcordifolium(Marq.)H.Smi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肝肺火。主治咳嗽,急惊风,肝热目赤,口苦,黄疸,筋骨热痛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萁
拼音名:ZǐQ 别名: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来源: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japonicaThunb.的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细毛(老虎台衣)。春秋采根状茎,洗净晒干;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痢疾,崩漏,白带;幼叶上的绵毛,外用治创伤出血。
-
治虎汤
《辨证录》卷十三:方名:治虎汤组成:当归3两,地榆1两,生地3两,黄耆3钱,三七根末1两,麦冬3两。主治:人为虎牙爪所伤。用法用量:水10碗,煎数碗。服完必安然而卧,明日伤处大痒,又服1剂,又卧,如是5日,疮口生合而愈。
-
犬齿
犬齿为解剖名称。又称虎牙。即今之单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