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是指利用理论方法与计算技术,模拟或仿真分子运动的微观行为,广泛的应用于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材料科学领域,小至单个化学分子,大至复杂生物体系或材料体系都可以是它用来研究的对象。
-
质量摩尔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是指溶质B的物质的量nR与溶剂A的质量mA之比。单位为mol kg-1,符号为mB。对于极稀的水溶液来说,其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的数值几乎相等。质量摩尔浓度常用于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的计算。若溶液在加热过程中溶剂与溶质均无损失,则在20℃时配制的溶液加热至80℃时,其质量摩尔浓度并无变化。
-
预产期
预产期(expecteddateofdelivery)是指按照经验方法计算的孕妇分娩的大概日期。计算方法为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这一天的月份数加9或减3,日数加7(农历加14)。
-
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issuecultureinfectio-nsdose)简写为TCID50。也可简化为TCD50。对一定的一系列病毒进行的细胞培养接种,然后计算出现细胞变性效果的培养皿数。计算方法和EID50一样也是以里得-明奇(Reed-Muench)法进行。1950年在确定组织培养法的同时也确定了利用TCID50的定量法。
-
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也称体重指数,是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计算见式(19):
-
主动脉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二尖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二尖瓣手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门诊病案管理人员月均负担门诊患者病历数
定义:门诊病案管理人员月均负担门诊患者病历数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名门诊病案管理人员每月平均负担的门诊患者病历数。说明:1.门诊病案管理人员是指专职从事门诊病案资料整理、装订、归档、复印、借阅、编码、统计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的人员。3.实际工作总月数等于每名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月数的总和。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 24 小时发生率
定义: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误差
误差(error)也称测量误差(measurementerror;errorofmeasurement)是指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误差(error)是指测定值与真值或预期数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及故障的区别在于:误差是由于使用近似计算方法和近似值(例如舍入值、截断值)以及误差累积等引起的精确度的损失;
-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
定义: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ICU患者预计病死率
定义:通过患者疾病危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来预测的可能病死率。患者死亡危险性(R)的公式:In(R/1-R)=-3.517+(APACHEⅡ评分×0.146)+0.603(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者)+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按国际标准)。ICU患者预计病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总和与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值。
-
光强度
光是一种辐射能,故各种光源所发出的光能都有一定的强度。现在所用的以电源发光的光源,其光强度的计算单位仍以烛光为标准,称作国际烛光。在习惯上我们称瓦特。自然光照明中,其光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拍摄高度时,光强度都将发生变化。
-
蛋白质生物价
蛋白质生物价(biologicalvalue;BV)是指蛋白质储留量占吸收量的百分比。计算见式(6):其中储留氮及吸收氮的计算见式(7)、式(8):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7)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
-
4h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
4h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4-hourenergy-equivalentfrequency-weightedacceleration,ahw(4))是指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在频率计权和固定接振时间的原则下,计算加速度有效值。
-
黑球温度
黑球温度(blackglobetemperature)包括了周围的气温、热辐射等综合因素,间接地表示了人体对周围环境所感受辐射热的状况。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平均辐射温度。
-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patterncoefficientofphysicalwork)在相同体力强度下,不同劳动方式引起的生理反应的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搬”的方式系数为1,“扛”的方式系数为0.40,“推/拉”的方式系数为0.05。
-
PAL
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activitylevel;PAL)是指总能量消耗(TEE)与基础能量消耗(BEE)的比值,用以表示身体活动强度。计算见式(2):
-
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crudeprotein)是指食物中通过含氮量测定推算出来的蛋白质。计算见式(3):
-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pparentproteindigestibility)是指不考虑粪代谢氮时,机体对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程度。计算见式(4):
-
蛋白质真消化率
蛋白质真消化率(trueproteindigestibility)是指在考虑粪代谢氮时,蛋白质吸收量占摄人量的百分比。计算见式(5):
-
身体活动水平
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activitylevel;PAL)是指总能量消耗(TEE)与基础能量消耗(BEE)的比值,用以表示身体活动强度。计算见式(2):
-
相对代谢率
相对代谢率(relativemetabolicrate;RMR)是表示能量代谢的一种相对值。计算见式(1):
-
样品稳定性
样品稳定性(samplestability)是指采样后,样品中的待测物保持不变的时间,以待测物在样品中的下降率≤10%的天数为稳定时间。下降率按式(1)计算:
-
蛋白质功效比值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efficiencyratio;PER)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实验动物每摄入1g蛋白质体重增加量(g)。计算见式(10):
-
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模式(aminoacidpattern)又称氨基酸相对比值,是指以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和它的比值。
-
氨基酸相对比值
氨基酸模式(aminoacidpattern)又称氨基酸相对比值,是指以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和它的比值。
-
氨基酸分
氨基酸分(aminoacidscore;AAS)是指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第一限制氨基酸量(mg/g)与参考蛋白质每克氮相应氨基酸量(mg/g)之比。计算见式(11):
-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digestibility-correctedaminoacidscore;PDCAAS)是指氨基酸评分与蛋白质真消化率的乘积。计算见式(12):PDCAAS=氨基酸评分×蛋白质白质真消化率………(12)
-
PDCAAS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digestibility-correctedaminoacidscore;PDCAAS)是指氨基酸评分与蛋白质真消化率的乘积。计算见式(12):PDCAAS=氨基酸评分×蛋白质白质真消化率………(12)
-
烟酸当量
烟酸当量(niacinequivalent;NE)是指膳食摄入烟酸与在体内由色氨酸转化生成的烟酸之和。计算见式(13):烟酸当量(mg)=烟酸(mg)+1/60色氨酸(mg)…………(13)
-
NE
烟酸当量(niacinequivalent;NE)是指膳食摄入烟酸与在体内由色氨酸转化生成的烟酸之和。计算见式(13):烟酸当量(mg)=烟酸(mg)+1/60色氨酸(mg)…………(13)
-
视黄醇活性当量
视黄醇活性当量(retinolactivityequivalents;RAE)是指膳食摄入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活性之和。计算见式(14):视黄醇活性当量(RAE/μg)=膳食或补充剂来源的全反式视黄醇(μg)+1/2补充剂纯品全反式β-胡萝卜素(μg)+1/12膳食全反式β-胡萝卜素(μg)+1/24其他膳食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μg)…
-
RAE
视黄醇活性当量(retinolactivityequivalents;RAE)是指膳食摄入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活性之和。计算见式(14):视黄醇活性当量(RAE/μg)=膳食或补充剂来源的全反式视黄醇(μg)+1/2补充剂纯品全反式β-胡萝卜素(μg)+1/12膳食全反式β-胡萝卜素(μg)+1/24其他膳食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μg)…
-
α-生育酚当量
α-生育酚当量(α-tocopherolequivalent;α-TE)是膳食中具有维生素E生物活性物质的总量,以毫克α-生育酚当量(mgα-TE)表示。计算见式(15):α-TE(mg)=1×α-生育酚(mg)+0.5×β-生育酚(mg)+0.1×γ-生育酚(mg)+0.02×δ-生育酚(mg)+0.3×α-三烯生育酚(mg)…
-
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率(breastfeedingrate)是指100名小于4个月的婴儿中,接受母乳喂养的人数。计算见式(16):
-
上臂肌围
上臂肌围(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围减去3.14倍三头肌皮褶厚度。计算见式(17):AMC=BC-3.14×TSF…(17)式中:AMC——上臂肌围,单位为毫米(mm);BC——上臂围,单位为毫米(mm);
-
NPU
蛋白质净利用率(netproteinutilization;NPU)是指蛋白质真消化率与蛋白质生物价的乘积。计算见式(9):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真消化率×蛋白质生物价…………(9)
-
RMR
静息代谢率:RMR是restingmetabolicrate(静息代谢率)的缩写。RMR)是指机体进食后3h~4h,没有骨骼肌活动的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能量代谢。以kj(kcal)/m2h表示。相对代谢率(relativemetabolicrate;计算见式(1):
-
家庭食物消耗量调查
家庭食物消耗量调查(householdfoodconsumptionsurvey)是指调查一户人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耗各种食物量以计算家庭成员的营养素摄入状况。
-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净利用率(netproteinutilization;NPU)是指蛋白质真消化率与蛋白质生物价的乘积。计算见式(9):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真消化率×蛋白质生物价…………(9)
-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24-hourrecallmethod)是指通过询问调查对象过去24h实际的膳食摄入状况,对其食物摄人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24h回顾法中的24h通常是指从调查时间点开始向前推24h。
-
平衡试验
平衡试验(balancetest)是指定量测定机体对营养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是否达到平衡的一种试验。计算见式(20):B=I-(U+F)……(20)式中:I——摄入量;U——尿中排出量;F——粪便中排出量。
-
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测量(bonedensitometry)是指利用双能量X线吸收(dualenergyx-raysorptiometry,DEXS)、定量CT或其他技术来计算患者的骨密度或骨矿物质的含量。
-
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standardweight)是指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身高条件下符合健康概念的体重值。计算见式(18):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18)
-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midexpiratoryflow)是指从用力肺活量曲线上,计算获得用呼出肺活量25%~75%的平均流量。记作MMEF或MM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阻塞,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等。
-
最大呼气中段时间
最大呼气中段时间是指从用力肺活量曲线上计算,获得用力呼出肺活量25%~75%所需的时间。记作MET。最大呼气中段时间与肺容量和年龄改变的关系较小,也是判断气道阻塞的一项指标。
-
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
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的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是指按照肿瘤消融计划,实际完成消融治疗的病灶总数占同期计划完成消融治疗的病灶总数的比例。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计算公式: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的意义: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能够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水平。
-
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
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的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是指肿瘤引起的临床症状经消融治疗后24小时内得到明显缓解,如疼痛降低2个级别以上)的例次数占同期有症状的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
-
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
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的定义:肿瘤局部病灶有效控制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1个月内,增强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完全消融。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计算公式: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的意义: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能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的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