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眼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话解》肉刺记载:“此证生在脚趾,形如鸡眼故俗名鸡眼,根留肉里顶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鸡眼的治疗:方药治疗:鸡眼治宜外敷鸡眼膏或千金散,或采用修脚术治疗。出针后用碘酒消毒,以无菌纱布包敷,一般火针后1~好发于足底、跖部、小趾外沿,趾背等易摩擦、挤压处,但不限于受压部位。
-
肉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话解》肉刺记载:“此证生在脚趾,形如鸡眼故俗名鸡眼,根留肉里顶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肉刺的治疗:方药治疗:鸡眼治宜外敷鸡眼膏或千金散,或采用修脚术治疗。(2)金毛狗脊30g、地肤子30g煎水泡脚,每次热泡30min,1次/d,10天为一疗程。出针后用碘酒消毒,以无菌纱布包敷,一般火针后1~
-
近节趾骨头颈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近节趾骨头颈部切除术分类:骨科/足部手术/锤状趾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6914概述:锤状趾是指足趾的近侧趾间关节屈曲畸形。该手术同时切除近侧趾间关节背侧增厚的皮肤、鸡眼和切除部分被牵伸松弛的趾伸肌腱及关节囊,也有助于畸形的矫正。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畸形未矫正或复发,宜在术中和术后注意防止。
-
半夏粉
《外治方》处方半夏适量。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法治疗鸡眼30余例,未见复发。用法用量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7天,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即可痊愈。
-
鸡眼膏
药品说明书:作用与用途:有溶解皮肤角质的作用,用于治疗鸡眼。用法:贴于鸡眼处,三天后患处软化感觉微痛时,换药一次,去掉白色软化层。规格:0.2g*6片/盒。《疡医大全》卷二十七:组成:鲜白果外面绿皮不拘多少。制备方法:捶碎,桐油熬枯去滓,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加雄黄少许搅匀,收贮。
-
山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椒草:拼音名:ShānJiāoCǎo别名:塌地草、卜罗草来源:荨麻科山椒草Pellioniaminima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丘陵阴湿地或岩石上。跌打损伤;各家论述:1.《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关节扭伤:山椒草、蛇葡萄根等量,用酒糟或酒拌和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
乌梅膏
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方之乌梅膏主治久咳,久治投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活幼心书》卷下方之乌梅膏:方名:乌梅膏组成:人参(去芦)半两,檀香(锉,晒)半两,薄荷叶半两,乌梅肉(薄切,用屋瓦慢火焙干)1两,干葛1两,缩砂仁1两,百药煎1两,粉草1两。
-
金莲稳步膏
《便览》卷四:金莲稳步膏:处方:地骨皮、红花。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于鸡眼痛处敷之,或成疮亦敷之,次日结痂好。摘录:《便览》卷四《医统》卷八十三:方名:金莲稳步膏组成:黄连、黄柏、黄丹、荆芥穗各等分。主治:妇人脚趾缝坏痛。用法用量:掺患处,布扎缚,自然平稳不痛。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切灸
切灸是一种外科小手术与灸法综合运用的一种灸法。切:切割;灸:艾灸。适用于治疗“疣”与“鸡眼”等疾患。操作前,先用温水浸泡患部15~20分钟,使病灶角质层软化,然后取小眉刀或医用手术刀将角化部分切除(或在局麻下切除),最后在创面上放消毒纱布一层,用艾条熏灸15分钟。
-
足背、足趾疤痕挛缩畸形
足部烧伤常见于足背部。常发生趾间关节背面,趾端蹠面受摩擦而疼痛,有时出现胼胝或鸡眼。若足背及踝部同时有大片疤痕挛缩时,则畸形更为严重,可发生踝关节背屈或足内外翻等畸形,正常足弓形态消失,足蹠部不能着地,影响站立及行走。疗效评价1.治愈:踝关节能维持功能位,基本无功能障碍,趾关节背屈矫正,能穿鞋行走。
-
河豚目
《*辞典》:河豚目:出处:《本经逢原》拼音名:H T nM 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眼睛。功能主治:抉河豚目,拌轻粉,埋地中化水,拔脚上鸡眼疮,可以脱根。摘录:《*辞典》
-
太极膏
《同寿录》卷尾:别名:鸡蛋膏组成:柳枝10两,桑枝、槐枝、桃枝、李枝、梅枝、杏枝各等分,约共2斤,鸡蛋40枚(黄白调匀),葱3斤(切2-3寸长,葱头同根杵扁),真好铅粉120两(研极细,用绢罗筛),真麻油10斤。功效:提脓拔毒,敛疮收功。主治:大小肿毒、疮疖初起,热疖、鸡眼更效。
-
柳酸乌梅膏
处方:乌梅30g,水杨酸2g。制法:取食盐10g,用开水50毫升,溶化后,将乌梅放入,浸泡1日,去核,放入乳钵加食醋15毫升,捣烂,最后,加水杨酸混合即成。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冰片粉
《外治方》处方冰片少许。功能主治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每日1~2次,每次约半分钟,一个疗程5~7天。愈后局部无瘢痕。
-
鸡眼糊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鸡眼、肼胝。用量用法:外用。成分:水杨酸150g,磺胺嘧啶50g,乳酸50g,冰片10g,朱砂25g,乙醇。
-
紫玉簪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名:紫玉簪膏组成:五倍子1两,紫玉簪叶20片,乳香3两,没药3两,河豚眼睛30个,血竭2钱,儿茶2钱,真脂麻油半两,东丹4两。主治:鸡眼。制备方法:先将药同油熬枯,再入乳、没、茶、竭,化尽滤清,复入锅内熬滚,徐徐下丹,老嫩得宜。
-
脚针膏
处方:阿魏莪术各9克三棱6克麝香1.5克鸡肫皮7个(阴干)鳝鱼血150毫升大黄120克荸荠(连皮阴干)24个制法:用麻油500克,先熬群药去滓,入阿魏熬枯,再下鳝血,滴水成珠,入炒黄丹120克,徐徐投搅成膏,冷定下麝末。功能主治:治鸡眼。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七
-
肉刺散
处方:明矾7克鸦胆子15克硫酸铜3克制法:将明矾和硫酸铜置铁锅内炒成白色块状,研粉。再将鸦胆子去皮研粉,二者均匀混合成散,以冷开水调成糊状。功能主治:软坚腐蚀。治鸡眼、胼胝。摘录:《中医外科学》
-
轮叶景天
拼音名:L nY JǐnɡTiān别名:楼台还阳、酱子草、三角还阳来源:景天科 叶景天Sedumverticillatum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湖北。功能主治:治劳伤;外用治鸡眼。用法用量:全草泡酒服;外用叶去表皮敷足趾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水晶膏
《金鉴》卷六十三:别名:点痣膏组成:矿子石灰(水化开,取末)5钱。主治:黑痣;不可太过,恐伤好肉。制备方法:上用浓碱水多半茶钟,浸于石灰末内,以碱水高石灰2指为度,再以糯米50粒,撤于灰上,如碱水渗下,陆续添之,泡1日1夜,冬天2日1夜,将米取出,捣烂成膏。附注:点痣膏(《外科证治全书》卷一)。
-
烧蚀疗法
烧蚀疗法为治法。指用具有腐蚀性的药物点敷或点滴在病变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皮肤上的疣、痣、瘤、鸡眼等的方法。
-
丁香末
处方:丁香末、肉桂末等量。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法敷贴鸡眼100例,一次贴敷治愈的占63%,2~3次贴敷治愈的占37%。用法用量:温水调成稠膏敷贴患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摘录:《外治方》
-
急性子洗剂
处方:石菖蒲9g,艾叶15g,生川乌9g,独活15g,急性子9g,麻黄9g,桂枝9g,羌活9g,透骨草9g。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