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产后乳无汁
概述:产后乳无汁为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属缺乳范畴。辨证论治:气血亏虚者乳房无胀痛感,唇色淡白,面白,食少体倦。肝郁气滞者乳房胀满而痛,甚则身热,胸闷不舒,宜疏肝解郁通乳,用《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汤(当归、川芎、山甲珠、王不留行、白芍、桔梗、甘草、通草、漏芦、青皮、柴胡)。
-
鹿肉臛
处方:鹿肉(洗,切)4两。功能主治:产后乳无汁。用法用量:上用水3碗,以五味煮肉作臛,任意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
牛肉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方之牛肉羹:组成:牛鼻肉(洗净,切小片)。主治:产后乳无汁。《医疗保健汤茶谱》之牛肉羹:牛肉羹以牛肉为主要原料,具有补中催乳的功效,适用于虚损羸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者。做法:将牛肉洗净,切成小片,入水中煮烂熟,撇去浮沫,淋上香油,撒入五味调料即成。
-
鱼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方名:鱼灰散组成:鲤鱼头5枚(锉碎,瓦上烧灰)。主治:产后乳无汁。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早晨、午时、夜卧以温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乳无汁
乳无汁病名。指产后无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乳无汁候: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即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也。”治疗参见缺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