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突
在包膜(envelope)表面有病毒膜蛋白质规则地排列着,似如形成某种形态学的单位,称此为刺突。但是也还没有象壳微粒(capsomere)那样的作为已经搞清楚了的构造物赋以应有的定义,实际上可明确显示刺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也并不多。
-
肠杆菌噬菌体ΦX174
概述: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由环状单链+DNA和一个蛋白质衣壳构成的小20面体病毒,属于微小噬菌体科微小噬菌体属。ΦX174基因组小,成熟噬菌体结构简单,是研究DNA复制、基因表达、DNA-蛋白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形态建成的很好系统。蛋白C端的疏水区在所有微小噬菌体中都保守,它可能参与DNA的包装。
-
ΦX174
概述: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由环状单链+DNA和一个蛋白质衣壳构成的小20面体病毒,属于微小噬菌体科微小噬菌体属。ΦX174基因组小,成熟噬菌体结构简单,是研究DNA复制、基因表达、DNA-蛋白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形态建成的很好系统。蛋白C端的疏水区在所有微小噬菌体中都保守,它可能参与DNA的包装。
-
流行性感冒病毒
类脂层是脂质双层结构,它来自宿主细胞膜或核膜,其中镶嵌的两种糖蛋白向外突出脂质双层形成刺突,构成了流感病毒囊膜的第三层一糖蛋白层。这些抗体有两类:一是抗病毒血凝素抗体,能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细胞,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另一类是抗神经氨酸酶抗体,能少细胞排毒和病毒扩散。
-
桑蠹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桑蠹虫:拼音名:SānɡD Ch nɡ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桑蠹虫Apriona(Cerambyx)rugicollisChevr.,以蛀孔内幼虫入药。主治闭经,崩漏,赤白带下,乳汁不下,小儿痘疮不出,惊风搐搦,跌伤瘀血,腰脊痛,心腹气血坚满疼痛。
-
天牛
别名:天水牛、八角儿来源及产地:天牛科昆虫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或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等的全虫。1.治跌扑瘀血,经闭,崩漏,带下,乳汁不下,隐疹不发,痈疽不溃。研末,0.9~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黑跗眼天牛的生活习性:湖南、福建一年发生一代,贵州、江西两年发生一代。
-
呼肠孤病毒科
在不同的病毒属中,病毒的形态有变化。呼肠孤病毒科成员的核酸是10、11或12个节段的线状双链RNA,每个RNA节段的分子量在0.2-3.0×106之间,总分子量12-20×106。呼肠孤病毒基因组非翻译区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呼肠孤病毒具有型特异性和组特异性抗原,不同属的病毒成员没有抗原亲缘关系,一些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作用。
-
CPV
中文名称:质型多角体病毒属英文名称:Cypovirus;能形成包涵体。病毒粒子含双股RNA,线性,有10个节段,总相对分子质量为19.3~5个多肽,分子量为30×103道尔顿~毒粒中的转录酶不需蛋白水解酶类处理,便可激活。粒子中还有核苷酸磷酸水解酶、戴帽酶、外切酶,并有能凝集鸡、绵羊和小鼠红细胞的凝集素。
-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1型
多角体形态常见的为六面体和二十面体,偶尔也有不规则的形态,大小很不均一,一般二十面体的大小为0.9-2.7μ,六面体多角体一般比二十面体者要大。球形病毒粒子随机地被包埋于这些晶格中,对晶格构造没有影响。相对而讲,质型多角体比较难溶解,往往剩下一个多孔的蜂窝状的基质,而没有留下像核型多角体那样的膜;
-
BmCPV-1
多角体形态常见的为六面体和二十面体,偶尔也有不规则的形态,大小很不均一,一般二十面体的大小为0.9-2.7μ,六面体多角体一般比二十面体者要大。球形病毒粒子随机地被包埋于这些晶格中,对晶格构造没有影响。相对而讲,质型多角体比较难溶解,往往剩下一个多孔的蜂窝状的基质,而没有留下像核型多角体那样的膜;
-
斐济病毒属
双链RNA的3’端具有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大多数基因片段为单顺反子,有些片段具有2个ORF。侵染植物的病毒复制发生在韧皮部相关细胞的细胞质中,伴随有病毒基质产生,感染过程中有直径约90nm的管状结构积累,有时管状结构并不完全封闭,可形成卷筒状。马唐矮化病毒发生在南美靠北部国家、大洋州和中国台湾;
-
水稻病毒属
双链RNA的3`端既无polyA,也无类似tRNA的结构,RNA片段具有高度保守的末端核苷酸序列。S3、S8和S9编码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S8编码一个多聚蛋白,该蛋白可自我裂解成至少2个多肽,其中一个多肽是主要结构蛋白。水稻病毒属病毒存在于寄主植物的韧皮部薄壁细胞和筛管中,引起细胞增生和肥大,在叶片或叶鞘上产生耳突。
-
真菌呼肠孤病毒属
病毒基因组是11或12个节段的双链RNA,本属成员都感染真菌。病毒粒子无囊膜,具双层壳,20面体对称球形,直径约80nm,病毒核心直径约50nm。病毒各节段RNA编码蛋白的功能已推测。RnMYRV-3是从一株白根腐真菌Rosellinianecatrix的菌丝体中发现,病毒能使真菌毒性降低,可能成为生物防治野生型真菌伤害的有用生物。
-
环状病毒属
对蓝舌病毒而言,10个节段的分子大小在3954到822bp之间,整个基因组的分子大小为19.2kb。它的10个节段分为3个大节段(3.9-2.8kb),3个中节段(2.0-1.8kb)和4个小节段。在环状病毒属的其它成员中,存在不同的分子大小节段和组别。在一个特定的病毒中,不同的分离株或血清型,其基因组RNA的组成和大小也有一些差别。
-
蓝舌病毒
BTV有24个血清型。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口、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蓝舌病毒由昆虫媒介库蠓属的异翅库蠓传播,蓝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蓝舌病的发生、流行与库蠓等昆虫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晚夏与早秋多发。目前普遍采用鸡胚弱毒冻干苗预防本病。继发感染可用适当的抗生素或磺胺药治疗。
-
BTV
BTV有24个血清型。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口、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蓝舌病毒由昆虫媒介库蠓属的异翅库蠓传播,蓝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蓝舌病的发生、流行与库蠓等昆虫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晚夏与早秋多发。目前普遍采用鸡胚弱毒冻干苗预防本病。继发感染可用适当的抗生素或磺胺药治疗。
-
轮状病毒属
197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Bishop首次发现,通过电镜观察,在急性腹泻患儿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标本中,看到上皮细胞内存在大量球形病毒颗粒。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估计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泻都是由该病毒引起。 ^^状病毒为球形、无囊膜、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70-75nm,由双层壳膜构成。
-
RV
197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Bishop首次发现,通过电镜观察,在急性腹泻患儿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标本中,看到上皮细胞内存在大量球形病毒颗粒。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估计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泻都是由该病毒引起。 ^^状病毒为球形、无囊膜、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70-75nm,由双层壳膜构成。
-
甲型轮状病毒
中文名称:甲型轮状病毒英文名称:RotavirusA;RV-A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轮状病毒属甲型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疫苗:在病毒性胃肠炎中,人轮状病毒(Rotavirus)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幼童至少有850000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居多。轮状病毒圆形。病毒表面含有双层外壳。内、外壳之间因有条幅状连结,形似车轮,故称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为RNA病毒,遗传物质为双股,且分为11节。根据基因组序列分析和血清学分型的结果,轮状病毒被分为六种(A-F),每一种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型。大多数感染人类的轮状病
-
RV-A
中文名称:甲型轮状病毒英文名称:RotavirusA;RV-A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轮状病毒属甲型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疫苗:在病毒性胃肠炎中,人轮状病毒(Rotavirus)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幼童至少有850000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居多。轮状病毒圆形。病毒表面含有双层外壳。内、外壳之间因有条幅状连结,形似车轮,故称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为RNA病毒,遗传物质为双股,且分为11节。根据基因组序列分析和血清学分型的结果,轮状病毒被分为六种(A-F),每一种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型。大多数感染人类的轮状病
-
轮状病毒A
中文名称:甲型轮状病毒英文名称:RotavirusA;RV-A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轮状病毒属甲型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疫苗:在病毒性胃肠炎中,人轮状病毒(Rotavirus)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幼童至少有850000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居多。轮状病毒圆形。病毒表面含有双层外壳。内、外壳之间因有条幅状连结,形似车轮,故称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为RNA病毒,遗传物质为双股,且分为11节。根据基因组序列分析和血清学分型的结果,轮状病毒被分为六种(A-F),每一种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型。大多数感染人类的轮状病
-
东南亚12RNA病毒属
病毒基因组为12个RNA节段,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感染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以媒介昆虫蚊传播给脊椎动物。在实验室,病毒可在成年鼠中复制,感染3天后,在鼠血中可检测到病毒。它可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髓液中分离出,说明该病毒与神经疾病相关。
-
植物呼肠孤病毒属
植物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包含12个双链RNA节段,根据它们在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率,依次被称为S1-S12,其中RDV除S12编码3种非结构蛋白外,其它RNA节段仅编码合成一种多肽,分别为复制酶(P1)、结构蛋白(P2、P5)、核心蛋白(P3、P7)非结构蛋白(P4、P6、P9、P10、P11)和外壳蛋白(P8)。水稻瘤矮病毒在泰国和中国有报道。
-
水稻矮缩病毒
RDV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植物呼肠孤病毒属水稻矮缩病毒GeneBank编号:S1:D90198水稻矮缩病毒基本特性:病毒特征及寄主范围:病原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RDV)为等轴粒体,直径70nm,具有32个衣壳蛋白亚单位,为双键RNA病毒。发病症状:植株普遍矮化,局部有细小的褪绿斑点。
-
昆虫非包涵体病毒属
中文名称:昆虫非包涵体病毒属英文名称:Idnoreo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呼肠孤病毒科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昆虫非包涵体病毒属昆虫非包涵体病毒属成员:种型异名昆虫非包涵体病毒1型(Idnoreovirus1)美丽姬蜂非包涵体病毒1型(DiadromuspulchellusIdnoreovirus1)昆虫非包涵体病毒2型(Idnoreovirus2)镶颚姬蜂非包涵体病毒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1957年,Chanock从1名患支气管肺炎婴儿和1名患支气管炎婴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与CCA抗原性相同的病毒,由于该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故1961年定名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
HRSV
1957年,Chanock从1名患支气管肺炎婴儿和1名患支气管炎婴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与CCA抗原性相同的病毒,由于该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故1961年定名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
纤细病毒属
RNA2正链编码23kDa蛋白,负链编码94kDa蛋白;水稻条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环状、杆状或8字形的内含体,内含体在高倍放大时通常呈沙粒样结构,有些类似于结晶状,在感病细胞中一般难以辨认单个丝状病毒粒子,但可观察到被膜包裹的细颗粒区域,可能是由病毒聚集体组成。玉米条纹病毒由菲岛蜡蝉传播。
-
肌尾噬菌体科
肌尾噬菌体科病毒颗粒是由头、尾和固着器组成,延长头部约111×78nm,由152个壳粒组成。尾部为113×16nm,具有一个尾领、一个茎板、6个刺突和6个长尾丝。基因组分子量约175×106,占粒子重量的48%,含有羟甲基胞嘧啶取代胸腺嘧啶。
-
三柱骨
三柱骨为人体部位名,指背脊天柱骨(第七颈椎)以下的第二胸椎的刺突部分。《简明医彀》:“肩胛际会处为三柱骨。”
-
海星皮炎
由于海星外表的棘刺刺入皮肤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产生的疼痛及体内释放出的毒素作用,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的全身中毒症状。治疗方案:被刺后要仔细检查皮损内有无残留的棘刺突,必要时用手术方法取出。有结节性肉芽肿出现可用醋酸去炎松或泼尼松龙、曲安奈德A局部皮损内注射,每周1—2次可逐渐消退,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切除。
-
褐毛橐吾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emaotuowu英文名:HERBALIGULARIAEACHYROTRICHAE标准编号:WS3-BC-0122-95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褐毛橐吾Ligulariaachyrotricha(Diels)Ling或大黄橐吾L.du-ciformis(C.windl.)Hand.7月采集全草,洗净,晒干。茎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或斜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密集气孔、非腺毛及毛痕。
-
鸡冠菜
拼音名:JīGuānCài别名:凤尾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鸡冠菜的藻体。四分孢子体平而光滑。有的藻体非常粗糙并具疣状突起或短的刺突。这种形状的藻体大部分具有囊果或精子囊,有时亦具褐色的斑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在潮间带的岩礁上。性味:咸;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软坚。主肺热咳嗽;
-
土马鬃
出处:《嘉佑本草》载:“土马鬃;拼音名:TǔMǎZōnɡ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的植物体。雌株较高大,顶生孢蒴,蒴柄长10cm,红棕色,雌苞叶长而窄,中肋及顶。大肠经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阴虚骨蒸;
-
副流感病毒抗体
概述:副流感病毒(parainluenzavirus,PIV)是主要引起婴幼儿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其结构为单负链RNA病毒,有囊膜,囊膜上有两种刺突,即HN蛋白和F蛋白。(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单份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0。
-
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3)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用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感染Vero细胞,当病变呈++++时收获,经100g/L去氧胆胆酸胆酸钠处理,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即为ELISA抗原,用同批正常细胞同法制备正常细胞抗原。(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
-
anti-RSV
(3)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用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感染Vero细胞,当病变呈++++时收获,经100g/L去氧胆胆酸胆酸钠处理,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即为ELISA抗原,用同批正常细胞同法制备正常细胞抗原。(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
-
正呼肠孤病毒属
病毒侵染的整个过程涉及吸附、侵入、粒子脱壳、mRNA不对称转录和翻译、子代亚病毒颗粒的装配、及随着粒子装配mRNA转录和翻译的进一步循环。病毒粒子在细胞质中积累,当感染细胞裂解时病毒粒子释放。正呼肠孤病毒的10个基因节段编码11种蛋白质,其中8个为结构蛋白,3种非结构蛋白。
-
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
病毒感染细胞中产生颗粒状浮雕片,其中含有病毒样颗粒,这些结构类似于环状病毒产生的包涵体。在细胞死亡和裂解前没有发现病毒释放。克罗拉多病毒已从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分离到,从其媒介蜱中也分离到。人和啮齿动物毒血症的延长是由于病毒粒子位于红细胞中,从而使其免除了免疫清除。
-
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
病毒感染的水生动物包罗鱼类和蛤类。在鱼培养细胞中,病毒能引起多核体产生。病毒粒子直径约75nm,其中核心直径50nm。病毒基因组由11个节段组成,其中3个为大节段,3个中节段,5个小节段。病毒结构蛋白有7个,其中VP1为130kDa,位于内核心;
-
质型多角体病毒属
中文名称:质型多角体病毒属英文名称:Cypovirus;能形成包涵体。病毒粒子含双股RNA,线性,有10个节段,总相对分子质量为19.3~5个多肽,分子量为30×103道尔顿~毒粒中的转录酶不需蛋白水解酶类处理,便可激活。粒子中还有核苷酸磷酸水解酶、戴帽酶、外切酶,并有能凝集鸡、绵羊和小鼠红细胞的凝集素。
-
海胆刺伤
这种肉芽肿结节可能是海胆刺伤皮肤后,发脆易断的棘刺的尖端残留在皮肤内,数月之后形成异物肉芽肿。(4)中毒症状由于海胆体内的毒液或神经毒素注入人体,除引起局部皮肤损伤外,有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面瘫,甚至出现全身瘫痪而死亡。
-
大砂仁
拼音名:DàShāRén别名:土砂仁、牛牯缩砂、波罗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疣果豆蔻的果实。小苞片简状,长2-2.5cm,褐色,一侧开裂至近基部;唇瓣倒卵形,长2.5-3cm,杏黄色,中脉有紫色脉纹及紫斑,先端2裂,边缘坡波状;下皮为1列薄壁细胞,含黄色色素。外胚乳细胞多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方晶。止呕安胎。
-
多蒴曲尾藓
拼音名:DuōShuòQǔWěiXiǎn别名:大曲尾藓来源:药材基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叶密生,长披针形,叶尖细长镰刀状弯曲,叶缘上部具细齿,中肋细,长达叶尖,背部具刺突。雌雄异株。孢蒴长卵形,弓形弯曲,平列或倾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上。主肺热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
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是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其结构包括:衣壳粒(cap-somere)构成病毒粒子的最小单位,是由1~6个相同多肽分子折叠缠绕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因子的破坏、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病毒的抗原性等重要作用。囊膜(envelope)又称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