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滋水清肝饮
处方:熟地当归身白芍枣仁山萸肉茯苓山药柴胡山栀丹皮泽泻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热疏肝。治阴虚肝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弦或细软。临床应用:胃痛:吴维师内患胃脘痛,叫号几绝,体中忽热忽止,觉有气逆左胁上,呕吐酸水,饮食俱出。予脉之弦数,重按则濡,盖火郁肝血燥耳。
-
齿衄·阴虚火旺证
定义:齿衄·阴虚火旺证(gumbleeding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duetoyindeficiency)是指以阴精亏损,虚火上炎,以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齿衄证候。滋水清肝饮重在补养肝肾,滋阴降火;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证治要诀·诸血门》。
-
善怒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临床以肝实气滞较为常见,其证以善怒、胁肋或胁腹痛胀(或痞满)为主,宜用柴胡疏肝散、四磨汤、香甘散或小柴胡汤加香附、川楝子;肝燥血虚,稍有刺激即动怒者,宜养血柔肝、用滋水清肝饮,解怒平肝汤、加味归芍汤等方;参见怒伤条。
-
痞块
《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一云“痰”),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杂病广要·积聚》:“大抵积块者,皆因一物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盘,按之坚硬也。周之干谓:“痞块,肝积也。肝经湿热之气,聚而成也。”③指癥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