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广明
广明指属阳的部位,以身之前后而言,则前为广明;以身之上下而言,则上半身为广明。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
伤寒阴证
伤寒阴证为病证名。包括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本经多血少气。《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因位于太阴与厥阴之间,起着转输内外的枢纽作用,故有“少阴为枢”之说。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故云“两阴交尽”(《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
面
面①即脸,头的前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人体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面部有所反映。望面部是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素问·阴阳离合论》:“圣人面南而立,前为广明,后为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