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筋翻
筋翻病证名。指因暴力致使伤筋发生翻转之症。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见该条。
-
筋断
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筋断即伤筋。病因病机:因外伤致使筋发生断裂。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分类: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治疗: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用舒筋散,并可针灸、按摩、拔火罐、外用海桐皮汤洗之。
-
补筋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补筋丸:处方:五加皮蛇床子好沉香丁香川牛膝白云苓白莲蕊肉苁蓉菟丝子当归(酒洗)熟地黄牡丹皮宣木瓜各30克怀山药24克人参广木香各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9克。主跌仆伤筋,血脉壅滞,青紫肿痛者。主治:跌仆踒闪,筋翻筋挛,筋胀筋粗,筋聚骨错,血脉壅滞,宣肿青紫疼痛。
-
海桐皮汤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海桐皮汤:处方:海桐皮铁线透骨草明净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4.5克(酒洗)川椒9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白芷甘草防风各2.4克制法:共为粗末,装白布袋内,扎口。主治:妇人血风攻注,四肢无力劳倦,头目昏眩,背项拘急,骨节痠痛。如伤风冷,头疼壮热,加葱白煎,并2服,出汗愈。
-
混元膏
处方:羚羊血5钱,没药5钱,漏芦3钱,红花3钱,大黄2钱,麝香3钱,升麻3钱,白及5钱,生栀子2钱,甘草2钱,明雄黄5钱,白敛3钱。制法:上为细末,用高醋熬成膏。功能主治:消青紫肿痛。主打扑损伤,骨碎筋翻,瘀血凝聚疼痛者。摘录:《金鉴》卷八十八
-
伤筋
伤筋为病名。即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用舒筋散,并可针灸、按摩、拔火罐、外用海桐皮汤洗之。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
后山骨伤
概述:后山骨伤为病名。治疗:初起昏迷时,治宜宣窍开闭,内服八厘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清醒后,宜接骨散瘀,服八厘散、正骨紫金丹,仍有抽搐者,宜平肝息风,兼服天麻钩藤饮;头晕,恶心,呕吐者,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服柴胡细辛汤、玉枢丹。后期恢复时,益气养阴,用补中益气汤、杞菊地黄汤、八珍汤等。
-
摸法
摸法推拿手法名。指手触摸肢体穴位用于诊断和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法、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本法适用于全身各关节、骨骼、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