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蹄
概述:马蹄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日用本草》记载的荸荠之别名。别名:乌芋、地栗、马蹄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荸荠Eleocharistuberosa(Roxb.)Roem.etSchult.的球茎。性味归经:甘,寒。2.治黄疸,热淋,膈气,痞积,血痢,便血,血崩,高血压病。3.取汁滴目或澄粉配眼药点目,治目赤热痛及障翳。
-
腓骨肌腱转位术
手术名称:腓骨肌腱转位术分类:小儿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手术/马蹄外翻足的手术ICD编码:83.75概述:腓骨肌腱转位术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马蹄外翻足的手术治疗。麻痹性马蹄外翻足,通常胫前肌与胫后肌无力,腓骨长、短肌有力,同时小腿三头肌有力并挛缩。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的肌腱表面做第2个纵形切口,长约5cm。
-
荸荠属
中文名荸荠属拼音名jijishu拉丁名Heleocharis中国植物志11:45描述EleocharisR.Br.荸荠属,莎草科,约150种,分布于全球,我国约有25种,全国均产之,常见于湿地上或水田中,其中荸荠(马蹄)E.dulcis(Burm.f.)Trin.exHenschel为栽培作物之一,球茎供食用或提取淀粉,名叫马蹄粉,华东和华南极常栽培,以桂林产的最有名。
-
马蹄屑汤
别名:马蹄汤处方:白马蹄5两,赤石脂5两,禹余粮4两,乌贼骨4两,龙骨4两,牡蛎各4两,附子3两,干地黄3两,当归3两,甘草2两,白僵蚕1两。功能主治:白漏不绝。妇人经血不定。本方改为散剂,名“白马蹄散”(见《圣惠》),又名“马蹄屑散”(见《圣济总录》)。摘录:《千金》卷四
-
跟腱开放延长术
手术名称:跟腱开放延长术别名:改良White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马蹄足的手术ICD编码:83.85概述:跟腱开放延长术用于马蹄足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邻近跟骨的止点处切断肌腱的前2/3,对足部适当加力使踝关节背屈,然后在跟腱远端切断位置的近侧5~
-
改良White
手术名称:跟腱开放延长术别名:改良White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马蹄足的手术ICD编码:83.85概述:跟腱开放延长术用于马蹄足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邻近跟骨的止点处切断肌腱的前2/3,对足部适当加力使踝关节背屈,然后在跟腱远端切断位置的近侧5~
-
胫前肌腱劈开转位术
splittransferofanteriortibialmuscletendon分类:小儿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手术/马蹄内翻足的手术ICD编码:83.75概述:胫前肌腱劈开转位术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引起的马蹄内翻足以踝关节的马蹄畸形、足跟内翻及前足在中跗关节内翻和旋后为特征(图12.39.1.3-0-1)。
-
胫前肌腱劈开移位术
splittransferofanteriortibialmuscletendon分类:小儿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手术/马蹄内翻足的手术ICD编码:83.75概述:胫前肌腱劈开转位术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引起的马蹄内翻足以踝关节的马蹄畸形、足跟内翻及前足在中跗关节内翻和旋后为特征(图12.39.1.3-0-1)。
-
趾长𧿹长屈肌腱前移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和恢复背屈
手术名称:趾长 长屈肌腱前移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和恢复背屈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马蹄足的手术ICD编码:83.71适应症:趾长 长屈肌腱前移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和恢复背屈适用于:1.马蹄畸形复发。2.背屈肌对踝关节的主动控制能力差。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
Vulpius、Compere法
手术名称:Vulpius、Compere法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马蹄足的手术/腓肠肌延长术ICD编码:83.85概述:腓肠肌延长术Vulpius、Compere法用于马蹄足的手术治疗。术后处理:Vulpius、Compere法术后应用自腹股沟至趾的长腿石膏固定,膝完全伸直位,踝关节中立位或轻度背屈,6周拆除石膏。
-
经皮跟腱延长术
手术名称:经皮跟腱延长术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马蹄足的手术ICD编码:83.85概述:经皮跟腱延长术用于马蹄足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后处理:经皮跟腱延长术术后长腿石膏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背屈中立位固定3周,更换小腿石膏,继续固定3周。
-
白马蹄散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白马蹄散:别名:马蹄散(《千金翼方》卷二十)。功能主治:打伤,腹中瘀血;用法用量:温酒服3克,日三夜一。摘录:《圣惠》卷六十七《圣济总录》卷一五二:组成:白马蹄(炙黄)1两半,龟甲(醋炙)2两,鳖甲(醋炙,去裙襕)2两,牡蛎(煅)3分。主治:带下久不愈。制备方法:上为散。
-
角膜异物取出术
角膜异物取出术适应证1.角膜表面异物。然后再用含盐水棉签轻擦出异物(图2)。2条角巩膜预置缝线,翻开角膜瓣,暴露异物,用异物镊或无齿晶体镊夹出异物,关闭切口,术后点1%阿托品眼液,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单眼包扎(图6)。3.进入前房的异物取出后需每天换药,滴抗生素液、眼膏及散瞳,有缝线者于10天后拆除缝线。
-
赤马蹄散
处方:赤马蹄屑3分(炒令黄焦),白僵蚕3分(微炒),羚羊角屑3分,麝香1钱(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同研令匀。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
马蹄灰方
处方:马蹄1两(烧存性,研)。功能主治:牡痔(匿虫)虫。用法用量:以猪脂调和,涂绵上,纳下部中,日3-5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
腓肠肌内外侧头剥离加神经肌支切断术
手术名称:腓肠肌内外侧头剥离加神经肌支切断术分类:骨科/痉挛性瘫痪手术/痉挛性足下垂的手术治疗ICD编码:04.03概述:腓肠肌内外侧头剥离加神经肌支切断术用于痉挛性足下垂的治疗。手术步骤:1.切口于腘窝后侧做纵向S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术中注意要点:1.术中防止损伤腘窝部血管及腓总神经。
-
中国胭脂鱼
第二椎体的腹肋与第四椎体的腹肋相愈合。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腹部平直。口小,下位,呈马蹄型;基部延长至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条10~中国胭脂鱼幼鱼经常群集于水流比较静止的乱石之间。一般6龄达性成熟,2月中旬上朔至长江上游产卵,秋天回到长江干流越冬。生长迅速,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
-
沟繁缕属
中文名沟繁缕属拼音名goufanlvshu拉丁名Elatine中国植物志50(2):135描述ElatineL.沟繁缕属,沟繁缕科,约15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3种,产各地水田中。纤细、水生草本;雄蕊2-4;子房球形,3室;蒴果膜质,3瓣裂;种子圆柱形,直或弯曲,有棱和小窝点。属下物种长梗沟繁缕、马蹄沟繁缕、三蕊沟繁缕
-
天竺葵属
中文名天竺葵属拼音名tianzhukuishu拉丁名Pelargonium中国植物志43(1):83描述PelargoniumLHerit.天竺葵属,牻牛儿苗科,约2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主产地为非洲南部,我国引入栽培的约7种,各大城市均有栽培供观赏用。属下物种大花天竺葵、盾叶天竺葵、家天竺葵、马蹄纹天竺葵、蔓性天竺葵、天竺葵、银边天竺葵
-
空青决明膏
处方:空青(研极细)1两,决明子(马蹄者,炒)1分,干姜(炮)1分,玉竹3分,黄芩(去黑心)3分,白蜜(好者)1升,细辛(去苗叶)半两,车前子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功能主治:青盲内障,翳晕,无问冷热风泪等,但瞳子不破者。用法用量:以铜箸点眼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
山紫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紫菀:别名:硬紫菀、土紫菀、蹄叶紫菀、马蹄紫菀来源:菊科橐吾属植物蹄叶橐吾LigulariafischeriTurcz.的根部。秋季挖根,除去泥土杂质,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支气管炎,咳喘,肺结核,咯血。
-
瓮菜癀
出处:福建拼音名:W nɡC iHu nɡ别名:马蹄癀草。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瓮菜癀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生叶互生,排列稀疏,顶端叶片较小,向下渐大,叶柄亦渐长。生境分布:生长于原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附方:①治疔疮:瓮菜癀和红糖、冷饭及蜗牛七粒,捣烂敷患处,或单用鲜草捣烂外敷。
-
牛角(角思)丸
《妇科玉尽》卷四:组成:发灰1两,阿胶2两,代赭石,干姜3两,生地4两,马蹄壳(烧)1个,牛角(角思)(酥炙)5两。《圣济总录》卷一五三:组成:牛角(角思)灰1两半,赤石脂1两半,白龙骨3两,艾叶3分,桑耳(炙)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阿胶(炙燥)1两,干姜(炮)1两。主治:妇人经血暴伤,兼带下久不止。
-
舌骨
舌骨为一软骨,状如马蹄,系于舌根,筋脉相连。司舌之活动,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
-
嗍骨散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嗍骨散组成:马蹄金、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藤钩、铁马鞭、酒坛根、马蹄香、天灯心、山苏木、赤牛膝、地茄根、紫金藤、李子根、臭木待根、乌苞子根、穿山蜈蚣。主治:嗍骨马(疒其)。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
-
多孔菌目
多孔菌目是层菌纲的1目,又称非褶菌目。其他种类的子实体有珊瑚状、猴头状、喇叭状、马蹄状、贝壳状、架状等。子实层里主要是担子,另外,还有囊状体、刚毛、菌丝柱等不孕器官,因种而异。绝大部分种类生于腐木上,一小部分种类生于腐殖质或土壤上;本目是一个大而异型的目,所包括真菌种类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趋向比较复杂。
-
犁头尖属
中文名犁头尖属拼音名litoujianshu拉丁名Typhonium中国植物志13(2):101描述TyphoniumSchott犁头尖属,天南星科,35种,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一带,我国有13种,南北均产,其中独角莲T.giganteumEngler块茎能祛风逐寒、镇痉;)Decne块茎外用能解毒消肿、散结、止血。雄花有雄蕊1-3,雌花:子房1室,有胚珠1-2颗,基生;
-
丫蕊花属
中文名丫蕊花属拼音名yaruihuashu拉丁名Ypsilandra中国植物志14:15描述YpsilandraFranch.丫蕊花属,百合科,5种,产缅甸及我国西南部和南部,我国有丫蕊花Y.thibeticaFranch.和云南丫蕊花Y.yunnanensisHand.-Mazz.等4种。花被钟状,宿存,花被片6,分离;子房3裂,3室,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延长,柱头小头状;
-
马疔
马疔为病名。《疡医准绳》卷五:“起堆核数枚,但小些为马疔,又名马铃。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暖涂,又用紫金皮、紫金藤、红内消、马蹄香、马蹄藤煎酒服。”内服视有否全身症状而辨证论治。外治可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暖涂为佳。
-
马蹄汤
处方:马蹄(下者烧灰)、猫儿毛(烧灰)、男子头垢(烧灰)。制法:上和匀。功能主治:定痛除根。主断根皲。用法用量:先以黎根及茎,樟木叶汤洗令净洁、清油调涂,用绢绵护定,休着水。摘录:《普济方》卷三○○
-
马皮
《*辞典》:马皮: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MǎP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摘录:《*辞典》
-
神效八珍散
《诚书》卷六:方名:神效八珍散组成:牛黄、珍珠(乳炙)、象牙(烧灰)、血竭、儿茶、冰片、人中白、红绒(烧灰)、枯矾、马蹄(烧灰)各等分。主治:诸口疳。用法用量:敷患处。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散血消核汤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散血消核汤组成:紫金皮、大蓟根、山苏木、溪枫根、山乌豆、鸡屎子、赤牛膝、马蹄金、马蹄藤、铁马鞭、白马骨、马蹄香、穿山蜈蚣。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
-
天马散
《疹科正传》:组成:蚕退壳(头、二蚕者妙,烧存性)1钱,雄黄1钱,马桶碱(煅)1钱,马蹄壳(烧灰)1钱,冰片1钱,西牛黄1分。主治:口糜,牙疳。用法用量:敷上。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马铃
马铃为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马疔。《疡医准绳》卷五:“起堆核数枚,但小些为马疔,又名马铃。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暖涂,又用紫金皮、紫金藤、红内消、马蹄香、马蹄藤煎酒服。”
-
马蹄漏
马蹄漏为病名,即肛漏漏管的走行类似马蹄状者,亦称马蹄铁形漏。外口通常位于肛门左、右侧,因管道纡回方向不同,又有前马蹄漏与后马蹄漏之别,为复杂性肛漏的一种。
-
大附子丸
处方:大附子2两,禹余粮2两,白马蹄2两,鹿茸2两,乌贼鱼骨1两,龙骨1两,当归1两半。功能主治:血崩日夜不绝,将欲困笃。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摘录:《鸡峰》卷十七
-
九金六马散
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花根、马蹄金、紫金皮、金凉伞根、金脑香、山乌豆、鸡屎子、毛里金钗、水滚子根、穿山蜈蚣。功能主治:马面、马腿、马挪,痈疽肿疡,乳痈、胁痈,便毒,头风,风核。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
-
蠲骶散
处方:溪枫根、白田柯、赤牛膝、白马骨、拨雪根、马蹄金、金脑香、马蹄藤、马蹄香、地马梢(根)、穿山蜈蚣。功能主治:杀着马(疒其)。摘录:《准绳·疡医》卷五《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蠲骶散组成:溪枫根、白田柯、赤牛膝、白马骨、拨雪根、马蹄金、金脑香、马蹄藤、马蹄香、地马梢(根)、穿山蜈蚣。
-
马蹄膏
处方:白马蹄(煅存性)功能主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上药为末。预取马齿苋杵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球核荚蒾
别名:六股筋、兴山绣球、水马蹄、鸡壳精、淮角筋来源:忍冬科球核荚蒾ViburnumpropinquumHemsl.,以叶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止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鲜品捣烂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蜘蛛七
别名:珍珠七、马蹄、七星、七里香、地花椒、拔地麻来源:败酱科蜘蛛七ValerianafaurieiBriq.,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功能主治:根:主治气痛,心痛,腹痛,神经衰弱。全草:捣烂外敷,治无名肿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马蹄参属
中文名马蹄参属拼音名maticanshu拉丁名Diplopanax中国植物志54:135属下物种马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