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脑溢血
针灸治疗:急性期以风池、风府、承浆、人中、十宣等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留针。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五分,用雀啄法(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斜刺(与皮肤呈45°角)三阴交,深1.0~分别直刺极泉、尺泽及委中,深1.0~金津、玉液以三棱针点刺。腰椎穿刺检查可发现颅压增高,脑脊液呈均匀的血性。
-
海泉
概述:海泉为经外奇穴名(hǎiquánEX-HN11)。主治舌缓不收,重舌肿胀,舌缓不收,喉闭(喉痹),哮喘,呕吐,呃逆,腹泻,消渴等。海泉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海泉穴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分布有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和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
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为治法。指用具有清解暑热、补气生津作用的方药治疗暑热耗伤津气病证的治法。暑天症见高热不退,口渴,烦躁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该方着力于益气生津,兼清暑邪。针灸临床常采用针泻合谷、大椎、内庭等穴以清暑热;烦渴甚者,加刺金津、玉液以止渴。
-
木舌乳蛾
木舌乳蛾为病证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为因心经热毒,或因酒后温床厚被,以致热气攻于心经,故生单蛾及舌胀而紫,吐出风痰,急用三棱针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及刺乳蛾俱被出血痰。”内治宜清心解毒、凉血消肿。方可选用牛黄清心丸、犀角地黄汤等加减。若病人能够咽药,即以黄连一味,煎浓汁细细呷之。
-
舌下痈
《喉科指掌》卷五:“舌下痈,此乃脾肾积热故发症于舌下,然舌下有金津、玉液二穴,通于肾经,肾水枯竭,生于此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擦冰硼散。因舌痈颜色、部位、病状等不同,又有舌红痈、舌上痈,卷舌痈等不同名称。
-
羊舌
见陆乐山《养生镜》。舌体歪斜的证候。病因病机:多为风邪伤及心肺所致。症状:其症舌斜左边,眼亦斜左边;针灸治疗:宜针刺金津、玉液、肩井、肺俞、少商、中冲等穴。食材·羊舌:某些市场卖的舌头立即可食,但生的、烟熏的或粗盐腌的舌头常买到,煮后不论热用冷食、加不加调味料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