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望苔色
望苔色即望舌苔之颜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及黑苔四种。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
-
正常舌象
望舌质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诊察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判断疾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望苔质即望舌苔的质地,包括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为厚苔,多属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阻滞。
-
舌苔
舌苔也称舌垢。外感六淫之邪或七情内伤、食积停饮均可导致舌苔发生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及黑苔四种。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望苔质为望舌苔的质地,包括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为厚苔,多属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阻滞。
-
舌垢
舌垢即舌苔。外感六淫之邪或七情内伤、食积停饮均可导致舌苔发生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及黑苔四种。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望苔质为望舌苔的质地,包括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为厚苔,多属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阻滞。
-
舌诊
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察看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和望苔质两个方面。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