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湿困脾阳
湿困脾阳与脾虚湿困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上稍有差异。湿困脾阳,是因外湿影响脾阳的运化,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可以恢复。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症见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泄、头重如裹、身重或肿、舌肿苔腻,脉濡缓,治宜温中化湿。方如胃苓汤。
-
湿阻中焦
湿阻中焦指湿邪困阻脾胃,中焦即脾胃。常见的有湿困脾阳、脾虚湿困。湿阻中焦即湿邪阻滞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症见头重、怠倦、脘闷、腹胀、纳呆、口粘渴、喜热饮、小便短赤,舌苔厚白或腻,脉缓等。治宜健脾利湿。
-
脾气不舒
脾气不舒病证名。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造成者。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