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药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
药对
其目的在于获得比单用一种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配伍存神,用之中的,应手取愈,妙不可言。前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配伍应用后产生的不同效应与反应,归纳于“七情和合”中,其中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有利的,临床提倡使用,而相反,相恶是不利的,临床避免使用,或作为配合禁忌,原则上是不能应用的。
-
反
治法之一:反(fǎn)为治法之一。《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如人参反藜芦。参见十八反:十八反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人中满则唇反。”系惊风八候之一。
-
十九畏
十九畏(nineteenincompatibilities)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是指古代中药文献记载以十九畏歌诀为基础的中药相畏配伍禁忌。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
相恶为制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中“相恶”内容在炮制中的延伸应用。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如麸炒枳实可缓和其破气作用;米泔水制苍术,可缓和苍术的燥性。李香药物加热减弱辛散之性,如煨木香无走散之性,惟觉香燥而守能实大肠,止泻痢。
-
中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是运用药理学方法阐明的中药防病治病的作用原理。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产地、采收时间、中药贮藏、中药炮制、中药药性、中药配伍(复方)等因素关系密切。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祖国医药学理沦,有助于阐明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促进中药学的发展,有助于新药源的开发。
-
十八反
十八反(eighteenclashes)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相反。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玄参系《本草纲目》增入,所以实有十九种药)。
-
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十八反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2.破血药类: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干漆、瞿麦、乳香菇、三棱、鬼箭羽、通草、红花、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