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芹
《中医大辞典》·水芹:水芹为中药名,出自《千金翼方·本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血,降压,解毒。水蓼素及水蓼素-7-甲醚有降压作用。叶皱缩,展平后,基生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叶柄长7-15cm,质脆易碎。暴热烦渴;
-
水芹菜
《中医大辞典》·水芹菜:水芹菜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即《千金翼方·本草》记载的水芹的别名。另含酞酸二乙酯、水蓼素及其7-甲醚、多种氨基酸及β-谷甾醇等。临床上以芹菜水煎可治疗乳糜尿。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
-
水芹属
中文名水芹属拼音名shuiqinshu拉丁名Oenanthe中国植物志55(2):199描述OenantheL.水芹属,伞形科,约35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有10余种,主产西南部至中部,其中水芹O.javanica(Bl.)DC.为常见栽培之蔬菜,喜生于湿地。总苞片缺或仅1片;花瓣倒卵形,先端窄狭,反折,小伞形花序外缘花的花瓣通常较大,为辐射瓣;
-
安息茴香
概述:孜然是维吾尔语,指的是安息茴香,原产于中亚,伊朗一带,我国新疆引进栽培。2.孜然具醒脑通脉,降火平肝等功效,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对消化不良,胃寒疼痛、肾虚便频均有疗效;总苞片3-6,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白色,顶端有长芒状的刺,有时3深裂,反折;果实中还含挥发油2%-5%;寒疝附痛;
-
五色梅
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中医大辞典》·五色梅:五色梅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地上部分还含马缨丹酸、齐墩果酸、五色梅酸、毛蕊花苷、对羟基苯甲酸等。茎枝常有下弯钩刺。用于感冒高烧,久热不退,颈淋巴结核,风湿骨痛,胃痛,跌打损伤。4.《广西中草药》:全草:退热,杀虫止痒,消疮疡。
-
孜然
概述:孜然是维吾尔语,指的是安息茴香,原产于中亚,伊朗一带,我国新疆引进栽培。2.孜然具醒脑通脉,降火平肝等功效,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对消化不良,胃寒疼痛、肾虚便频均有疗效;总苞片3-6,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白色,顶端有长芒状的刺,有时3深裂,反折;果实中还含挥发油2%-5%;寒疝附痛;
-
芹菜
芹菜的营养成分:芹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8.1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纤维2.2克、钙592毫克、铁31.5毫克、胡萝卜素0.41毫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紊C22毫克。芹菜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
-
蒲芹
芹菜的营养成分:芹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8.1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纤维2.2克、钙592毫克、铁31.5毫克、胡萝卜素0.41毫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紊C22毫克。芹菜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
-
乌麻花
《备急千金要方》·胡麻花:乌麻花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即《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记载的胡麻花的别名。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或研末蜜调服。化学成分:麻花含挥发油约0.5%,内含丁香油酚、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β-水芹烯、芳樟醇、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香桧烯、β-金合欢烯、姜黄烯等。
-
金石中毒
又称丹石中毒,是指因服食含铅、汞等重金属药过量、过久所致的中毒病。金石中毒的病因病机:因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而导致的中毒。
-
如意花
概述:如意花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五色梅之别名。性味:苦,寒,有小毒。化学成分:叶含马缨丹烯(Lantadene)A及B、马缨丹诺酸(Lantanolicacid)、马缨丹酮(Lancamarone)、生物碱、鞣质、挥发油等。地上部分还含马缨丹酸、齐墩果酸、五色梅酸、毛蕊花苷、对羟基苯甲酸等。
-
石药中毒
是指因过量服食钟乳石、硫黄、紫石英等矿物药组成的钟乳石散、五石散等所致的中毒病。石药中毒的病因病机:汉、魏至唐初时期士大夫们为求长生不老,恣服钟乳石、硫黄、紫石英等矿物药组成的钟乳石散、五石散等所出现的种种药毒证名。表现为烦躁发狂,壮热,燥渴、发背痈肿等。关于金石中毒:金石中毒为病名。
-
生银中毒
生银中毒为病名。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银毒药物,如葱汁、鸡子汁、鸭血、鸭通汁等。参见金石中毒:金石中毒为病名。因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而导致的中毒。
-
正庚醛
相对密度(空气=1)3.9稳定性:稳定危险性:正庚醛为高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实验室监测方法: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20版(美)环境标准:一、急救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莼
《*辞典》:莼:出处:《别录》拼音名:Ch n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本草》),马蹄草、缺盆草(《经验良方》),锦带(《纲目》),马粟草(《现代实用中药》)。久食损毛发。
-
土里开花
别名:观音花、野老姜、莲花姜、阳藿、土里开花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蘘荷ZingibermiogaRosc.的根茎。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2.治喉痹,捣汁含漱;药理作用: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观音花
概述:观音花为中药名,出自《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功在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药理作用:β-水芹烯对支气管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吸入作祛痰剂,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韩夷
韩夷明初医家(?或作韩彝,字公达。年幼丧母,由兄韩奕扶养成人,因名贻孙,字子翼。父凝为吴中名医。夷从兄奕及从兄奭学习医学,遂精岐黄。洪武(1368-1398年)间任府医学正科,后授御医,复升太医院院判。明成祖朱棣嗜食水芹患病,夷诊为虫积腹痛,治用雷丸、大黄、木香等药,辄取效。子有、孙充、从子襄,皆世其业。
-
芹花
《*辞典》:芹花:出处:《唐本草》拼音名:Q nHuā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花。化学成份:含芸香甙、水蓼素和槲皮素等。性味:①《唐本草》:苦。②《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脉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
-
三条筋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ānTi oJīn别名:柴桂(《云南中草药》),小华草、香叶子树(《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切碎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杂木林中或林边。叶含挥发油,内含水芹烯、丁香油酚等。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通经活络。治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
-
水细辛
拼音名:ShuǐXìXīn别名:土癞蜘蛛香、毛细辛、石南七细辛、南坪细辛、苕叶细宰。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单叶细辛的全草。叶片心形或圆心形,长4-8cm,宽6.5-11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散生柔毛,下面和叶缘的毛较长。性味:辛;温肺化饮;痰饮喘咳;注意:气虚多汗,阴虚头痛患者及孕妇禁服。
-
土大香
拼音名:TǔDàXiānɡ别名:云南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云南八角的成熟果实或叶。花被片18-23,最大一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至舌形,长9-15mm,宽2-4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4000m的湿润山谷、溪谷、杂木林和路边,也有小片纯林。毒性:果实中含日本莽草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0.76 0.06mg/kg;
-
土金耳环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山慈姑和红金耳环的全草。芽胞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密生睫毛。花被管长管状,长3-5cm,中部以上稍缢缩再向外扩展,常向一侧弯曲,花破裂片宽卵形,先端及边缘紫绿色,中部有半圆形紫色部分,其下为多列扁平乳突,乳突下延至管内成疏离的纵列,至管的基部呈脊状皱褶;胃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
-
细叶桉叶
《*辞典》:细叶桉叶: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X Y ānY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叶。药理作用:用试管内双倍稀释法证明,50%细叶桉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为1:1280)、肺炎双球菌(1:10240)、乙型链球菌(1:2560)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作用较弱,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外用:煎水洗。
-
香花菜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XiānɡHuāC i别名: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小坚果卵形,黑色,有微柔毛。65%,以及柠檬烯、水芹烯等。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止痛。②《岭南采药录》:专散风寒湿,调经。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咳嗽,虚劳咳嗽;
-
香樟
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XiānɡZhānɡ别名:樟木树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叶互生,革质;本植物的叶(香樟叶)、果实(香樟果)均供药用,各详专条。95%,其次为β-蒎烯、水芹烯、丁香油酚和桂皮醛等。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消食化滞。备注:本品还可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跌打损伤等症。
-
香樟叶
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XiānɡZhānɡY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6~3.5%、叶油含单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另外含有丁香油酚、1,8-桉叶素、莰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樟脑、芳樟醇、α-松油醇及苄系倍半萜。功能主治:止血。
-
野草香
拼音名:YěCǎoXiānɡ别名:野香薷、鱼香菜、木姜花、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苏、野苏麻、满山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的叶或茎叶。叶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6.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具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柔毛及腺点。性味:味辛;解毒截疟。咽喉肿痛;鼻渊头痛;
-
月桂叶
又含黄酮类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的和槲皮素(quercetin)的3-芸香糖甙,3-葡萄糖甙,3-半乳糖甙,3-鼠李糖甙,3-阿拉伯糖甙及芸香甙(rutoside)。药理作用:抗病毒作用平皿内试验表明,用月桂叶油浸涂2cm直径圆滤纸片,在平皿内任其挥发,皿盖上加入鼻病毒17型稀释液0.02ml(含病毒100TCID50),33℃接触60分钟即有杀灭作用。
-
枕材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hěnC i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种仁含脂肪油58~药理作用:干、枝的水溶液对兔有祛痰作用,能促进气管对酚磺酞的排泄,并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小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咳嗽痰饮,积聚胀满,煮汁服之。
-
生津方
《医碥》卷七:组成:兜铃4两,水芹4两,旋覆花4两,酱瓣草(俱鲜者取汁)4两,薄荷叶4两,五倍子4两。主治:口干涩,火盛津虚。用法用量:每用5厘,入口津液涌溢。制备方法:捣作饼,盦7日,出白毛,又采前4种取汁拌捣,待干,又拌汁捣,不拘通数。
-
郁金粉
郁金粉又名姜黄粉。主要成分:含姜黄素约1%~5%、精油月1%~5%、非挥发性油约2.4%、淀粉50%、粗纤维约5%、水分约16%及水芹烯、桉树脑、冰片、辛酸、姜黄酮等。广泛应用于汤料、咖喱粉、人造奶油、干酪、水果饮料、利口酒、法式菜、西班牙菜芥末酱等的着色和增香,以及医药保健和其他快速消费品、方便食品等领域。
-
五色花
概述:五色花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五色梅之别名。别名:龙船花、臭金凤、五色花、如意花来源及产地: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LantanacamaraL.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性味:苦,寒,有小毒。地上部分还含马缨丹酸、齐墩果酸、五色梅酸、毛蕊花苷、对羟基苯甲酸等。马缨丹烯A有解热作用。
-
阳藿
概述:阳藿为中药名,出自《广西志》,为《名医别录》记载的蘘荷之别名。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药理作用:β-水芹烯对支气管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吸入作祛痰剂,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红柴
概述:红柴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医学启源》记载的苏木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咸、微辛,平。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部胀痛、血晕,痈肿,跌打瘀痛,破伤风。化学成分:本品含巴西苏木素、苏木酚(Sappanol)、β-香树脂醇葡萄糖苷、鞣质、挥发油(主成分为右旋水芹烯、罗勒烯)和多种氨基酸。
-
生金中毒
生金中毒为病名。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生金毒药物,如白药子、翡翠石、鹧鸪肉、鸭血、白鸭通汁、生鸡屎淋汁等。参见金石中毒:金石中毒为病名。因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而导致的中毒。
-
丹石中毒
丹石中毒为病名。参见金石中毒、石药中毒:金石中毒为病名。因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而导致的中毒。《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方。指汉、魏至唐初时期士大夫们为求长生不老,恣服钟乳石、硫黄、紫石英等矿物药组成的钟乳石散、五石散等所出现的种种药毒证名。
-
樟木
子房上位。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d-樟脑(d-camphor)、桉油精(cineole)、黄樟油醚(safrole),尚含僮脑醇(campherenol)、樟脑酮(campherenone)及d-蒎烯、莰烯、水芹烯(phellandrene)、α-柠檬烯(d-limonene)、杜松烯(cadinene)、龙脑奥等。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
-
芫荽
芫荽伞形科芫荽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名香菜、胡荽。茎生叶互生,2~小总苞片线形;果尚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芳樟醇(linalool)、对伞花烃(p-cymene)、α-蒎烯、β-蒎烯、dl蓉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牛儿醇(geraniol)、龙脑、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脂肪油、岩芹酸(petroselicacid)。
-
猴樟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芽卵形,具绢状毛。油的化学成分大体可分3个类型:㈠以含黄樟醚为主(含量达84%),醛酮含量为1.8%,还含柠檬醛、莰烯、α-蒎烯、柠檬烯、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甲基庚烯酮、桉叶素、丁香油酚、苄系倍半萜等;④治劳伤疼痛:香樟根皮、铁筷子、辣蓼根、鹅不食草各五钱。
-
留兰香
留兰香留兰香HerbaMenthaeSpicatae(英)SpearmintHerb别名绿薄荷、青薄荷。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MenthaspicataL.的全草。根茎横走。苞片线形,有缘毛;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藏茴香酮(carvone)、柠檬烯(limo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止痛。用于感冒、咳嗽、头痛、脘腹胀痛、痛经。
-
茴香根
《*辞典》:茴香根: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Hu XiānɡGēn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间采挖。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关节痛。治肾气冲心卒痛。③《天宝本草》:治胃气胀满。
-
卵叶水芹
拼音名:LuǎnYèShuǐQín别名:水芹、水川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卵叶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rosthornii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伞辐10-24,直立或开展;小总苞片披针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4000m的山谷、林下、水沟旁草丛中。功能主治:补气益血;
-
毛莸
拼音名:MáoYóu别名:兰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毛球莸的花和叶。单叶对生;花冠长约6mm,淡蓝色或淡紫色,上部5裂,二唇形,下唇中裂片较大,边缘流苏状,裂片外具长柔毛及腺点,花冠管长约5mm,喉部具毛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3300m的山坡灌丛或河谷干旱草地。性味:辛;
-
蒙自水芹
拼音名:MénɡZìShuǐQín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蒙自水芹的全草。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双悬果椭圆形,长2mm,宽1mm,侧棱较中棱和背棱隆起,背棱线形;茎细长,少分枝,叶片皱缩,易碎,完整的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窄,线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有长柄。
-
欧当归
出处:始载于《中药志》。叶缘下部全缘,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总苞片7-11,小总苞片8-12,均为宽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反曲,边缘白色,膜质;化学成份:含多种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1-4], -水芹烯( -phellandrene),香茅醛(citronellal)[1]。性味:味辛;性微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