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参苓丸
《普济方》卷三十三引《经验良方》:参苓丸:处方:藕节菱角肉各30克人参白茯苓各15克石莲肉30克制法:上药为末,用黄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饮食;或优恚气结,不得宣通。《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方名:参苓丸组成:人参3分,天南星(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半夏1两,生姜1两,晋矾1两。
-
食㑊
概述:食㑊(polyphagiawithemaciation)为古病名。一名食亦。是指以善食而瘦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卷上:“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㑊也。”《宣明论方》卷一:“胃中结热,消谷善食,不生肌肉,此名食㑊。”食㑊的症状:善食而瘦。食㑊的治疗:治疗食㑊以清胃健脾为主,可用参苓丸等方。
-
食(亻亦)
食(亻亦)病名。多食而形体消瘦之证。《脾胃论》卷上:“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亻亦)也。”《宣明论方》卷一:“胃中结热,消谷善食,不生肌肉,此名食(亻亦)。”治宜清胃健脾,用参苓丸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