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鲛鱼皮
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JiāoY P 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性味:①《别录》:甘咸,无毒。②《品汇精要》:味甘咸,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食鱼中毒,烧末服之。②《纲目》:解鯸鮧鱼毒。治食鱼鲙成积不消。③《随息居饮食谱》:解诸鱼毒,杀虫,愈虚劳。
-
鲛鱼皮散
《外台》卷二十八引《集验方》:鲛鱼皮散:处方:鲛鱼皮(鹊鱼班皮是)1分,犀角1分,麝香(研)1分,龙骨1分,丹砂(研)1分,雄黄(研)1分,蘘荷叶1分,鹿角(炙)1分,蜈蚣1枚(炙),椒1分(汗),干姜1分,贝子10枚,鸡舌香1分。功能主治:鬼注,蛊注,毒气变化无常者。主治:五尸鬼疰,百毒恶气。制备方法:上为末。
-
鲨鱼皮
拼音名:ShāYúPí别名:鲛鱼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眼椭圆形,无瞬膜,鼻孔中等大,几平横,口浅弧形,近于横列,上唇褶宽扁,下唇褶较短。化学成份:灰星鲨鱼皮含有大量胶体蛋白和粘液质及脂肪,鲨科鱼皮均可制取鱼皮胶,是制明胶和止血海绵的原料。性味:味甘;肺经功能主治:解鱼毒;
-
食诸鱼中毒
食诸鱼中毒病名。证见头晕、面肿、肤红搔痒、心腹满闷烦乱;《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鱼毒诸药。如紫苏、荏叶、水苏、芦根、芦花、菩萨草、大黄汁、马鞭草汁、苦参、缩砂仁、草豆蔻、酱汁、米醋、胡麻油、黑豆汁、冬瓜汁、橘皮、乌梅、橄榄、蜀椒、胡椒、莳萝、茴香、胡葱、大蒜、朴硝、蓬砂、鲛鱼皮、獭皮等,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