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敛肺止咳
敛肺止咳为治法。指用具有补益收涩肺气作用的方药以达到止咳目的,治疗肺气亏虚之久咳不已的治法。症见咳呛日久,痰少,呼吸急促,自汗,口舌干燥,脉虚数等。组方宜用敛阴药加止咳药。用五味子汤(党参、五味子、麦冬、杏仁、橘红、生姜、红枣)。针灸治疗以针补太渊、合谷、肺俞等穴为主。
-
乌梅肉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去核取乌梅肉、炒炭、醋蒸等。涩肠止泻;钩虫病(《中华本草》)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1.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烦渴,蛔虫病腹痛,便血,尿血,血崩,遗尿,带下不止。醋乌梅功用与生乌梅相似,但收敛固涩作用更强,尤其适用于肺气耗散之久咳不止和蛔厥腹痛。
-
侧矮丸
处方:侧耳根(干)15斤,女贞子15斤,矮茶风15斤,破故纸6.3斤,墨旱莲15斤,五味子5斤。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肺止咳。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量:侧矮合剂:侧耳根、矮茶风、墨旱莲全草鲜品各一两或干品各5钱,水煎服。摘录:《四川中草药通讯》(1972;
-
乌梅粥
处方:乌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适用于久泻、久痢等。注意:急性泻痢和感冒咳嗽者禁用。摘录:《圣济总录》《圣济总录》卷一九○:方名:乌梅粥组成:乌梅(捶碎)7个,粟米(淘净)不拘多少。主治:肠风下血,烦渴。
-
大半边旗
拼音名:DàBànBiānQí别名:岩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疏羽半边旗的全草。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50-120cm。叶革质,近簇生,二型;侧脉常分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痢;敛肺止咳;外伤出血;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
花生壳
拼音名:HuāShēnɡK 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hypogaeaL.果实的荚壳。洗净晒干。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敛肺止咳。用于久咳气喘,咳痰带血。用法用量:0.3~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岩凤尾蕨
拼音名:YánFènɡWěiJué别名:凤尾草、粗金鸡尾、楚箭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岩凤尾蕨的全草。羽片3-5对,预生羽片最大,有短柄,长5-9cm,宽l.5-2.5cm,无毛,侧生羽片较短,无柄,向上弯弓形、渐尖头,上部营养叶的边缘有三角形密锯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分叉。性味:甘;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固摄
固摄治疗学名词。即收涩法。指用收敛固涩药物治疗气血津液滑脱散失的方法。可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分别用于自汗盗汗、肺虚久咳、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久泻久痢、崩漏带下等病证。
-
乌梅大枣茶
概述:乌梅大枣茶以乌梅、大枣、五味子、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生津止渴,敛肺止咳的功效。原料:乌梅10克,大枣30克,五味子5克,茶叶2克。用法:将乌梅、大枣、五味子洗净,放入杯中,加入茶叶,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功效:乌梅大枣茶具有生津止渴,敛肺止咳的功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诃子饮
《重订严氏济生方》:诃子饮:处方:诃子(去核)30克杏仁(泡,去皮、尖)30克通草7.5克制法:上药哎咀。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每日2-3次。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诃子气味温涩,入手阳明、足太阴;青皮气味苦辛温微酸,入足少阳、厥阴;麦冬气味甘寒微苦,入手太阴、少阴;
-
黄皮血藤
拼音名:Hu nɡP Xu T nɡ别名:气藤、血藤、红香血藤、紫金血藤、大伸筋、西五味、药五味、红九股牛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C.B.Clarke的根及藤,果也药用。用于风湿骨痛,脉管炎,跌打损伤,胃痛,骨折。果:敛肺止咳,止汗涩精。用于肺虚喘咳,自汗,盗汗,遗精。
-
毛血藤
《中医大辞典》·毛血藤:毛血藤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的胖血藤之别名。治肺结核咳血,百日咳,胃脘胀痛,风湿关节痛。《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血藤:拼音名:MáoXuè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cynanchoidesHemsl.,以根入药。
-
披散糖芥
拼音名:PīSǎnTánɡ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种子。花瓣黄色,倒卵形,长约12mm,爪长7-8mm,上面稍有毛,长角果圆筒状四棱形,长5-7cm,直立伸展,有时稍弯曲,具灰白色丁字毛,但棱缘无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沙地、向阳山坡。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摘录:《中华本草》
-
马铃草
概述:马铃草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江西),为《滇南本草》记载的响铃草之别名。分布全国各地。性味归经:苦,微酸,寒。功能主治:敛肺止咳,补脾益肾,利水消肿。①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眩晕,遗精,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扁桃体炎。②治淋巴腺炎,疔疮肿毒,捣敷。
-
收涩
收涩为治疗学名词。是指治疗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方法。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原则立法的。适用于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精关不固、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有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肾涩精、固崩止带等法。
-
人参定喘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之人参定喘汤:处方:人参、麻黄(去节)、炙甘草、炒阿胶、半夏曲各一两,桑白皮、五味子各一两半,罂粟壳(蜜炙)二两。功能主治:宣肺祛痰,敛肺止咳。治新久咳嗽,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声不出,鼻塞头昏;主治:蛊胀有喘。
-
矮杨梅果
拼音名:ǎiYánɡMéiGuǒ别名:杨梅果、滇杨梅、酸杨梅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果实。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长2.5-8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楔形,中部以上常有少数粗锯齿,成长后上面腺体脱落留下凹点,下面腺体常不脱落,无毛或有时上面中脉上有稀疏柔毛;雌雄异株;性味:酸;
-
假刺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别名:乌肺叶来源:紫金牛科假刺藤Embeliascandens(Lour.生境分布:广西。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止咳。风湿痹痛:根2~4钱,水煎或浸酒服。肺结核:根1~鲜叶水煎洗头可作清洁剂,也可灭虱。
-
玫瑰茄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共萼。小苞片8-12红色,肉质,披针形,长5-10mm,宽2-3mm,疏被长硬毛,近顶端具刺状附属物,基部与萼合生;直播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按行株距1m×1m开穴,每穴点播4-5颗,覆土0.5-1cm,每lhm2播种量约9kg。性味:酸;凉归经:肾经功能主治:敛肺止咳;主肺虚咳嗽;
-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拼音名:ShānP P 别名:野枇杷、川鄂冬青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franchetiana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降气平喘,敛肺止咳。主治久咳气喘,咳痰带血。性味:辛;平归经: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消肺;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解热,下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