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臂骨
前臂骨包括尺骨和桡骨。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上端大、下端小。上端有两个突起,较小的叫冠突,较大的叫鹰嘴。下端叫尺骨小头,小头伸出的突起叫尺骨茎突。上端叫桡骨小头,下端外侧向下的突起叫桡骨茎突。
-
四折骨
四折骨为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骨折的合称。
-
时俞
时俞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肘关节的后面,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间之凹陷处。主治肘关节疾患。直刺0.3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锐骨
锐骨指桡骨茎突。见《医宗金鉴》。
-
臂骨折断
臂骨折断病名。指前臂骨因外伤而致损断者。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
肘外辅骨
肘外辅骨为人体部位名。指桡骨小头与肱骨外上髁的接合部。《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
肘俞
肘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肘关节后面,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肘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一般直刺0.3寸;可灸。
-
桡侧
桡侧和尺侧在医学上是个方位词。以手掌为例,靠小指一侧称为尺侧,靠拇指一侧称为桡侧。手前臂上有两块长骨。手掌向上,大拇指这侧叫桡骨,小拇指这侧叫尺骨。
-
尺侧
尺侧和桡侧在医学上是个方位词。以手掌为例,靠小指一侧称为尺侧,靠拇指一侧称为桡侧。手前臂上有两块长骨。手掌向上,大拇指这侧叫桡骨,小拇指这侧叫尺骨。
-
上骨
上骨指臂之上骨,即桡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循臂内上骨下廉。”
-
手踝骨
手踝骨为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手腕背侧,桡骨结节之高点处。主治手指挛急,上下齿痛等。一般艾炷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
手腕骱
手腕骱为人体部位名。即腕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由腕骨近端与尺、桡骨远端组成之关节。
-
螺蛳
螺蛳推拿穴位名。又名螺蛳骨。位于腕部两侧骨突起处,即尺、桡骨茎突处。《小儿按摩经·手诀》:“猿猴摘果:以两手摄儿螺蛳上皮,摘之。消食可用。”
-
缠骨
缠骨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者,俗名缠骨。”
-
桡骨头骨折
桡骨头骨折(fractureofheadofradius)为病名。是指以肘关节桡侧有肿胀、疼痛、瘀斑、压痛明显,肘关节活动受限,前臂旋转功能丧失为主要表现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