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手阳明经筋
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行的从肩髃部上颈;手阳明经筋起于食指的桡侧端,结于腕背桡侧,沿前臂上行结于肘的外侧,上行臑部(上臂外侧)结于肩髃(肩峰端);治以“燔针劫刺”,以局部取穴为主。手阳明经筋(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
-
手阳明之筋
手阳明之筋即手阳明经筋。手阳明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行的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行面颊,结于頄(鼻旁),上行的出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额角,络头部,下向右侧颔部。
-
孟夏痹
孟夏痹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阳明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四月之时,故名之曰孟夏痹也。”农历四月为孟夏。详见手阳明经筋病条。
-
角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少阳经筋“循耳后,上额角”,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经筋都到达“角”部。角法指拔罐法。《五十二病方》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覈(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xx以小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