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冬花四君子汤
《喉科家训》卷三:方名:忍冬花四君子汤别名:银花四君汤、银花四君子汤组成:潞党参、制于术、生首乌、忍冬花、生甘草。功效:培土清毒。主治:白喉善后脾胃虚,余毒未清者。
-
四物清肺汤
《眼科临症笔记》:组成:大熟地5钱,当归尾3钱,川芎2钱,赤芍3钱,栀子3钱,银花3钱,胡黄连3钱,石决明4钱,槐实3钱,甘草1钱,冬虫草5分。主治:迎风流热泪。用法用量:水煎服。
-
芩芍解毒汤
《医方简义》卷二:组成:黄芩(酒炒)2钱,白芍2钱,川连8分,焦栀子3钱,炒川柏1钱5分,银花3钱,生甘草8分,生姜2片。主治:温热初起之症。
-
芩连解毒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黄连6g,黄芩9g,丹皮9g,赤芍9g,银花15g,连翘9g,山栀6g,甘草3g。主治:疖。用法用量:水煎服。
-
养营解毒汤
《经验集瘄疹选要》:方名:养营解毒汤组成: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丹皮、连翘、丹参、银花、黄芩、知母、木通、灯心。主治:瘄后血不归经。
-
益气活血散瘀汤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方名:益气活血散瘀汤组成:黄耆、党参、白术、鸡血藤、鬼箭羽、红花、桃仁、川楝子、银花、丝瓜。功效:补气活血化瘀。
-
银翘石斛汤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方名:银翘石斛汤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银花、连翘、石斛。功效:滋阴补肾,清热解毒。主治:慢性尿路感染,肾阴亏损者。
-
银杏瓜蒌散
《医级》卷七:方名:银杏瓜蒌散组成:蒌仁、银杏、甘草、银花、连翘、贝母、黄芩、石斛、花粉、蒂丁。主治:胃脘成痈,胸下拒按,呕脓。
-
加味苍柏汤
处方:苍术皮9g,黄柏9g,银花9g,连翘9g,萆薢12g,山栀9g,牛膝9g,防己9g,米仁12g,甘草3g。功能主治:足癣。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漱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方名:漱药组成:炒僵蚕1钱5分,连翘2钱,乳香2钱,银花1钱5分,炙元胡2钱,石膏4钱(生研),元明粉1钱。主治:牙龈肿痛。用法用量:以水煎透,随时漱口。
-
苦参洗剂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苦参洗剂:处方:苦参62g,银花31g,黄柏31g,蛇床子15g。功能主治:瘙痒性及炎症性皮肤病。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蛇(疒丹)煎剂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蛇(疒丹)煎剂组成:生地31g,山栀6g,连翘15g,银花15g,碧玉散9g,丹皮9g,赤芍6g,黄芩9g,丝瓜络4g。主治:带状疱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
新加苦参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新加苦参汤组成:苦参15g,川黄连3g,薏苡仁9g,银花15g,赤芍9g,荆芥9g,防风3g。主治:风赤疮痍。用法用量:水煎服。
-
新加羚角饮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新加羚角饮组成:羚羊角0.3g,酒黄芩9g,柴胡6g,酒大黄9g,元明粉3g,知母9g,元参9g,银花30g,赤芍9g,酒茺蔚子6g。主治:花翳白陷。
-
暑入营分
暑入营分暑病证型之一。见《伤寒指掌》卷四:“凡身热,心烦面赤,舌绛神呆,夜寐不安,此暑邪入心也。辰砂六一散加川郁金、川连之类;或犀角尖、鲜生地、石菖蒲、川郁金、连翘、银花之类。”
-
板蓝根汤
处方:板蓝根12g,银花12g,连翘12g,蒲公英15g,车前子12g,泽泻6g,黄芩3g,夏枯草9g,薄荷4g,茯芩9g,冬瓜皮12g。功能主治:日光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荆防生地汤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赤芍8分,生地8分,银花8分,木通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身痒难忍者。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阑尾3号
处方:红藤、丹皮、皂角刺、炙山甲、银花、桃仁、川楝子。功能主治:清热排脓,活血消肿。主脓肿型阑尾炎。摘录:《新急腹症学》
-
流注饮
处方:地榆2两,苦参2两,银花3两,红花3两。功能主治:湿痰流注。用法用量:酒、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四
-
龙游串
处方:银花1钱5分,寒水石5分,黄柏1钱5分,甘石1钱,青黛5分,百草霜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疮毒瘰疬。用法用量:作2服。摘录:《串雅补》卷二
-
银楂芩连汤
处方:银花炭南楂炭各9克青蒿川连酒芩赤砂糖各4.5克功能主治:治热痢,噤口痢,饮食即吐,不食亦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热经解》
-
生地益阴煎
《古方汇精》卷四:组成:玄参2钱,银花2钱,赤芍2钱,白茯苓2钱,归身1钱5分,甘菊1钱5分,丹皮8分,生地5钱,生甘草1钱。主治:痘后诸患。附注:上方与参术和脾饮相间服之。
-
泻毒饮
《古方汇精》卷四:方名:泻毒饮组成:大生地1两,玄参1两,全归1两,净银花8钱,生甘草5钱,法制半夏3钱。主治:痘粒干收。用法用量:加金汁半酒杯,辰砂1分,冲服。
-
消炎合剂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消炎合剂组成:银花31g,连翘31g,黄芩9g,桔梗9g,草河车9g,紫草6g,赤芍9g,生地15g,元参15g,大青叶31g,野菊花31g,蒲公英31g,当归9g,大黄6-9g。主治:口炎。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
消漏丸
《医门补要》卷中:方名:消漏丸组成:生地、苦参、银花、地榆、槐米、胡黄连、川柏、龟版。主治:湿热盛,成痔漏。
-
清热内消散
《医门补要》卷中:方名:清热内消散组成:生地、银花、槐花、泽泻、胡黄连、地榆、苦参、川柏、丹皮。主治:痔疮初起。
-
清热化湿洗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清热化湿洗药组成:槐条2两,艾叶1两,白矾1两,马齿觅1两,银花1两,甘草1两。功效:清肠止血,化湿,消肿止痛。主治:痔疮。用法用量:水煎,熏洗。
-
银荷汤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名:银荷汤组成:连翘1钱,黄芩1钱,防风1钱,荆芥1钱,麝香1钱,银花1钱半,薄荷8分,黄连5分,甘草5分。主治:缠喉风及一切喉证。用法用量:水煎服。
-
银翘解毒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银翘解毒汤组成:银花15g,公英15g,白菊花15g,连翘15g,贝母9g,生地9g,赤芍9g,丹皮9g,木通6g,栀子6g,大黄1g,紫花地丁31g。主治:药物性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
-
银楂姜桂大黄汤
《温热经解》:方名:银楂姜桂大黄汤组成:银花炭3钱,南楂炭3钱,赤沙糖3钱,大黄1钱,肉桂2分,炮姜2分。主治:痢色纯黑如漆,下瘀血者。
-
营卫返魂汤
《医述》卷十一:方名:营卫返魂汤组成:生首乌、当归、赤芍、小茴、木通、甘草节、银花、贝母、枳壳、白芷。主治:阴证腹痛。用法用量:水酒煎服。
-
湿疹合剂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湿疹合剂组成:白鲜皮9g,秦艽9g,苍术9g,紫草根9g,银花9g,黄芩9g,赤茯苓6g,野菊花6g,赤芍药6g,黄连3g,生甘草4g。主治:婴儿湿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