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癖
《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癖由水浆不消,水气结聚而成癖,在于两胁之侧,转动便痛,不耐风寒,不欲食而短气是也。”又称支饮。《医学传灯·积聚癥瘕痃癖痞块》:“癖者,隐在两胁之间,时痛时止,故名曰癖,痰与气结也。”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水癖、饮癖、痰癖、酒癖、寒癖等。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
-
癖
又称癖气。多由饮食不节,寒痰凝聚,气血瘀阻所致。《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医学传灯·积聚癥瘕痃僻痞块》:“僻者,隐在两胁之间,时痛时止,故名曰癖,痰与气结也。”根据病因症状的不同,可分为水癖、饮癖、痰癖、酒癖、寒癖等。
-
黄雌鸡
处方:黄雌鸡1只(捋净)草果6克赤小豆27克功能主治:治水肿,水癖。用法用量:上药同煮熟,空腹时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黄雌鸡方
《普济方》卷一九一:黄雌鸡方:处方:雌鸡1只,赤小豆1升。功能主治:补肾,扶阳气。主腹肿水癖,水肿,冷气。注意:无患骨热者,不可食也。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一《饮膳正要》卷二:方名:黄雌鸡方组成:黄雌鸡1只(挦净),草果2钱,赤小豆1升。主治:腹中水癖,水肿。用法用量:上件同煮熟。
-
太碧丹
《普济方》卷三九二:组成:光明砂2钱,滑石1钱,腻粉1钱,舶上硫黄1钱,鹰粪1钱,小巴豆7粒(斑者,去心膜,水浸1宿,淘2-7度,研如泥,去油)。主治:小儿水癖食癖,五积果子毒等腹中诸疾。四季服之,春、冬煨皂角汤,秋、夏煎萝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同研匀,入巴豆膏浸煎,红米饭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
续命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名:续命丸组成:干柏叶1斤,甘菊花(未开者)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山芋3两,熟干地黄(焙)4两,松脂1斤(用桑柴灰汁2斗煮令白色为度)。主治:伤寒食毒,水癖不消及痰实。主治:虚劳久病,真气欲绝,喘满自汗,四肢厥逆,面色灰白,全不入食。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大茯苓汤
处方:茯苓3两,白术3两,当归2两,橘皮2两,附子2两,生姜4两,半夏4两,桂心4两,细辛(1作人参)4两。功能主治:胸中痰饮癖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水饮结于脐下,虽有桂、苓,不得生附子,不能破除阴分之水癖;当归者,桂心之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