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祛风解痉
祛风解痉为治法。指用具有祛散风邪、息风止痉作用的方药,治疗风中经络证、风毒入络证等的治法。
-
五虎追风散
《方剂学》(广州中医学院》引史全恩家传方之五虎追风散:组成:蝉蜕一两,天南星、天麻各二钱,全蝎、僵蚕各七个。制法:上药为末用法用量:水煎服,服药前先用黄酒调服朱砂末五分。功能主治:功能祛风解痉。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但出汗与否,应于第2日再服,每日1付,服完3付后,第2日用艾灸伤口。
-
开关神应散
《万病回春》卷五:开关神应散:处方:蜈蚣(焙存性)6克胆矾全蝎(去毒,焙,存性)僵蚕(去丝、嘴)蝉蜕(焙,存性)各3克蟾酥9克穿山甲(麸炒)9克川乌尖3克乳香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祛风解痉,开关利咽。出汗为度。如不是喉痹,自然消散。若是诸般舌胀,用药半钱,以指蘸药擦在舌上,下咽津唾;
-
炮掌果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P oZhǎnɡGuǒ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果实。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祛风解痉,解毒。附方:①治小儿脐风:炮掌果五至八粒,捣烂拌蜜服。外用果汁搽肚脐及双膝眼穴、寸口(两处皮肤先用三棱针刺破)。②治湿疹,皮炎,疮痈:炮掌果适量,煎水外洗。
-
天虫
概述:天虫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白僵蚕之别名。性味归经:咸、辛,平。1.治中风、惊痫抽搐,面瘫,头痛,眩晕,目赤,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瘰疬结核。还可能含有甾类、类脂、还原糖等,又体表的白粉中含有草酸铵,是僵蚕中对抗小鼠士的宁惊厥的有效成分,对治疗癫痫大发作有一定疗效。
-
胎病作热
胎病作热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婴儿眼多眵泪,二便不利,或利而有血水,甚至手常拳紧,脚常抽搐,眼常斜视,身常掣跳。治宜先用大连翘饮子以解散诸热,后用消风散以祛风解痉。
-
手足抽掣
手足抽掣为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五卷。婴儿手足抽掣,多因妊母被风邪所袭;儿出生后,邪留脏腑,不得宣通,复感风邪,因而发病。其症多伴有壮热呕吐,睡时多惊,心神不安,身体强直,眼目反张。治宜祛风解痉。用羚角钩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