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血
痰血证名。指痰中经常带血。《不居集》卷十三:“痰血,咳咯唾皆有之,兼顾血屑、血丝、血点是也。”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多种肺部感染。参见咳血、咯血、唾血等条。
-
紫菀茸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紫菀茸汤:别名:紫菀汤(《赤水玄珠》卷七)。紫菀开泄肺气以清痰血,泽泻通利膀胱以降浊阴,薇衔去营中湿热,生术利胃中湿热,犀角清心胃之热,麦冬润心肺之阴,牡丹皮凉血解热,生甘草缓中泻火,水煎冲池藕汁凉血化瘀以清痰中之血也,使湿热顿去,则肺气清肃而发咳无不除,瘀血无不化矣。
-
幼油草
《*辞典》:幼油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Y uY uCǎo别名:高墩草(《笺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瘦果卵形,有点状突起。生境分布:生于山麓阴湿处。功能主治:《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治咳嗽痰血兼有潮热,全草一至二两,加苍术三至四钱,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加冰糖或白糖分服。
-
神效白散子
《得效》卷十四:方名:神效白散子组成:大川乌(去皮脐)1两,南星1两,半夏1两,白附子1两,羌活(去芦)5钱,黄芩5钱。主治:产后痰血结滞,发为潮热,心胸如火,烦躁口干,诸药不效。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1盏半,煎服。制备方法:上锉散。
-
天青地白草
概述:天青地白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茅莓之别名。别名:天青地白草、薅田藨、蛇泡竻、红锁梅、过江龙、五月红、草杨梅、毛叶仙桥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oliusL.的茎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疗疮。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火旺刑金
火旺刑金为病机。即火盛刑金。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
四肢麻木
四肢麻木为症状名。《古今医案按·麻木》:“麻木多在于手足者,以四末道远气馁,则卫行迟而难到也,故麻不兼木,必属气虚,否则风痰。兼痰湿者,用二术、二陈汤酌加羌活、独活、桂枝等;有湿痰、瘀血相并者,宜双合汤;因气滞经络者,宜开结舒筋汤;高血压病者觉拇指及食指麻木,多系中风先兆,要加强防治。
-
肺癌·瘀阻肺络证
肺癌·瘀阻肺络证(lungcancerwithsyndromeofstaticbloodblockinglungcollateral)是指瘀血阻滞,肺络不畅,以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舌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肺癌证候。
-
咯血·气虚血瘀证
定义:咯血·气虚血瘀证(hemoptysiswithsyndromeofqideficiencyandbloodstasis)是指气虚血瘀,血行脉外,以反复咯(咳)血,血色淡红或夹紫暗血块,气短胸闷,身倦乏力,少气懒言,易汗,舌淡或有紫色瘀斑,苔薄白,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咯血证候。
-
红琐梅
概述:红琐梅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茅莓之别名。别名:又名天青地白草、薅田藨、蛇泡竻、红锁梅、过江龙、五月红、草杨梅、毛叶仙桥。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疗疮。治感冒发热,咳嗽痰血,痢疾,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出血,内服并外敷;
-
流痰·阴虚内热证
定义:流痰·阴虚内热证(flowingphlegm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internalheat)是指阴虚内热,以在原发和继发部位渐渐漫肿,皮色微红,形成脓肿,伴有午后潮热,颧红,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的流痰证候。为无头疽的一种。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环跳流痰;
-
疟痞
疟痞病名。即慢性疟疾或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肝脾肿大。亦称疟母。见《鸡鸣录》。《症因脉治·疟母》:“即痰血痃癖也。疟久不愈,胸腹胁肋,有癥瘕痞癖,为患不瘥,此疟母之症也。”详见疟母条。
-
麻木
“麻”,非痛非痒,指自觉肌肉内有如虫行感,按之不止,搔之愈甚;若夹痰湿瘀血为患,属重症;《张氏医通·麻木》:“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涩而芤或弦,属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二陈加芎、归、桃仁泥、红花、牛膝、韭汁之类。十指麻木,属胃中湿痰死血,二陈加二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
-
火盛刑金
火盛刑金为病机。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由于肝火过旺,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易怒、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
火热迫肺
火热迫肺为病机。参见火盛刑金:“火盛刑金”的“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
肺阴
肺阴指肺之阴气,与肺阳相对而言,是肺之滋润、宁静、内守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肺受脾气上输的水谷精气所滋养,又受肾水的濡润,合称肺阴,它与肺气相互为用。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如邪热燥气犯肺,或肺脏内伤,久则可以损耗肺阴,使肺失其滋润,出现干咳、痰血、潮热、盗汗等症状。甚则阳亢化火。
-
支气管原癌
概述:支气管原癌又称肺癌(Lungcancer)是常见肺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发病与大气污染、职业性致癌因子吸入与接触、吸烟、肺部反复感染等有关,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是医务工作者当前的努力方向。放疗效果小细胞肺癌较好,鳞癌次之,腺癌较差。
-
加味和胃止痉汤
处方:生瓦楞30g,刀豆子30g,赤芍30g,白芍30g,当归12g,木瓜12g,藕节12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0g(包煎),杏仁10g,橘红10g,红花10g,香附10g,玫瑰花10g,砂仁4.5g,生姜4.5g。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活血化痰。主气滞血瘀,痰血凝结,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脘痛呛噎,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概述: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pulmonary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syndrome)。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鉴别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
-
宜胎饮
处方:生地9克归身麦冬(去心)各4.5克白芍6克(酒炒)真阿胶杜仲(盐水炒)续断(盐水炒)条芩枳壳各3克加川贝4.5克功能主治:治怀孕四五月,阴虚火旺,咳嗽,或痰血,或鼻衄,五心烦热,胎动不安。主治:妊娠四五月,咳嗽,五心烦热,胎动不安,名曰子嗽。
-
鹿黄丸
别名:鹿茸丸处方:枇杷叶1两,款冬花1两,北紫菀1两,杏仁(去皮尖)1两,木通1两,鹿茸(炙)1两,桑白皮1两,大黄5钱。功能主治:酒色过度,饥饱失时,吐血,咳血,痰血等。原书云本方引自“丹溪”,查《丹溪心法》卷二有治嗽血方:红花、杏仁(去皮尖)、枇杷叶(去毛)、紫草茸、鹿茸(炙)、木通、桑白皮、大黄。
-
枇杷花
《*辞典》:枇杷花:出处:《纲目》拼音名:P P Huā别名:土冬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功能主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血。附方:①治头风,鼻流清涕:枇杷花、辛夷等分。(《纲目》)②治枯痨咳嗽,痰中带黑血:枇杷花二钱,鲜地棕根四两,珍珠七二两,石竹根二两,淫羊藿二两。
-
神仙鸡鸣丸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弹子大。一日忽感风寒,咳嗽,医家误用滋阴之药,酿成吐血不止,此新疾也,先宜发散,继以滋阴方为合法,今误早为滋阴,闭其肺窍,乃勉强以人参败毒散四剂,服之其咳愈剧,遂与鸡鸣丸,令每夜细嚼三五粒,日服补中汤,加麦、味,不数日而咳嗽如失,血亦不吐,遂服六味都气丸而康。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
(2)病理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确诊。1)GP方案:吉西他滨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静脉滴注第1天,21日为一周期。根据现有证据,推荐在有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线使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3.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防治。
-
单纯型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概述: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pulmonary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syndrome)。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鉴别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
-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
概述: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pulmonary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syndrome)。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鉴别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
-
急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概述: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pulmonary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syndrome)。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鉴别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
-
吕弗勒综合征
概述: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pulmonary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syndrome)。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鉴别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
-
妇人癥瘕·痰湿瘀结证
妇人癥瘕·痰湿瘀结证(pelvicmassinwomanwithsyndromeofbindingofphlegm-dampandstaticblood)是指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痰血互结,以下腹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漓难净,带下增多,胸脘痞闷,腰腹疼痛,舌体胖大,紫暗,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为常见症的妇人癥瘕证候。
-
马耳还阳
马耳还阳此药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Corallodiscuscordatulus)的全草。因它的叶形似马的耳朵,故得此名。珊瑚芭苔为多年生草本。花茎2—4条,花茎及花序上都有锈色毛。分布于新华、盘龙、九冲、阳日等地。生长于海拔5刃—900米的山坡林下岩石缝中。该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劳伤、痰血阻滞、刀伤等
-
新阿胶
临床研究:该药系由山东省平阴阿胶厂以猪皮为原料研制而成,经化学分析,该药所含成分与驴皮制胶相似,经1400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新阿胶的治疗效果与驴皮制胶基本相同,治疗一般性贫血症,优于驴皮制胶,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子宫功能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也较驴皮制胶显著。用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
-
八仙玉液
《顾松园医镜》卷十二处方藕汁400毫升梨汁蔗浆芦根汁茅粮(水煎取浓汁)人乳童便各200毫升生鸡子白3枚功能主治阴虚咳嗽痰血。用法用量上药将诸汁、蔗浆、人乳炖滚,再与鸡子、童便和匀,频频服之。即垂绝者,尚可延生。功能主治补心养阴。用法用量先将鸡子白、鲜茅根、龙眼肉煎取浓汁2杯,和入前4汁、人乳,重汤炖温服。
-
白荷花露
处方:鲜白荷花瓣。功能主治:清暑,凉脾,消瘀,止血,安胎。主喘嗽,烦渴,痰血。用法用量:《中药成方配本》本方用法:用蒸气蒸溜法,每斤吊成露三斤。每用四两,隔水温服。小儿酌减。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百花膏
(咳嗽、痰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汁咽下或噙化。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普济方》卷三二二方之百花膏:组成:熟干地黄4两,生干地黄4两,川芎4两,白茯苓4两,马鞭草4两,荆芥4两,官桂2两,白芍药2两,当归2两,枳壳2两,牡丹皮1两。制法:捣汁,煎加蜜,炼成膏;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处方:桂枝生姜各9克甘草6克皂荚1挺大枣12枚制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肺痈,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主治:肺痿吐涎沫不止。参入皂荚1味,即《金匮》皂荚丸,不用蜜丸,而入汤液,然不若用汤送丸,不使皂荚之味棘喉,尤为得宜。附注:桂枝皂荚汤(《赤水玄珠》卷七)。
-
蛤蚧固金汤
处方:熟地6钱,淮山药3钱,冬虫夏草3钱,茜草根2钱,炙蛤蚧1钱5分(去头足),白茯苓3钱,驴胶3钱(后下),北沙参3钱,原川贝母1钱半,白石英4钱,女贞子4钱。功能主治:肺肾并亏,喘咳痰血,将成劳损。
-
生地丹皮汤
《古今医彻》卷二:组成:怀生地1钱,牡丹皮1钱,川贝母(去心,研)1钱,麦门冬(去心)1钱,广陈皮1钱,炙甘草3分,沙参1钱。主治:脉数内热,咳嗽痰血者。用法用量:加焙扁柏叶1钱,水煎服。加减:如不止,加阿胶1钱(蛤粉炒成珠);如吐血,去门冬,加荷叶、艾叶,或加藕节、童便。
-
芩连芍药汤
发哕,用柿蒂、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功效:泻肠胃之湿热,开郁结之气,消化积滞,通因通用。红白相杂,加川芎、当归、桃仁各1钱5分以理血,滑石、苍术、陈皮各1钱5分以理气;白痢久,胃弱气虚,或下后未愈,去槟榔、枳壳,减芩、连、芍药各7分,加白术1钱5分,黄耆、陈皮、茯苓各1钱,缩砂、干姜(炙)各5分;
-
清下汤
《医方简义》卷三:方名:清下汤组成:大黄(醋炒)3钱,牡丹皮3钱,归身3钱,白芍1钱,苦参1钱,焦栀子3钱,生甘草8分,北细辛2分,通草1钱5分。如无鲜荷叶,以藕1斤煎汤代水。血淋症小腹滞痛,湿热内蕴,加琥珀1钱,滑石、瞿麦各3钱,去细辛;痰血交互,去苦参、细辛,加姜半夏1钱,川贝2钱,真化橘红1钱。
-
菀贝茅根酒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名:菀贝茅根酒组成:紫菀5钱,川贝4钱,鲜茅根1两,生桑皮3钱,生苡仁3钱,赤苓3钱,青子芩1钱半,竹沥1钱半,半夏1钱半。功效:清肃中上气机。主治:肥甘过度,肺胃湿热蕴隆,蒸痰动血,及烟酒不节,戕伤清气,咳呕频并,痰血时出,或便血、溲血者。用药禁忌:戒荤、酒。
-
土冬花
概述:土冬花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枇杷花之别名。别名:土冬花来源: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花。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疏风止咳,通鼻窍。治感冒,咳嗽,痰血。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及寡糖。
-
马铃草
概述:马铃草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江西),为《滇南本草》记载的响铃草之别名。分布全国各地。性味归经:苦,微酸,寒。功能主治:敛肺止咳,补脾益肾,利水消肿。①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眩晕,遗精,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扁桃体炎。②治淋巴腺炎,疔疮肿毒,捣敷。
-
五月红
概述:五月红为中药名,出自《闽东本草》,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茅莓之别名。别名:天青地白草、薅田藨、蛇泡竻、红锁梅、过江龙、五月红、草杨梅、毛叶仙桥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oliusL.的茎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疗疮。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毛叶仙桥
概述:毛叶仙桥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茅莓之别名。别名:天青地白草、薅田藨、蛇泡竻、红锁梅、过江龙、五月红、草杨梅、毛叶仙桥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oliusL.的茎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疗疮。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肺痈·溃脓期
肺痈·溃脓期(rupturestageoflungabscess)是指热壅血瘀,血败肉腐,以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要表现的溃脓期肺痈。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9年版)
1.临床表现:咳嗽、痰血、咯血、呼吸困难、霍纳综合征(Hornersyndrome)、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肿瘤综合征)等。(2)小细胞肺癌:1)EP方案:卡铂AUC=5或顺铂80mg/m 静脉滴注第1天,依托泊苷100mg/m 静脉滴注第1~
-
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为症状名。四肢麻木的别称。《古今医案按·麻木》:“麻木多在于手足者,以四末道远气馁,则卫行迟而难到也,故麻不兼木,必属气虚,否则风痰。兼痰湿者,用二术、二陈汤酌加羌活、独活、桂枝等;有湿痰、瘀血相并者,宜双合汤;因气滞经络者,宜开结舒筋汤;手臂麻属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桑枝、姜黄等。
-
肺转移瘤
恶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时间早晚不一,大多数病例在原发癌肿出现后3年内发生转移,亦有长达10年以上者,但也有少数病例肺转移灶比原发肿瘤更早被发现。少数病例肺内只有单个孤立的转移病灶则可考虑外科治疗。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很低,支气管镜检查往往阴性,单个孤立性肺转移肿瘤很难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相区别。
-
复方三生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主要用于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对缓解病人咳嗽、痰血、胸痛、气紧以及减少血性胸水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对有胸水的晚期肺癌病人,可采用静滴加胸腔注射。注意事项:本品对肝脏系统及造血系统、胃肠道反应均低于化疗药物,无明显影响、对心电图及免疫功能亦无影响。规格:针剂:每支20ml。
-
水痘肺炎
肺炎症状多发生于出疹后2~体检胸部体征少,可闻及哮鸣音或湿性啰音,极少发现肺实变体征,常与胸部X线征象所示肺部病变不相称。治疗方案水痘肺炎的治疗除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治疗有一定效果,其为一种抗DNA病毒药物,用量为1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5天为一疗程,多数病人于用药24~